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娅雪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碳钢
  • 3篇铁素体轧制
  • 2篇热变形
  • 2篇热轧
  • 1篇动态应变时效
  • 1篇应变时效
  • 1篇织构
  • 1篇深冲
  • 1篇深冲性
  • 1篇深冲性能
  • 1篇时效
  • 1篇双相
  • 1篇铁素
  • 1篇铁素体
  • 1篇铁素体区
  • 1篇铁素体区热轧
  • 1篇热变形方程
  • 1篇热加工
  • 1篇热加工图
  • 1篇力学性能

机构

  • 5篇燕山大学

作者

  • 5篇康娅雪
  • 4篇蔡大勇
  • 3篇董海峰
  • 2篇刘顺潮
  • 2篇张春玲
  • 1篇张克勤
  • 1篇廖波
  • 1篇王玉辉
  • 1篇赵晖
  • 1篇冯玉

传媒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碳钢的热变形方程及热加工图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微碳钢在700~1100℃、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确定了其在铁素体区和奥氏体区的热变形方程。建立了微碳钢在不同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Processing Map)。结果表明,在铁素体区和奥氏体区,试验钢的峰值应力大小基本相当;试验钢在铁素体区和奥氏体区的热变形激活能分别为302 kJ/mol和353 kJ/mol;不同真应变下的热加工图相似,当变形温度为875℃,应变速率为0.01 s-1时,能量消耗效率达到最大值为0.5。
康娅雪蔡大勇张春玲董海峰王玉辉
关键词:热变形方程热加工图
热轧Cu-P-Cr-Ni-Mo双相耐候钢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直接热轧法成功获得了Cu-P-Cr-Ni-Mo双相耐候钢,研究了热轧双相耐候钢的组织、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及焊接性能。结果表明:Cu-P-Cr-Ni-Mo热轧双相耐候钢组织均由多边形铁素体及其上分布的不规则的马氏体岛组成;相对于Cu-P-Cr-Ni-Mo耐候钢的常规热轧态,Cu-P-Cr-Ni-Mo热轧双相耐候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21.6%~37.2%,6%~13.8%,屈强比降低了12.7%~19.7%;Cu-P-Cr-Ni-Mo热轧双相耐候钢的耐腐蚀性能优于09CuPCrNi耐候钢;Cu-P-Cr-Ni-Mo热轧双相耐候钢焊件的抗拉强度比其母材的抗拉强度降低了大约7%,但比常规热轧的Cu-P-Cr-Ni-Mo耐候钢板强度提高了16%。
张春玲蔡大勇张克勤康娅雪冯玉廖波
微碳钢铁素体轧制工艺研究
本文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微碳钢在温度700-1100℃、应变速率0.01-10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研究了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微碳钢的峰值应力随...
康娅雪
关键词:铁素体轧制热变形深冲性能动态应变时效
文献传递
微碳钢铁素体轧制应用研究
董海峰蔡大勇康娅雪刘顺潮
首先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微碳钢(C,0.009wt%)进行单道次热压缩变形试验,获得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根据曲线得出:在750-850℃的铁素体高温区与950-1100℃的...
关键词:
关键词:铁素体轧制
微碳钢铁素体区热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在连铸连轧生产线采用铁素体轧制技术制备微碳钢热轧薄板,并对所制备薄板的组织、性能及织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素体轧制微碳钢热轧薄板的组织为完全再结晶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50 m左右。相对于常规奥氏体轧制,铁素体轧制薄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下降了21%和6%,延伸率略有下降。热轧薄板的塑性应变比值为0.4,明显低于常规奥氏体轧制。薄板中存在较强的{001}织构是导致值较低的主要原因。
董海峰蔡大勇康娅雪刘顺潮赵晖
关键词:铁素体轧制力学性能织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