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案例教学方法在放射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案例学习(CBL)教学方法在放射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9月—2021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放射诊断学规范化培训轮转的65名临床专业学员为研究对象。2021级和2020级34名学员为研究组,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案例学习教学方法;2019级和2018级31名学员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培训后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知识测试、阅片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结果理论知识测试和阅片考核结果显示,研究组学员的理论成绩(90.62±3.46)分、阅片成绩(91.53±2.79)分和总成绩(91.07±2.68)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52±5.34)分、(87.52±4.03)分和(86.52±4.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12、4.702、5.260,均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学员对授课方式满意程度、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1、8.480、7.110,P均<0.05)。结论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案例学习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影像诊断水平,可以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替代和补充。
- 张君张啸波李世俊王玉林马林
- 关键词:放射诊断学互联网教学方法
- 多参数MRI影像组学预测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表达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结合多参数MRI影像组学与机器学习,无创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表达。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112例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术前多参数MRI数据及患者年龄、性别,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80例与验证集32例。选取表观扩散系数、增强T1WI及T2WI序列进行感兴趣区分割,并从每个感兴趣区中提取1 013个影像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过滤ICC<0.85的影像特征。依次通过ICC、t检验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出最佳特征。在7种分类器中对3个单序列特征组与1个多序列特征组进行训练及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随机森林分类器与多序列特征组的组合模型为预测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表达的最优模型,训练集与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与0.915,准确度分别为0.868、0.822。结论 无创提取多参数MRI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有效预测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表达,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 张馨月刘国莉张君马林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 3.0 T磁共振T2WI联合高b值DWI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建立一种多参数甲状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与诊断方式,探讨T2WI联合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对甲状腺良、恶性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拟行手术的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65例,术前均常规进行MRI检查,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测量结节平均信号强度与椎旁肌的平均信号强度来分别计算每个甲状腺结节的T1、T2信号强度比(SIRT1、SIRT2),测量结节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b=0、2000 s/mm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SIR和ADC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SIRT2(P=0.001)和ADC(P=0.001)明显低于良性组;SIRT2诊断恶性微小结节(微小乳头状癌)的灵敏度88.9%,特异度82.7%,阳性预测值86.5%、阴性预测值86.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ADC诊断恶性微小结节(微小乳头状癌)的灵敏度94.4%,特异度89.7%,阳性预测值91.9%、阴性预测值92.8%,AUC为0.867;SIRT2和ADC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4.4%,93.1%和0.882。结论MRI多参数(T2WI联合DWI)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 张君王庆军张云李文平符永瑰董哲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磁共振成像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 3.0T磁共振对膝关节移植软骨的形态学评估及T2mapping分层定量评价
- 第一部分3.0T磁共振对移植软骨的形态学评估及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使用3.0T MRI评估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移植(matrix-associated autologouschondrocyte transpl...
- 张君
- 关键词:磁共振膝关节软骨移植临床评分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对移植软骨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对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MACI/MACT)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4例接受MACI治疗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0处软骨损伤),分别在术后1、3、6个月进行磁共振T2 mapping检查,测量各时间点移植区与正常区软骨全层的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个时间点移植区与正常区T2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移植区T2值的纵向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MACI术后1、3、6个月移植区的T2平均值分别为(82.40±15.23)、(71.09±13.06)、(53.80±4.86)ms。术后6个月内移植区T2值均大于正常区,1、3个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个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术后1、3、6个月移植区T2值纵向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能够无创、动态地监测移植软骨的修复过程,可作为软骨修复术后评估的有力工具。
- 陈敏徐贤韩邵军唐艳华张君董天明左盼利安宁豫
- 关键词:T2值软骨膝关节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出血影像学特征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出血的原因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分析其出血原因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2例患者中有6例出血,MRI主要表现为等及短T1、等及短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可见低信号,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及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DSC)呈等灌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见胆碱(choline,Cho)峰增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ic acid,NAA)峰降低,另见宽大脂质(lipid peak,Lip)峰。病理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来源。结论PCNSL出血多见,肿瘤病理分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 李润霞张君王玉林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
- 磁共振T2 mapping和dGEMRIC对膝关节再生软骨的纵向评估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通过磁共振T2 mapping和磁共振软骨延迟增强成像(dGEMRIC)评估膝关节再生软骨的修复过程。资料与方法对13例患者的20处再生软骨在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MACI)后1、3、6、12个月进行磁共振T2 mapping和dGEMRIC检查,测量再生软骨和邻近正常软骨的T2值和纵向弛豫率差(ΔR1)值,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再生软骨和正常软骨T2值和ΔR1值的差异,观察再生软骨T2值和ΔR1值在术后1、3、6、12个月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生软骨区T2值和ΔR1值在MACI术后1、3、6、12个月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CI术后1、3、6个月,再生软骨T2值和ΔR1值高于正常软骨(P均<0.01)。术后12个月,再生软骨的T2值和ΔR1值与正常软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磁共振T2 mapping和dGEMRIC能作为评价再生软骨生物特性的有效方法,为临床软骨移植工作的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 徐贤陈敏张君钟立森安宁豫李雪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软骨T2DGEMRIC
- 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后移植软骨的纵向评估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利用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dGEMRIC)技术评估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MACI)术后移植软骨的GAG分层分布特点。方法 7例MACI术后患者(14处软骨缺损)在术后3、6、12个月进行dGEMRIC检查,测量正常软骨和移植软骨的全层和深浅层△R1值。各时间点正常软骨和移植软骨△R1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时间点间移植软骨的△R1值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MACI术后各时间点正常软骨全层△R1值均小于移植软骨△R1值(P均<0.05)。MACI术后各时间点移植软骨深层△R1值小于浅层△R1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ACI术后3个月与6个月移植软骨△R1值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6个月移植软骨△R1值明显大于12个月移植软骨△R1值,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GEMRIC技术可作为无创性评估移植软骨的修复过程的有效手段。
- 钟立森徐贤李雪韩邵军张君董天明左盼利安宁豫
- 关键词: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关节软骨软骨修复
- 重视高分辨率MRI新技术对颅内血管壁病变的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颅内血管壁MRI成像技术发展迅速,能够实现对多种颅内动脉管壁病变的高分辨率成像,不仅明显提升了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还有助于脑血管病的预防、危险分层及制定治疗方案,高分辨率MR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病变的诊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 张君马林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经直肠多模态超声与多模态MRI检查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比较经直肠多模态超声与多模态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6.1(38.0~85.0)岁,PSA平均值30.1(0.4~227.0)ng/ml,PSA密度(PSAD)平均值0.67(0.02~4.27)ng/ml^2。102例均行经直肠多模态超声(经直肠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多模态MRI(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以及实验室检查。以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经直肠多模态超声与多模态MR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结果102例中,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0例。并联多模态经直肠超声(即经直肠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中任一项结果阳性诊断为前列腺癌)诊断前列腺癌63例,BPH 39例;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4%、70.0%和87.3%。多模态MR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75例,BPH 27例;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2%、60.0%和81.4%。并联多模态经直肠超声和多模态MR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2和0.7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8)。结论并联多模态经直肠超声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不亚于多模态MRI检查。
- 李盈盈张明博吴凡张君罗渝昆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癌核磁共振成像经直肠超声多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