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亮

作品数:28 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医院感染
  • 3篇血液
  • 3篇手术
  • 3篇现患率
  • 2篇器械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维持性
  • 2篇维持性血液
  • 2篇现患率调查
  • 2篇消毒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帽子
  • 2篇空气质量
  • 2篇护理
  • 2篇活检
  • 2篇活检钳
  • 2篇监护

机构

  • 23篇安徽省立医院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安徽省卫生厅

作者

  • 27篇张亮
  • 21篇谢少清
  • 19篇范恒梅
  • 17篇张莉莉
  • 17篇左改珍
  • 15篇荚恒敏
  • 15篇梅雪飞
  • 14篇王丽红
  • 7篇杨会志
  • 4篇伍继新
  • 3篇徐瑞芸
  • 3篇周桂琴
  • 2篇张炳新
  • 2篇李萍
  • 2篇尤飞
  • 2篇张艳
  • 2篇马筱玲
  • 2篇陈义芬
  • 2篇于玉领
  • 1篇胡群帆

传媒

  • 5篇中国感染控制...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安徽预防医学...
  • 2篇护理研究(中...
  • 2篇护理学报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中国医院协会...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与其使用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与亚胺培南消耗量的关系。方法统计2008—2012年某院所有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情况,以及同期亚胺培南的消耗量(以亚胺培南使用密度表示),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2008—2012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74、187、363、290和625株,其占总病原菌检出数的构成比分别为6.88%、7.86%、10.01%、8.07%和1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16,P<0.001)。2008—2012年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00%、4.13%、10.34%和25.44%,经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563,P<0.001),即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2008—2012年亚胺培南的消耗量分别为1.24、1.60、2.14、2.78、3.71 DDDs/(1 000住院日),呈上升趋势;亚胺培南消耗量与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变化呈正相关(R=0.966,P=0.007)。结论 2008—2012年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逐年升高,与亚胺培南的消耗量密切相关,应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监测,并合理使用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荚恒敏张亮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限定日剂量亚胺培南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正>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现状,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保障患者安全。方法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调查小组,采取病历调查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填写统一设计的现患率调查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张亮左改珍谢少清梅雪飞王丽红张莉莉
文献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感染病毒性肝炎情况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病人为延长生命或等待肾移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血液透析病人是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肝炎发病率高,且以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常见。为探讨经血液传播病原体与血液透析的关系以及血液透析在引发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感染的危险程度,对正在某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范恒梅李萍左改珍谢少清张亮王丽红梅雪飞张莉莉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维持性血源性传播疾病血液传播
某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和分析
范恒梅李萍左改珍谢少清张亮王丽红梅雪飞张莉莉
关键词:血液透析
洁净ICU动态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监测动态洁净ICU空气质量,为洁净ICU的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自然沉降法、六级撞击式浮游菌测定法、尘埃粒子计数法对工作状态下的10万级洁净ICU空气每天在3个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连续4d进行采样。结果动态洁净ICU环境中上午、下午、晚上0.5μm和5μm尘埃粒子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85,89.94;P〈0.01);不同区域的尘埃粒子数监测结果显示:单间、双间、大厅3个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1,16.17;P〈0.01)‘。不同时间段环境中浮游菌数,上午、下午、晚上3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1,P〈0.01);不同区域环境中浮游菌的浓度单间、双间、大厅3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8,P〉0.05)。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中空气沉降菌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8,17.05;P〈0.01)。环境中浮游菌和沉降菌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612,P〈0.05)。六级撞击式采样器每一级别所测定的空气细菌平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P〈0.01),第5级细菌数最多,第4级次之。结论洁净ICU在上午查房、护理等工作人员最多时空气质量最差;环境中5μm以下的粒子占优势;尘埃粒子数多,浮游菌和沉降菌数也相应增多,单间或双人间空气质量优于大厅。
左改珍谢少清范恒梅张亮荚恒敏梅雪飞张莉莉王丽红
关键词:沉降菌
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及控制被引量:38
2010年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原因,探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对ICU7月1-29日12例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及环境微生物监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实施预防控制。结果除病情危重、年龄大,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危险因素外,还存在ICU环境污染,在环境微生物监测中物体表面和手共采集标本73份,有16份标本中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有13株DNA(RAPD)基因分型为同一型,采取综合措施后,使ICU下呼吸道痰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逐渐下降,从7月份的30.0%下降至12月份的12.0%。结论对ICU患者进行隔离,对病室环境及医疗器械特别是呼吸器具进行彻底消毒,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是降低外源性感染、控制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谢少清左改珍范恒梅王丽红张亮梅雪飞张莉莉荚恒敏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手卫生
安徽省38所医院内镜消毒管理现状调查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各级医院内镜消毒管理现状,以便改进内镜卫生消毒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方法对各级医院内镜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在38所不同级别医院中,全部都建立了内镜管理制度,将内镜消毒管理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接受过内镜清洗消毒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的内镜从业人员占93.10%。内镜室设有独立清洗消毒间的医院占86.84%,洗消间具有良好通风条件者占94.74%;有97.37%的医院配备了专用贮镜柜和清洗消毒槽,有92.11%的医院使用酶洗剂清洗内镜,配备有超声波清洗机和高压水枪分别占86.84%和73.68%。有专用干燥设备的仅占26.32%。结论安徽省各级医院内镜消毒管理比较规范,但在某些环节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左改珍张炳新房彤陈义芬范恒梅张亮
关键词:内镜消毒
综合干预措施对ICU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防控效果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定植的防控效果。方法对每例监测对象于入院第1、4、8天及之后每间隔7天采集咽拭子和人工气道吸痰标本,并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013年6—12月为干预前组,2014年1月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2014年6—12月为干预后组,统计MDRO检出情况。结果共检出253株MDRO,干预前后分别为164、89株,其中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191株(占75.49%),干预前后分别为119、72株。患者呼吸道MDRO感染发病率干预前组为52.94%,干预后组为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P=0.03)。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组为(8.07±2.52)d,干预后组为(6.89±1.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P<0.01)。结论 MDRO为ICU医院感染重要病原菌,采取有效综合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梅雪飞荚恒敏张亮杨会志范恒梅谢少清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干预措施定植
荧光标记检测评估在医院ICU物表清洁效果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ICU高频接触的环境物表的清洁程度,探讨荧光标记法用于评价ICU环境清洁质量的可行性。方法:某年1-3月进行基线调查,在清洁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每月的某天在物表清洁前对ICU所有在床病人的床单元周围频繁接触的物体...
谢少清范恒梅左改珍杨会志梅雪飞张亮荚恒敏王丽红张莉莉伍继新尤飞高丽萍
关键词:ICU
活检钳不同预清洗方法的清洗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活检钳3种不同预清洗方法的清洗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5—8月某院使用后的宫颈活检钳(180件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60件次。A组对明显可见污染物进行预冲洗,B组浸泡于1∶500超浓缩酶液5 min,C组浸泡于1∶500超浓缩酶液5 min,并在水面下反复开合活检钳至少10次,同时对齿缝、沟槽处进行刷洗。3组不同预清洗后的活检钳均采用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潜血试验及ATP生物荧光法进行清洗质量检测。结果采用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法进行清洗质量检测,A、B、C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60.00%、63.33%、80.00%;采用潜血试验进行检测,A、B、C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35.00%、50.00%、75.00%;上述两种检测方式均显示C组器械合格率高于A、B组(均P<0.05)。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A、B、C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95.00%、98.33%、100.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0,P=0.167)。A、B、C组不同清洗质量检测方法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活检钳类器械机械清洗前酶液浸泡,手工预清洗时配合反复开合手柄能明显提高清洗质量;目测结合潜血试验是较为理想的清洗质量检测方法。
周桂琴宋瑰琦谢少清徐瑞芸范恒梅张亮
关键词:活检钳清洗方法潜血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