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莎
- 作品数:26 被引量:22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青藏高原典型盐湖硼矿床成矿条件对比与矿床模式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选取青藏高原扎仓茶卡和大柴旦典型盐湖硼酸盐矿床,分别从区域地质背景、气候条件、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硼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扎仓茶卡和大柴旦盐湖固体硼酸盐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硼自身内在地球化学特性以及外在控制条件,特别是构造运动、第四纪以来的干旱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物源等控制因素,青藏高原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是内外条件耦合的结果。基于扎仓茶卡和大柴旦盐湖硼酸盐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的研究,确立青藏高原高寒干旱盐湖区盐湖硼酸盐矿床成矿模式为高山—深盆—浅水成矿模式。
- 洪荣昌高春亮余俊清闵秀云成艾颖张丽莎徐虹
- 关键词:成矿条件成矿模式青藏高原
- 湖泊沉积物微量元素ICP-AES与XRF分析方法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首次以托素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ICP-AES法测定沉积物微量元素Cd,Cr,Cu,Zn和Pb的含量,不同的消解法研究和优化结果确定了一个最适合托素湖沉积物前处理的体系为:5∶5∶5∶1∶1的HCl-HNO3-HF-HClO4-H2O2体系。同时与定性的XRF岩芯扫描法对托素湖沉积物微量元素进行分析,以及用含水量校正的方法,讨论了含水量对扫描方法的影响。数据比较表明,与背景值相对比,托素湖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Cd和Zn含量偏高,Cr,Cu和Pb的含量均在背景值范围内,而XRF岩芯扫描主要受沉积物元素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沉积物中含水量的影响,两种方法测量结果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为0.673~0.925),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 成艾颖余俊清高春亮张丽莎何先虎
- 关键词:ICP-AES沉积物微量元素
- 近60年来星云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记录被引量:9
- 2012年
- 文章以星云湖08XY-4号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芯的137Cs和210Pb测年和多种元素组分(重金属元素Cd、Cr、Cu、Pb、Zn,成岩组分Fe、Mg、Al、有机质、碳酸盐和烧失量)的含量分析,系统研究了星云湖近60年来底泥中重金属的来源和污染历史,并借助地积累指数法对星云湖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前,星云湖沉积物中元素Cd、Cr、Cu主要为自然来源,之后受当地工业化蓬勃发展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湖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显著增强;元素Pb的污染历史早于20世纪50年代,与全球很多区域Pb污染要早于其它多数重金属污染这一现象相似;此外,可能受当地特殊的工业发展历史影响,1973~1991年期间星云湖遭受严重的Zn污染,平均污染指数值达到3.25,按Muller污染指数分级属4级偏重污染。综合来看,当前星云湖的污染程度仍然较轻,但是近期人类活动的影响已明显显现,需要加以重视。
- 刘永余俊清张丽莎高春亮成艾颖
- 关键词:重金属
-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被引量:18
- 2015年
-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不仅如此,大柴旦盐湖还沉积有全球少有分布的特色柱硼镁石矿床。此种特色硼矿床的成矿环境和形成机理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基于大柴旦盐湖因开采硼矿而揭露出来的湖中高分辨率的天然沉积剖面DCD-2和DCD03,利用岩性地层学、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AMS 14 C年代学等多指标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更具特色的湖底柱硼镁石矿层以及其他硼矿层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机理,丰富和完善了盐湖硼矿床成因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大柴旦湖底柱硼镁石矿层(第一硼矿层)形成年代始于BC 1790a左右。湖底柱硼镁石含量为35%,B2O3含量约为3%~16%,属于中低品位硼矿层;而湖滨钠硼解石和水方硼石含量分别为82%和35%,B2O3平均含量约为3%~9%,属于低品位硼矿层。硼矿形成前的较长时期内,大柴旦盐湖是以碎屑沉积为主的非盐湖相沉积环境,此后快速进入硫酸盐型盐湖阶段和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阶段。湖底柱硼镁石以及湖滨钠硼解石和水方硼石是在特定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和湖泊环境下形成,在湖区的不同地带,由于不同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理形成了不同的硼酸盐矿物或硼矿床。大柴旦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硼自身内在地球化学特性及其外在控制条件,是内外条件耦合的结果。在固体硼酸盐整个形成过程中,盐湖卤水都呈现弱碱性—碱性,这是盐湖硼酸盐沉积形成的先决条件。文章提出了盐湖固体硼酸盐的具体形成机理并确定大柴旦盐湖硼矿床为高山-深盆-浅水成矿模式。
- 高春亮余俊清闵秀云成艾颖何先虎辛首臻洪荣昌刘永张丽莎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地质特征成矿机理
- 托素湖岩芯XRF元素扫描分析及多元统计方法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1年
- 对托素湖沉积岩芯采用高分辨率XRF扫描分析法进行地球化学元素测试,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中的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判别出不同沉积组分,揭示了托素湖沉积物中Si、Al、K、Ti、Ca、Sr、S、Cl、Br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指示的环境意义。同属强烈迁移型元素Ca、Sr在沉积物中主要受托素湖中内生碳酸盐的影响;而外源碎屑元素Si、Al、K、Ti主要受托素湖流域侵蚀的控制,其变化受托素湖流域降水量的控制,一定程度上指示了流域的干湿波动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幅度与频率。
- 成艾颖余俊清张丽莎刘永高春亮
-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环境意义
- 湖泊沉积记录千年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挑战与展望被引量:3
- 2011年
- 湖泊沉积记录在区域千年气候与环境变化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果令人瞩目。保存在各类湖泊岩芯中的气候指标如孢粉组合、地球化学元素、分子同位素、有机质色素、生物标志物等被广泛应用到气候因子的重建工作中。研究方法的改进、测年精度的提高、环境指标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定量转换是今后湖泊沉积千年以来高分辨率研究的需要,此外还要重视加强多项环境指标的综合研究,寻求其它有效环境替代指标以及开展不同类型湖泊环境代理记录的对比研究。
- 刘永余俊清成艾颖张丽莎高春亮
- 关键词:湖泊沉积高分辨率
- 大柴旦盐湖硼矿床与国内外硼矿床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不仅如此,还沉积有全球少有分布的湖底特色柱硼镁石矿床。基于大柴旦盐湖硼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国内外不同硼矿床开展对比研究,旨在探讨主控硼矿床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同点。研究发现,大柴旦盐湖硼矿床与国内外硼矿床的形成均受控于新构造运动、封闭—半封闭的低洼汇水盆地以及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所有硼矿床均与火山岩或含电气石花岗岩有密切关联,成矿物质特别是硼元素主要来源于火山岩或含电气石花岗岩,经热泉水、温泉水和大气降水的水岩作用后迁移富集。主控因子化学组分或盐湖水化学特性的不同致使硼矿物的种类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 高春亮余俊清闵秀云成艾颖洪荣昌张丽莎
- 关键词:钠硼解石地质特征
- 黄旗海岩芯烧失量分析与冰后期环境演变被引量:11
- 2008年
- 重建闭流型湖泊的水位及环境变化,可以为研究冰后期及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及季风环流演变提供不可或缺的关键信息。对HQH4岩芯烧失量与川蔓藻化石种子的研究结果显示,黄旗海湖区在全新世到来之前的气候寒冷,湖面冰封期较长,夏季温度较低,致使湖泊的有机生产率和自生碳酸盐产量比全新世低很多。黄旗海从全新世早期起进入了稳定的湖泊发展阶段后有机生产率显著上升,自生碳酸盐产量同步大幅度增长。在10200—6800aBP期间,烧失量出现显著波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发生暖湿-冷干-暖湿-冷湿的变化。在6800~3800aBP期间,烧失量较高而且波动较小,反映了中全新世黄旗海以稳定的温暖湿润气候为主,湖水水位变化不大,有机质和碳酸盐生产力较高。从3800aBP起,气候逐渐变凉,间有多次冷暖干湿的剧烈变化,水位波动频繁。
- 刘子亭余俊清张保华张丽莎
- 关键词:黄旗海烧失量川蔓藻
- 托素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对托素湖沉积岩芯上部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Cr、Cd、Cu、Zn和Pb的含量进行分析测试。精确测得沉积物中Cr、Cd、Cu、Zn和Pb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2.9 mg·kg-1、2.2 mg·kg-1、19.5 mg·kg-1、188.5 mg·kg-1和32.3 mg·kg-1。与区域背景值和标准值相比,托素湖沉积物样品中Cd和Zn都偏高。研究表明,除了Cd污染程度比较严重,托素湖当前的Cr、Cu、Zn和Pb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各元素经Ti校正后的分析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含量在沉积剖面的10 cm处出现波动性增大的明显转折,表明托素湖沉积物中Cd、Cr、Cu、Zn和Pb主要来源于流域侵蚀的造岩矿物元素,Cd污染可能源于人为活动。
- 成艾颖余俊清高春亮洪荣昌张丽莎
- 关键词: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地球化学特征
- 大柴旦盐湖3600年以来环境变化的矿物学记录
- 高春亮张丽莎余俊清成艾颖刘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