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春丽
- 作品数:68 被引量:32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与2008年几个6.5级以上地震有关的长波辐射异常
- 应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提供的长波辐射产品OLR,对2008年发生在我国西藏仲巴6.8级强震、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和新疆于田7.3级大震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地震在发震前一段时间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OLR异常。
- 荆凤申旭辉康春丽孟庆岩
- 关键词:地震前长波辐射
- 中国卫星地震应用系统框架与地震电磁卫星计划进展
- 1卫星地震应用系统框架地震卫星和卫星地震应用系统建设已写入了《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十一五"规划》等多项重要规划中。根据防震减灾业务发展...
- 申旭辉吴云单新建张景发康春丽陈化然张学民钱家栋丁鉴海王兰炜赵国泽
- 关键词:地面应用系统
- 地震预测直面社会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地震能否预测 ,以及地震预测对社会安定的影响是当前社科界非常敏感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上述问题结合实例作了深入分析 ,认为只要敢于突破旧观念 ,善于创新技术途径 ,地震预测就能走出目前的“混沌”状态 ,在 10年内将地震三要素的短期预报推进到可直面社会的新高度。文中最后对地震预测直面社会前的必要工作 ,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 刘德富康春丽
- 关键词:地震活动震级发震时刻地震灾害地震预测地震社会学
- 印度大地震的可预警信息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20 0 1 0 1 2 6印度西北部的普杰地区发生了 7 8级强烈地震。对这次强震事件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的数值产品资料 ,分析了以普杰为中心整个西亚范围内 ,事件发生前后共计 6个月的月平均辐射场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发现自震前 2个月至震时当月 ,普杰地区始终是一个辐射 (热 )场的高值中心 ,震后明显消散。据此认为印度大地震有可识别的预警信息 ,提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及其产品 ,有可能为“突破”
- 侯建盛康春丽刘德富
- 关键词:卫星遥感长波辐射预警信息地-气系统地震预报
- 基于潮汐调制的玉树地震热异常现象
- 2015年
- 计算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后潮汐力位变化,并以潮汐力位变化为时间指示,处理美国NOAA提供的大气温度(AT)、地面长波辐射(OLR)数据资料,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时正处于震中所受引潮力较大的极值附近;在震中附近,大气温度和地面长波辐射遥感影像,都呈现出震前增温、震后衰减的清晰过程。
- 康春丽刘德富任静马未宇
- 关键词:玉树地震大气温度长波辐射
-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_S7.3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为了分析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热红外亮温异常,收集了以震中为中心30°~45°N、70°~95°E范围内由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观测的亮温资料,资料时间段为2012年5月1日~2014年4月30日。应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计算了每一个像元的小波相对能谱,得到了分析区域内相对能谱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结果显示,从2013年10月开始相对能谱在震中附近出现异常,随后异常逐渐扩大并向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东段区域扩展。从同年11月开始塔里木盆地西缘的中天山、南天山和西昆仑区域断裂带西段开始出现异常,之后异常区域进一步扩大并向断裂带迁移,最终形成沿塔里木盆地周围断裂带分布的带状异常区域,异常在2013年12月下旬和2014年1月上旬达到峰值。随着地震的临近,异常区域开始减小,异常幅度也开始减弱,至地震发生时震中区附近异常已经消失,但在阿尔金断裂和中天山区域异常仍存在。于田地震发生后异常迅速衰减,2014年2月下旬异常基本消失。
- 解滔郑晓东康春丽卢军马未宇
- 关键词:于田地震亮温热红外小波变换
- 短临预报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 杜建国秦嘉政邓志辉石绍先顾瑾平康春丽
- 该课题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预测地震的开拓性研究,开发了信息快速查询、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前兆分析、地质构造与异常空间关系分析以及地震发生能量背景分析等功能,提高了数据使用效益,拓宽了地震分析预报的方法。利用云南地区和首...
- 关键词:
- 关键词:短临预报地震技术方法
- 地球长波辐射 (OLR)遥感与重大自然灾害预测被引量:54
- 2003年
- 针对目前重大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泛滥、火山喷发等 )还难能作出短期预测预警的现实状况 ,文中提出利用极轨卫星遥感所监测的“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 (即OLR)信息 ,是可能攻克这一难关的突破口。文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有关OLR数据的产出原理及其载荷卫星 (NOAA)运行的主要参数 ,而且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实例 ,利用笔者研究的应用OLR提取灾前预测信息的3种方法 ,客观地给出了OLR时空变化图像。结果显示 ,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 ,在未来可能发生重灾的区域及其附近 ,OLR呈现出比周围区域更显著的辐射增强变化特征。这一特征的揭示 ,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预测未来可能发灾区域及时作出短期预测预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文末对目前有关强震前热红外异常成因的两种看法做了综合介绍和简要评述。
- 刘德富康春丽
- 关键词:自然灾害火山喷发洪灾OLR
- 红外多波段信息的映震效能初探
- 本研究首先以MODIS卫星数据为主来开展工作,选择的波段数为22号与31号,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波段亮温场变化特征、地震前后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重点断裂带的活动性监测等。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红外波段月平均亮温场的变...
- 康春丽荆凤孙柯马未宇张铁宝
- 关键词:地震预测卫星数据映震效能
- 红外遥感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利用卫星遥感热红外技术开展地震预报研究,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概括起来可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其中早期阶段的研究主要以热红外图像的定性分析为主,通过震例分析,归纳总结了地震红外热图像的异常演化特征,并结合相关的室...
- 康春丽李美荆凤熊攀刘德富
- 关键词:地震预报卫星遥感热红外地震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