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亮

作品数:47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关节
  • 28篇关节置换
  • 25篇髋关节
  • 24篇置换术
  • 21篇髋关节置换
  • 20篇全髋
  • 18篇全髋关节
  • 18篇全髋关节置换
  • 18篇髋关节置换术
  • 17篇全髋关节置换...
  • 11篇强直
  • 11篇强直性
  • 11篇强直性脊柱炎
  • 11篇脊柱
  • 11篇脊柱炎
  • 10篇关节炎
  • 9篇髋臼
  • 9篇骨折
  • 9篇股骨
  • 8篇膝关节

机构

  • 47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巴彦淖尔市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滨州市中心医...
  • 1篇黄骅开发区博...

作者

  • 47篇张亮
  • 40篇周一新
  • 13篇黄德勇
  • 8篇李宏超
  • 6篇周乙雄
  • 6篇满斯亮
  • 4篇田伟
  • 4篇褚亚明
  • 4篇张金庆
  • 4篇徐辉
  • 3篇窦勇
  • 3篇宋慧
  • 3篇黄勇
  • 3篇蒋毅
  • 3篇蒋毅
  • 2篇张理昂
  • 2篇郭晓忠
  • 2篇柳剑
  • 2篇唐竞
  • 2篇郭盛君

传媒

  • 14篇中华骨与关节...
  • 6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中华关节外科...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期疗效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 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累及髋关节的强直性脊柱炎的中期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9月-2011年8月采用THA治疗且随访达2年以上的131例(195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男100例(152髋),女31例(43髋);年龄17~69岁,平均33.7岁。强直性脊柱炎发病距关节置换间隔1~50年,平均13.7年。左髋30例,右髋37例;双髋64例。术前Harris评分(18.0 ± 13.7)分,关节总被动活动度(36.2 ± 51.2)°,被动屈曲度(23.4 ± 32.6)°。175髋关节被动屈曲〈 90°,其中134髋存在屈曲畸形。根据术前总被动活动度及X线片、CT结果,将患者分为非融合组(86髋)、纤维融合组(43髋)及骨性融合组(66髋),比较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术中发生股骨矩骨折4髋,股骨干骨折2髋,髋臼后柱骨折1髋,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3髋;术后髋关节脱位2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143个月,平均51.3个月。骨折均于术后3~6个月,平均3.9个月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6.4 ± 14.1)分,总被动活动度为(202.0 ± 28.0)°,被动屈曲度为(93.2 ± 15.3)°,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 〈 0.05)。采用主观4级标准评定患者主观满意度,其中非常满意100髋,比较满意80髋,较不满意15髋。X线片示,5髋于髋臼侧Ⅰ、Ⅱ区出现宽度〈 2 mm的透亮线;49髋发生异位骨化。末次随访时,3组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纤维融合组与骨性融合组髋关节被动屈曲度均显著低于非融合组(P 〈 0.05),纤维融合组髋关节总被动活动度显著低于非融合组(P 〈 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THA治疗累及髋关节的强直性脊柱炎可获得较理想的中期假体生存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较低�
张亮徐辉郭晓忠周一新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中期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置换围术期综合管理被引量:1
2022年
类风湿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畸形,部分患者需关节置换以改善疼痛和功能。但因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多种关节外表现,且大多数患者术前应用抗风湿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糖皮质激素,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关节置换围术期并发症增加。围术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包括疾病活动度、并发症合并症及抗风湿药物,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围术期不良事件。本文就类风湿关节炎围术期综合评估和管理进行综述。
李宏超张亮宋慧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置换围术期管理
钽棒置入保髋失败股骨头坏死的全髋置换术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比较,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钽棒置入手术失败后再行THA的临床结果。[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2月,钽棒置入术后失败的患者行THA的44例患者列为保髋失败组,选择同期既往未行手术治疗初次THA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42例为初次置换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保髋失败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和自体血回输量均显著大于初次置换组(P<0.05),两组间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假体周围骨折、脱位或不稳定、弹响等并发症。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屈曲活动度评分和Harris评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髋关节屈曲ROM和Harri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在髋臼外展角、前倾角、股骨长度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无假体松动。[结论] THA治疗钽棒保髋术后失败患者临床和影像学效果满意。
褚亚明张亮张金庆李宏超边涛周一新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全髋关节置换
一种中央型袖套铰刀
一种中央型袖套铰刀,包括限位装置、袖套铰刀、胫骨平台试模和有头钉,胫骨平台试模通过有头钉在固定在胫骨骨面上,圆筒形的限位装置一端安装在胫骨平台试模另一面,限位装置外圆两侧上的两个凸起限位侧翼配合嵌入胫骨平台试模的限位侧翼...
黄德勇张亮周一新田伟
文献传递
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初期治疗失败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期随访结果被引量:2
2020年
背景:高能量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既往关于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特别是后期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假体重建的的临床报告并不多见。目的:评价THA治疗初期治疗失败的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初期发生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股骨头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以及股骨粗隆下骨折4例)的22例患者(22髋)。经治疗后继发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在二期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临床结果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对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进行评分。影像学结果依据髋关节X线检查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6~205个月,平均(118.3±60.5)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45.5(38.0,62.3)分;术后92.5(89.8,100.0)分,较术前显著提高(Z=5.670,P<0.001)。17例优,2例良,2例一般,1例较差。术后发生坐骨神经损伤1例,未出现关节脱位、假体周围感染和严重异位骨化等并发症。随访时均未出现明确的假体松动或下沉征象。无一病例翻修。结论:对于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病例经初次治疗后继发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者,尽管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的过程复杂,但中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满意,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穆国斌张亮陈明学边涛李唯一周一新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髋臼骨折股骨近端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保髋失败的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期随访结果被引量:8
2018年
背景:股骨头钻孔减压术(core decompression,CD)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orsis of femoralhead,ANFH)的有效方法,但保髋失败后是否影响后续的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尚存争议。目的:分析THA治疗CD术后失败的非创伤性ANFH患者的中期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CD术后失败待行THA的非创伤性ANFH患者27例(27髋)作为CD组,以及既往未行手术治疗的非创伤性ANFH患者42例(42髋)作为对照组。手术前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并对手术前后的正侧位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CD组术中自体血回收量为(246±85)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6±47)ml(t=3.854,P<0.001)。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CD组随访时间为28~65个月,平均(46.4±9.6)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为27~64个月,平均(49.8±9.2)个月。CD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3.2±11.7)分(18~6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0.3±5.3)分(82~100分)(t=-21.564,P<0.001),对照组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4.4±11.7)分(18~6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8.0±5.9)分(78~100分)(t=-20.465,P<0.001),两组术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542,P=0.589)。CD组并发症包括1例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无一例需要翻修。结论:THA治疗CD术后失败的非创伤性ANFH患者的中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满意。既往CD治疗使后续THA的术中出血量有所增加,但未对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造成不利影响。
褚亚明张亮张金庆周一新
关键词:髋关节钻孔减压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心理健康状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终末期受累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前心理健康状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5月行THA手术且随访至少2年的311例A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6例,女45例;手术年龄17~82岁,平均(40.7±13.4)岁。根据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的心理状态评分(SF-12 MCS)分为心理困扰组和无心理困扰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后满意度,并对术前、术后的临床相关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53例(81.4%)患者THA术前存在心理困扰,其中215例(85.0%)在术后得到改善。THA术后的AS疾病相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01)。心理困扰组患者SF-12 MCS改善值高于无心理困扰组(P<0.001)。两组间Harris髋关节评分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4)。心理困扰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为82.6%,无心理困扰组为89.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结论:AS髋关节终末期受累患者的心理困扰情况发生率较高。THA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AS疾病相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AS患者THA术前存在心理困扰不影响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满意度。
边涛张亮满斯亮李宏超刘伟周一新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心理健康状态髋关节功能
股骨远端楔形截骨结合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膝外翻畸形被引量:8
2016年
背景:膝关节外翻是较为常见的膝关节周围畸形,临床治疗首选截骨矫形术。目的:探讨股骨远端楔形截骨结合锁定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固定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技术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4月行股骨远端楔形截骨结合LCP固定矫正膝外翻畸形47例59膝,男9例11膝,女38例48膝;年龄17-60岁,平均(33.7±5.6)岁。术前9膝存在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表现,根据Ahlback外侧间室骨关节炎分级标准,6膝为Ⅰ度,3膝为Ⅱ度。手术前后常规拍摄双膝关节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和下肢全长X线片,比较手术前后股骨角和股胫角的变化。临床随访观察截骨角度的变化和骨愈合情况,并对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膝外翻畸形得到矫正,股骨角由术前45°-78°,平均70.3°±7.3°,矫正至术后75°-90°,平均82.7°±3.7°,矫正8°-35°,平均12.4°±6.6°(P<0.05);股胫角由术前130°-169°,平均160.6°±9.1°,矫正至164°-178°,平均173.7°±2.4°,矫正7°-40°,平均13.1°±7.6°(P<0.05)。本组2例失随访,其余患者获得1.5-6年随访,平均(3.5±0.8)年。45例57膝末次随访时截骨愈合良好,截骨角度未发生丢失,2膝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存在延迟愈合。结论:使用股骨髁上楔形截骨术结合LCP固定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方便快捷,固定效果可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黄德勇张亮王达成张纪黄野周一新
关键词:膝外翻截骨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大骨节病致髋关节骨关节炎:中期随访结果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大骨节病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方法,分析其中期临床随访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自2002年10月年至2013年1月间对大骨节病致髋关节终末期骨关节炎的8例患者(13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部患者均采用生物固定型假体进行关节重建,并行回顾分析。临床结果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评价,影像学结果依据术后系列X线影像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77.5个月(25.0~156.0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45.6分(36.0~54.0分)提高至术后最后1次随访的91.3分(86.0~9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未发生假体松动、脱位、深部感染以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大骨节病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中期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令人满意,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黄德勇张亮黄勇周一新
关键词:大骨节病髋关节骨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封闭实验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微创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封闭实验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微创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1例行微创治疗的KO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封闭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治疗不同时期VA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术后肢体肿胀、关节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差异。结果封闭有效组患者封闭后及微创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关节Lysholm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关节肿胀度小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患者封闭指数与关节肿胀度呈负相关,与Lysholm评分及SF-36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有效的膝关节封闭能够提高KOA患者行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降低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胡宗元张亮张计成霍玉辉杨颖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膝关节VAS评分生活质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