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伯桥

作品数:142 被引量:968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22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2篇小麦
  • 23篇基因
  • 21篇选育
  • 21篇霉病
  • 21篇赤霉
  • 21篇赤霉病
  • 20篇育种
  • 18篇栽培
  • 18篇高产
  • 16篇弱筋小麦
  • 16篇抗病
  • 15篇白粉
  • 14篇栽培技术
  • 14篇抗赤霉病
  • 14篇白粉病
  • 13篇性状
  • 12篇分子标记
  • 11篇小麦品种
  • 9篇抗性
  • 7篇面粉

机构

  • 132篇江苏里下河地...
  • 16篇扬州大学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江苏省农业科...
  • 6篇国家小麦改良...
  • 4篇江苏金土地种...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长江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市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40篇张伯桥
  • 99篇高德荣
  • 71篇程顺和
  • 54篇吴宏亚
  • 53篇张勇
  • 45篇陆成彬
  • 37篇张晓
  • 32篇吕国锋
  • 26篇别同德
  • 23篇朱冬梅
  • 19篇范金平
  • 18篇张晓祥
  • 13篇吴荣林
  • 12篇臧淑江
  • 11篇吴旭江
  • 10篇汪尊杰
  • 8篇马谈斌
  • 8篇吴素兰
  • 8篇蒋正宁
  • 8篇胡文静

传媒

  • 2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8篇江苏农业科学
  • 18篇江苏农业学报
  • 14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扬州大学学报...
  • 6篇作物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核农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农技服务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学院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园艺与种苗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14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2篇2004
  • 10篇2003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抗赤霉病多结实小穗数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抗赤霉病多结实小穗数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包括选择携带抗赤霉病基因Fhb1+位点QFhb‑2D和每穗结实小穗数增效位点QSN‑Y12的基因/位点互补的亲本,将选择出的亲本进行杂交配组。F<Sub>2</...
高德荣胡文静吴宏亚张勇吕国锋陆成彬张伯桥张晓祥张春梅
文献传递
扬麦9号/CI12633 RIL群体中控制小麦粒重QTL位点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以含有184个家系的扬麦9号/CL12633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在3年9次重复试验中,用JoinMap4计算标记间距离并绘制遗传图谱,结合田间表型数据采用WinQTLCart 2.5软件的方法研究小麦千粒重QTL定位情况及其效应。结果表明:共检测到5个小麦千粒重QTL,分别在染色体2A、5A、2B、3B、6B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83%-31.39%,其中6B上的粒重相关QTL效应最大,有可能是一个主效QTL。
吴旭江臧淑江程凯李东升张伯桥
关键词:小麦重组自交系千粒重QTL
西藏青稞研究现状及品种遗传改良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概述了西藏传统的青稞四大类产区:冬青稞区、冬春青稞兼种区、春青稞区和高寒早熟青稞区。介绍了青稞主要性状遗传规律。分析了西藏青稞育成品种的优点与不足。认为新育成的青稞品种产量潜力提高、品质明显改良,抗倒性、抗病性增强,但也存在遗传基础狭窄,产量水平不够突出,品质不过硬等问题。对今后的青稞育种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意见。
吴宏亚陈初红胡俊毛浓文张伯桥马谈斌陈秀兰程顺和
抗白粉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
程顺和张伯桥高德荣陈佩度刘大钧张勇吴宏亚陆成彬马谈斌蔡士宾张守忠王秀娥刘金元杨士敏陈志堂
该课题采用“滚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抗病性鉴定相结合技术,将新的抗病基因转入大面积推广品种,培育抗白粉病品种,解决生产上白粉病的危害。这种不断用新育成品种(系)的优系作轮回亲本与抗病亲本适当次数回交的育种技术,不但利于克...
关键词:
关键词:抗白粉病小麦
不同来源品种在长江下游麦区的溶剂保持力特性及相关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为给弱筋小麦育种提供指导,收集了195份来自不同麦区的小麦品种,分别于2008和2009年秋播种植于江苏扬州,并对收获种子进行了4种SRC(包括水、乳酸、碳酸钠和蔗糖SRC)、硬度及蛋白质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4种SRC、硬度和蛋白质含量在品种间及年度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度均以水SRC含量最低,分别为87.27%和77.54%;乳酸SRC次低,分别为95.99%和84.17%;蔗糖SRC和碳酸钠SRC年度间互有高低,其平均值均大于100%。4种SRC值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中2009年乳酸SRC和碳酸钠SRC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607,2010年乳酸SRC和水SRC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675。硬度与水、乳酸、碳酸钠等3种SRC及"面筋性能指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乳酸SRC的两年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721和0.779。蛋白质含量与乳酸、蔗糖、碳酸钠等3种SRC相关极显著但相关系数较小。从参试品种中筛选出了SRC两年均表现较低的品种皖麦50、扬辐麦3046、宁麦8号、豫麦49、扬麦19等,在育种中可更好地加以利用。在育种中主要可利用水SRC和乳酸SRC以及硬度检测来提高弱筋小麦育种效率。
张勇张勇金艳张伯桥张晓徐亮徐扬徐辰武
关键词:小麦溶剂保持力
扬麦13抗赤霉病品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被引量:11
2010年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回交育种方法,以苏麦3号为抗赤霉病基因Fhb1和Fhb2的供体亲本,以弱筋感病品种扬麦13为受体和轮回亲本,对扬麦13进行赤霉病抗性改良。利用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筛选和田间赤霉病抗性鉴定,获得8个农艺性状似轮回亲本且含有目标基因的品系。通过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背景分析,获得3个与轮回亲本基本相同的品系。对这3个品系和扬麦13进行赤霉病接种鉴定和主要品质指标检测与比较,最终培育出携带赤霉病抗性基因且保持轮回亲本优良农艺性状及弱筋品质的品系R扬麦13-2、R扬麦13-7和R扬麦13-8,赤霉病病小穗率降低了78.82%~84.58%,产量提高了1 7.24%~26.72%,完全可以替代当前生产上高感赤霉病的扬麦13品种进行推广应用。这表明利用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实现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的目标。
陆成彬程顺和吴荣林胡云花范金平王朝顺张伯桥
关键词:赤霉病标记辅助选择抗性育种
一种颗粒定量分离计数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稻、小麦等播种用的颗粒定量分离计数器,包括面板和与面板贴紧的抽板,所述面板两侧设有平行的轨道槽,所述抽板的两侧边与面板的轨道槽滑动配合并实现上下滑动,所述面板和抽板表面对应设有若干行列对应并且便于单个...
程晓明张伯桥高德荣别同德张勇胡文静张晓强朱冬梅蒋正宁吴永林
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不同数学模型拟合比较及衰老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准确了解小麦叶片的衰老特征,筛选适合描述小麦叶片衰老过程的数学模型, 2011年和2012年分别以91个和105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用"S"型曲线中的Logistic、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拟合了试验品种叶片的衰老过程,解析了其叶片衰老特征。结果表明,试验品种可分为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和早衰4种类型。其旗叶衰老过程可分为衰老起始期、快速衰老期和衰老结束期3个阶段,3个阶段旗叶的衰老速度表现为"慢–快–慢",不同延绿类型品种开花后旗叶的绿色叶面积百分比下降主要在衰老过程的中后期。3种模型对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衰老过程均可以拟合,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拟合度接近,高于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的拟合度以早衰>中等早衰>中等延绿>延绿类型。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衰老曲线特征参数达到最大衰老速度时间(TMRS)、平均衰老速度(ARS)和绿色叶面积持续期(GLAD)存在显著差异, TMRS和GLAD以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早衰, ARS以早衰>中等早衰>中等延绿>延绿。Gompertz模型对小麦叶片衰老过程的拟合度优于Logistic模型。叶片衰老过程特征参数可以用于品种延绿性差异评价。
吕国锋范金平张伯桥高德荣王慧刘业宇吴素兰程凯王秀娥
关键词:小麦
抗纹枯病、赤霉病的转TaPIEP1基因小麦的分子鉴定与选育被引量:7
2011年
小麦纹枯病(主要病原为禾谷丝核菌)和赤霉病(主要病原为禾谷镰刀菌)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TaPIEP1是从小麦中分离到的1个病原诱导的基因,其编码蛋白是可与GCC-box顺式元件结合、转录激活型的ERF转录因子。本研究以8个转TaPIEP1基因小麦株系的T4和T5代植株为试材,进行了外源转TaPIEP1基因的PCR检测、Southern杂交、RT-PCR与Q-RT-PCR的分析以及纹枯病菌、赤霉病菌接种与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外源TaPIEP1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能够稳定遗传,以单拷贝或双拷贝整合到7个转基因小麦株系基因组的不同位点;外源TaPIEP1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能超量表达;与受体扬麦12相比,TaPIEP1表达水平高的8个转基因小麦株系对纹枯病抗性显著提高,4个株系中一些材料对赤霉病抗性显著提高,3个株系中一些材料兼抗纹枯病和赤霉病,说明TaPIEP1正向参与了小麦对纹枯病和赤霉病抗性反应,利用该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可创制抗纹枯病、赤霉病的小麦新种质。
刘欣蔡士宾张伯桥周淼平路妍吴继中杜丽璞李斯深臧淑江张增艳
关键词:小麦ERF转录因子转基因纹枯病赤霉病
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扬麦11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3
2001年
张勇程顺和张伯桥高德荣吴宏亚陆成彬
关键词:小麦选育栽培要点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