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如宽

作品数:245 被引量:1,698H指数:2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1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0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21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8篇病毒
  • 54篇新城疫
  • 49篇沙门氏菌
  • 49篇免疫
  • 49篇杆菌
  • 43篇大肠杆菌
  • 38篇疫病
  • 38篇新城疫病
  • 38篇新城疫病毒
  • 36篇抗体
  • 35篇克隆
  • 29篇马立克氏病
  • 27篇鸡病
  • 25篇单克隆
  • 24篇单克隆抗体
  • 23篇痘病
  • 23篇痘病毒
  • 23篇免疫效力
  • 23篇鸡痘
  • 23篇鸡痘病

机构

  • 178篇扬州大学
  • 47篇江苏农学院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南通出入境检...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内蒙古农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农业部动物检...
  • 1篇郑州牧业工程...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江苏省畜牧兽...
  • 1篇如东县畜牧兽...
  • 1篇山西省医药研...
  • 1篇丹阳市畜牧兽...
  • 1篇盐城市畜牧兽...
  • 1篇江苏省宝应县...

作者

  • 237篇张如宽
  • 198篇刘秀梵
  • 87篇焦新安
  • 70篇高崧
  • 61篇彭大新
  • 57篇吴艳涛
  • 47篇文其乙
  • 32篇甘军纪
  • 31篇刘文博
  • 24篇吴长新
  • 20篇潘志明
  • 12篇滕峰
  • 11篇石火英
  • 10篇刘慧谋
  • 9篇张小荣
  • 9篇刘红旗
  • 9篇韦栋平
  • 9篇张扬
  • 8篇蔡学忠
  • 8篇卢建红

传媒

  • 26篇中国兽医学报
  • 23篇江苏农学院学...
  • 20篇中国畜禽传染...
  • 15篇中国兽医科技
  • 15篇畜牧兽医学报
  • 11篇微生物学报
  • 11篇中国家禽
  • 10篇扬州大学学报...
  • 9篇中国兽医杂志
  • 8篇中国预防兽医...
  • 7篇病毒学报
  • 5篇江苏农业研究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动物医学进展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肉品卫生
  • 4篇畜牧与兽医
  • 4篇单克隆抗体通...
  • 4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5篇2004
  • 20篇2003
  • 24篇2002
  • 21篇2001
  • 17篇2000
  • 19篇1999
  • 15篇1998
  • 19篇1997
  • 25篇1996
  • 14篇1995
  • 12篇1994
  • 7篇1993
  • 3篇1992
  • 5篇1991
  • 4篇1990
  • 4篇1989
  • 5篇1900
2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强毒后排毒及其HI抗体消长
2000年
给两组二次新城疫 (ND)疫苗免疫的鸡群分别于 40日龄、 60日龄经胸肌注射强毒株 F48E8(剂量为 0.25 mL),观察排毒和其 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鸡在感染强毒后第 2天开始排毒,在第 3~ 6天和第 11~ 14天出现两次排毒高峰,整个排毒过程可达 3周,其中抗体水平较低者排毒时间相对较长,频率较高;强毒感染初期,个体 HI抗体先下降 1~ 3个滴度,然后上升,且感染前低者上升速度较快,幅度亦较大。
赵虎张如宽刘秀梵
关键词:强毒感染HI抗体效价新城疫排毒
全文增补中
检测新城疫病毒中和抗体的间接ELISA和竞争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被引量:5
2005年
丁炜东曹丽萍张体银刘秀梵张如宽吴艳涛
关键词:间接ELISA鸡新城疫病毒SPF鸡中和抗体ELISA方法保护效力
4株鹅源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测定了4株鹅源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F)基因5’端170O核苷酸片段的序列,分析测定的序列和由其推导的F蛋白氨基酸序列,并对鹅源NDV的基因型分类地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4林病毒F基因的同源性大于97,与NDV标...
万洪全吴艳涛刘秀梵张如宽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基因型
文献传递
用单克隆抗体对新城疫病毒分离物的血清学初步鉴定
1990年
根据1株 ND 单抗与 NDV 分离物在 IIF 试验中的反应性,将8株 NDV 分离物划分为 a、b、c、d、e、f6个不同反应谱组,此反应谱与对照株(F_(48)E_8、NM、I 系、I 系和 La Sota株,)和11株 ND 单抗之反应谱各不相同。HI 试验表明,8株 NDV 分离物的 HA 活性都能被鸡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大部分 NDV 分离物的 HA 活性能被ND 单抗 F_(2(?)-5-8-4)、L_(2-3-1)、Lc_(24-11)、L_(15-(5))、LE_(22-3)和 M_(10)所抑制;部分 NDV 分离物的 HA 活性能被 ND 单抗LD_(2-3-(7))和 L_(10-4)所抑制;8株 NDV 分离物的 HA 活性均不能被 ND 单抗 FHY_(33-29-3)所抑制。以上结果表明,8株 NDV 分离物之间以及与 NDV 对照株间存在抗原性差异。
胡子信周维松乌尼刘秀梵张如宽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血清学
新城疫病毒F_(48)E_8株融合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33
1999年
本研究报道了新城疫病毒(NDV)中国标准强毒株F48E8融合蛋白(F)基因的序列。该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700bp,编码由553个氨基酸组成的F0多肽。F0酶切激活部位序列为RRQRR↓F,具有NDV强毒的特征。F0中有3个主要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的区域和6个可糖基化位点。经比较,NDVF48E8株和Miyadera株、TexasGB株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64%和9241%。
吴艳涛刘秀梵张如宽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
兔抗禽源大肠埃希氏菌O79-g分离株微孔蛋白抗体的制备与检测被引量:3
1996年
微孔蛋白是禽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因子和保护性抗原。本文用电洗脱法获得禽源大肠埃希氏菌O78-g分离株的两种微孔蛋白(porin1和porin2),以皮内多点法免疫家兔,4周后加强免疫一次,采血测得其ELISA效价分别达1:12800和1:6400。在琼扩反应中,porin2免疫兔血清与变性的外胰蛋价(QMPs)间出现了沉淀线,琼扩效时为1:2,该血清与未变性的OMPs间无反应;porin1免疫兔血清与任一OMPs间均未产生沉淀线。
高崧段玉友蔡学忠刘秀梵张如宽
关键词:兔病大肠埃希氏菌抗体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禽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联合感染试验被引量:14
2000年
以10^(5.17)ELD_(50)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mildly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气管内注射10日龄SPF鸡,24h后,重复感染一次;48h后,气管内注射禽病原性大肠杆菌353(018)、120(018)、037(078)、166(078)、058(02)、536(088)、132(011)和173(026)株,3×10~7CFU/羽,连续观察5d.结果:MPAIV单独感染组死亡率为13.33%;各大肠杆菌单独感染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53:100.00%、120:60.00%、037:80.00%、166:86.67%、058:100.00%、536:93.33%、132:86.67%和173:20.O0%;MPAIV与上述各分离株的联合感染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00.00%、93.33%、86.67%、93.33%、100.00%、100.00%和100.00%.
高崧彭大新甘军纪张如宽刘秀梵
关键词:大肠杆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大肠杆菌SLT-IIvB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9
2000年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从大肠杆菌O1 38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志贺菌样毒素II型变体B的结构序列和包括信号肽的全序列两段基因 ,定向克隆进表达载体质粒pYA3334(asd+)的EcoRI、BamHI位点之间 ,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X62 1 2(Δasd)筛选出重组质粒 pB0 和 pB1 后 ,经中间宿主X3730转化过渡 ,再导入ΔasdΔcyaΔcrp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4550 ,构建成宿主和载体之间具有平衡致死结构的SLT IIvB重组菌。SDS 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菌X4550 ( pB0 )在 7 6kD左右处有一条特异性蛋白条带。动物免疫试验表明该重组菌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SLT IIvB和沙门氏菌的特异性抗体。这为进一步研制相应的抗猪水肿病及相应沙门氏菌病的双价活疫苗奠定了重要基础。
倪振亚焦新安高崧张如宽刘秀梵
关键词:大肠杆菌
鸡痘病毒载体启动子的优化被引量:11
2000年
要提高外源基因在鸡痘病毒 (FPV)载体的表达量 ,必须使用强启动子来控制表达。为构建较强的启动子组合 ,根据痘苗病毒天然启动子P7 5的结构 ,人工合成 4条寡核苷酸 ,形成一个早期启动子和一个晚期启动子 ,其首尾可相互连接。利用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把合成的启动子进行不同组合 ,最终形成 10个较有代表性的启动子组合PS1~ 10。在其下游插入大肠杆菌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 ,并进一步构建成鸡痘病毒转移载体 pFBS1~10 ,同时以P7 5作对照构建成 pFB7 5。以脂质体介导转染鸡痘病毒中国疫苗株 2 82E4感染 3h~ 4h后的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单层。用蓝斑筛选法纯化病毒 4次 ,最终得到稳定的重组病毒。将纯化的重组病毒感染次代CEF ,分别于感染后 10h、2 4h、36h、48h、72h收获细胞 ,制备提取物 ,检测提取物中 β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通过计算比较 ,筛选出其中较强的启动子组合LLEE ,其表达活性约为P7 5的 3 5倍 ,为进一步构建高效表达的鸡痘病毒通用载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朱爱华彭大新刘秀梵张如宽
关键词:强启动子鸡痘病毒
H_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型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禽流感分型单克隆抗体在禽流感的检疫、监测、预警预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以 H_9 N_2 亚型禽流感病毒 F株为免疫原获得了特异性优、 血凝抑制效价高的单克隆抗体,为 H_9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型提供了良好的诊断试剂。
王海燕刘文博胡顺林孔晶吴艳涛文其乙张评浒高崧张如宽刘秀梵
关键词: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传染源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