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拥军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艺术
  • 2篇生态
  • 2篇创意
  • 1篇大自然
  • 1篇艺术家
  • 1篇意指
  • 1篇院校
  • 1篇智力
  • 1篇智力激励法
  • 1篇人人
  • 1篇设计院校
  • 1篇生态设计
  • 1篇生态文化
  • 1篇诗意
  • 1篇诗意栖居
  • 1篇术家
  • 1篇思维
  • 1篇四因说
  • 1篇陶艺
  • 1篇头脑

机构

  • 9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9篇廖拥军
  • 2篇贺国强

传媒

  • 3篇家具与室内装...
  • 2篇艺术教育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电影文学
  • 1篇中国包装
  • 1篇湖南第一师范...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设计院校中的创意教学
2009年
本文阐述了创意教学的经验公式,创意思维训练的方法。剖析创意是新的元素组合,创意的产生以及产生创意的方法。
廖拥军
论《阿凡达》的生态教育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2010年初,全世界都在讨论一部电影——《阿凡达》,这部耗时13年,由卡梅隆导演的超级大片自上映以来,不断刷新票房纪录,一度形成一票难求的局面。《阿凡达》,用最新的3D技术和制作带领我们进入了美丽的潘多拉星球,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丛林探险的乐趣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展示了人类对大自然毁灭式的破坏和贪婪的需求,揭示了实际存在的“圣母”所维护的生态平衡理念,
廖拥军
关键词:教育意义生态3D技术大自然
论环境陶艺中的自然意识被引量:1
2008年
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建设以及环境陶艺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自然意识在环境陶艺创作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自然观,提示出自然意识将有助于环境陶艺更好地把握人文与生态的关系。
廖拥军
关键词:陶艺自然意识
论头脑风暴在广告创意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对4A广告公司创意会所运用的头脑风暴法流程的具体剖析,结合广告创意课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
廖拥军贺国强
关键词:头脑风暴法创意创造性思维智力激励法
回到事实本身——后现代主义历史情境下的艺术家琐谈
2008年
艺术家的问题在现代主义者那里被主张为"艺术精英";而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则被理解为"人人都是艺术家";实际上后现代历史情境下,海德格尔近似极端的关于只有作品而没有艺术家的观点其实与中国古人的看法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它们让所谓的"艺术精英"走下了圣坛,从而最终"回到事实本身",即存在"人人都是艺术家"。
廖拥军贺国强
关键词:艺术家
旷野上突奔的“大篷车”——中国后现代主义艺术演历30年
2009年
20世纪后半叶随着西方“后学”东渐,中国后现代主义艺术也开始风起云涌并先后由70年代“大革命、大转型”、80年代“大译介、大模仿”、90年代“大实验、大争鸣”转向新世纪的“大纷争、大困惑”。它与西方艺术“后学”遥相呼应但又与之有别。
廖拥军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艺术西方艺术大革命
“镜”域与“灯”机——中国汉灯文化与现代产品生态设计
2008年
汉灯文化是中国古代工艺文明的缩影;以"长信宫"灯等为代表的汉灯创造了中国古代工艺文化特别是生态文化的辉煌;这种注重生态观念的意识对正陷入现代主义困境的中国当代产品的设计具有某种有益的借鉴作用;同时也为国家构建和谐设计和实现人类诗意的栖居提供了参考。
廖拥军
关键词:生态文化诗意栖居
二维视觉符号传播论被引量:2
2008年
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和传达的功能。通过对二维视觉符号本体的研究,我们解决"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符号的现象问题,即符号对外传播的价值形成过程仍需进一步探究。本文将再次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依托,同时结合符号学理论共同建构二维视觉符号的"传播论",从而进一步深化对二维视觉符号传播现象的认知与理解。
廖拥军
关键词:四因说意指
“剪”不断,“理”还乱——毛旭辉先生世纪之交的艺术困惑浅谈
2009年
毛旭辉先生是中国西南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现代艺术之星,剪刀系列是其继新具象和家长系列后的又一探索,其中对艺术和艺术家本质等追问的游移揭示出其困惑的心路历程;"剪"不断、"理"还乱,无疑是毛旭辉世纪之交陷入迷茫的重要根由,这让人不无启示。
廖拥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