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林
- 作品数:230 被引量:4,724H指数:42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中国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被引量:53
- 2007年
- 与其他国家的国家公园相比,中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在部门管理体制下逐渐演变为7种类型: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类国家公园知名度的比较,探讨不同类型国家公园的旅游价值,采用18等分法评价了中国31个省(市、区)国家公园的旅游竞争力,并对国家公园旅游的深化发展提出建议。
- 李经龙张小林郑淑婧
- 关键词:国家公园旅游价值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
- 江苏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村庄用地集约化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研究目的:以1990年以来江苏省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村庄规模变动为基础,指出当前村庄用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其变化的动力机制与用地集约化的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江苏省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村庄总人口减少和用地面积增大并行,江苏省城镇用地与农村用地同步扩张;村庄规模的变动受内、外因的共同影响,城镇空间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的外因,内部建设用地变动是主要的内因。未来村庄用地集约化要进一步加强村庄规模的调控力度,使其协调发展,适应农村用地集约化发展的需要。
- 吕亚生张小林
-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村城镇化人口规模动力机制
- 城市群竞争与共生的时空机理分析被引量:15
- 2008年
- 城市群演化是一个竞争与共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竞争是指在城市群内的各个城市在共同发展中为获取有利的发展地位和发展条件而进行的角逐,而共生是指群体发展中的统一规划和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城市共生关系的根本内涵和特征是空间上的临近性、时间上的长期性、功能上的分工互补性、个体之间的差异依赖性以及作用关系的支持协调性。依据系统论的原理,提出竞争与共生作用可以划分为弱竞争弱共生、强竞争弱共生、强竞争强共生、弱竞争强共生4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周期性特征,这从城市与区域的演化中都找到了实证。并将城市群竞争共生作用划分为群内竞争与共生、群外竞争与共生、群内竞争与群外共生、群外竞争与群内竞争4个空间作用层面,初步总结出竞争共生作用的一般模式。
- 马远军张小林
- 关键词:城市群
- 江苏典型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演化路径及驱动机制被引量:37
- 2018年
- 新时代背景下,深入开展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研究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苏南、苏中、苏北选择张家港市、泰兴市、涟水县3个典型县市作为研究案例地,利用1995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了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评价方法,对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演化路径既有明显差异,也存在一般性路径,而且演化路径具有显著的城镇主导效应和集群分布效应。在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城镇化、交通网络、制度与管理4种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演化的"四轮"驱动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城乡聚落有机整体的系统观,为推动城乡聚落优化重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支撑。
- 李智张小林李红波袁源
- 关键词:县域
- 乡村空间辨析被引量:136
- 2018年
- 伴随着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多种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国的乡村正经历着社会经济形态重组、地域功能提升等一系列转型与重构的过程,乡村地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也给乡村发展及乡村地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全面系统地认识乡村空间系统,准确把握乡村空间是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前提。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对乡村空间的认知与发展基础上,指出国内乡村地理学在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研究上的不足。本文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理论基础,尝试建构了由"物质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组成的乡村空间系统,以期为全面认识日益复杂的乡村地域提供理论指导。
- 李红波胡晓亮张小林张小林袁源
- 关键词:人地关系
- 基于位置大数据的村域尺度多功能性评价——以苏州市为例被引量:15
- 2021年
- 村域尺度的多功能性评价对于揭示乡村空间由同质性向异质性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将探索乡村空间行为主体的活动变化作为多功能性评价的新思路,基于位置大数据反映的人类活动规律,构建了乡村空间居住、就业和消费三大功能指数,并就苏州市以农业和生态用地为主的陆巷村和众安桥村、建设用地为主的集善村和周泾村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具有相似区位条件和地域特征的乡村空间在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表现出不同的主导功能,可进一步划分为农旅结合型、兼业竞争型,以及现代园区型、城镇生活型。作为大数据方法在乡村地理学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研究结论可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分类推进乡村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 袁源张小林李红波李红波王亚华
- 关键词:大数据
- 基于村民感知的江南乡村意象研究
- 乡村意象是乡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乡村空间经历了剧烈变动,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也吸引了诸多学科的关注。乡村的价值谱系也从生产与经济价值到生态环境、...
- 李红波朱鹏程张小林
- 关键词:乡村意象
- 发达地区乡村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以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 国外乡村地理学逐渐向社会和文化转型,重视乡村发展、乡村空间、乡村重构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而我国乡村发展进入转型重构的关键时期,研究发达地区乡村发展问题可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在系统梳理无锡市惠山区乡村发展的历史轨迹...
- 李红波张小林
- 关键词:乡村发展
- 文献传递
- 2000~2010年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变动特征研究被引量:24
- 2016年
- 利用南京市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南京都市区2000~2010年人口空间变动及其规律。研究发现,1 10 a间南京都市区各地域人口均呈现增长态势,近郊区成为人口增长最为剧烈的区域;人口重心逐渐向南移动,同时人口分布的核心区域有向内收敛的趋势。2根据测定系数、F检验与图像分析的综合判断,对数正态模型能够较好拟合人口分布的单核心结构,两年份曲线的变化表明郊区化的主体仍然是近郊区,尚未发展到远郊化的程度。多核心模型的拟合表明南京都市区已初步形成多核心结构,且主中心对人口仍具有强大吸引力;而多核心与单核心模型同时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说明多核心结构尚未发育成熟。3南京都市区人口分布的空间异质性越来越高,人口分布趋于复杂,表明都市区正在向更加高级的阶段发展。
- 曾文张小林向梨丽王亚华
- 关键词:郊区化
- 安徽省城镇人口规模结构及其演变的分形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1990年代以来,安徽省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为了定量分析安徽省城镇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化规律,运用分形方法,以1996年、2001年和2006年的安徽省城镇人口统计数据为样本,分别计算了城镇人口规模结构的分形维数。计算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安徽省城镇人口规模结构发生积极的变化,城镇人口规模结构已由低水平均衡分布向首位型分布转变,中间位序的城镇数量还比较多,并据此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尚正永张小林李闻
- 关键词: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