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新生儿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
  • 3篇肺发育
  • 2篇胆红素
  • 2篇胆红素血症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支气管肺发育...
  • 2篇缺血
  • 2篇缺氧
  • 2篇脑病
  • 2篇换血
  • 2篇换血治疗
  • 2篇患儿
  • 2篇红素
  • 2篇发育不良
  • 2篇肺发育不良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机构

  • 11篇洛阳市妇女儿...
  • 1篇洛阳市中心血...

作者

  • 11篇张惠玲
  • 3篇李丽
  • 3篇赵柏丽
  • 2篇王瑞红
  • 2篇陈亚敏
  • 2篇黄水霞
  • 1篇杨军
  • 1篇张永超
  • 1篇闫安平
  • 1篇孙先玲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治疗体会
2016年
目的:总结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体会。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2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62例新生儿肺炎,不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实验组选择60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肺炎,两组患儿都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抗生素抗炎治疗和对症治疗,以及呼吸机治疗。观察并且对比两组新生儿治疗效果及治疗经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治疗时间和对照组新生儿的治疗时间存在差异,P<0.05;全部新生儿在治疗后的PH、PaO2、PaCO2、SaO2、心率、呼吸频率要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儿在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天数、使用呼吸机的人数、并发症发生人数等方面,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讨论:临床诊疗过程中,遇到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治疗时间长、难度大的新生儿肺炎,首先要考虑该患儿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张惠玲
关键词:肺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MRI检查,记录病灶数量,根据阅片结果对脑损伤MRI表现进行分型。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分度为标准,计算MRI分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本组患儿MRI检出脑水肿19例,颅内出血24例,脑白质受损75例,9例基底节信号异常。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共检出129枚病灶,T1WI103枚,T2WI检出72枚,FLAIR检出117枚。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分度,轻度37例,中度25例,重度18例。以临床分度为标准,MRI正确分度65例,轻度诊断符合率为87.5%(70/80),中度诊断符合率为81.3%(65/80),重度诊断符合率为93.8%(75/80),诊断总符合率为81.3%(65/80),Kappa值为0.707。结论 MRI可以客观反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理特征与病变程度,对临床医师治疗指导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张惠玲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磁共振成像临床分度
新生儿低血糖所致脑损伤对患儿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以及对患儿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低血糖脑损伤新生儿设为观察组,50例低血糖不伴脑损伤新生儿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等)、最低血糖值、低血糖持续时间、治疗24 h及48 h后血糖恢复正常率,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价患儿的发育状况.结果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低血糖值及治疗24 h后血糖恢复正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低血糖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治疗48 h后血糖恢复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智力量表智力发展指数、运动量表精神运动发展指数及行为记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低血糖所致脑损伤可引起患儿行为、认知功能、社会能力障碍,临床上予以积极诊疗,及时控制患儿的血糖水平,对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张惠玲杨军李淼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换血疗法对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60例为调查对象,对患儿进行换血治疗,观察换血治疗前后患儿的血液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新生患儿TBIL为(428±16.6)μmol/L,DBIL为(37.2±16.6)μmol/L,IBIL为(388.9±20.3)μmol/L;治疗后,新生患儿的TBIL为(189.3±12.2)μmol/L,DBIL为(27.7±11.3)μmol/L,IBIL为(178.8±14.6)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新生患儿的K+(3.8±0.6)mmol/L、Na^+(136.8±4.2)mmol/L、Ca^(2+)(2.2±0.39)mmol/L;治疗后新生患儿的K+(3.6±0.9)mmol/L、Na+(139.8±3.6)mmol/L、Ca^(2+)(2.3±0.26)mmol/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患儿凝血功能以及血液中的钾离子、钙离子和钠离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实施换血疗法,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其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血液中的钾离子、钙离子和钠离子水平,还能够帮助新生患儿维持电解质平衡,对新生患儿的凝血功能以及体征无影响,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张惠玲
关键词: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
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探讨
2016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应用于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探讨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亚低温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的总有率为93.5%,治疗72 h后,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呼吸分别为(124±11)、(40±12)、(54±7)、(34±70),后遗症发生率为6.4%,对照组患儿在治疗的总有率为80.6%,治疗72 h后,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呼吸分别为(129±7)、(35±9)、(49±6)、(29±60)后遗症发生率为19.3%,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在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张惠玲
关键词:亚低温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支气管肺发育情况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支气管肺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2例采用Ps治疗的72例NRDS患儿为观察组,按1:1比例筛选同期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未行Ps治疗的72例NRDS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并统计中转机械通气比例、辅助通气持续时长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并对所有患儿给予为期36个月的随访,统计再发呼吸系统疾病比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PaCO2、氧合指数(PaOJFiO2)水平显著改善,但观察组在治疗1周时,其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优;同时,观察组患儿中中转机械通气比例、辅助通气持续时长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再发呼吸系统疾病比例依次为6.94%、(10.124-0.34)d、2.78%、16.67%,较对照组19.44%、(14.97±1.66)d、13.88%、34.72%低;经上述指标行组内或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38%,略低于对照组的2.78%,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用于NRDS患儿不仅能有效纠正其血气分析指标,还能缩短辅助机械通气时长,减少中转机械通气比例,还能降低治疗后再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对患儿支气管肺功能的远期疗效不容忽视。
张惠玲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白色念珠菌败血症高危因素分析
2011年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严重的全身感染。病原菌目前常见的有G+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也逐渐增多。G-以大肠杆菌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随着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窒息儿存活率的提高及广谱抗菌素、激素等的广泛应用,条件致病菌有增加趋势,
张惠玲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高危因素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
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收治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29例,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前,TI/TE,TPEF/TE,VPEF/VE较低,VT/kg较小,RR增快,MV低,治疗后,TI/TE,TPEF/TE,VPEF/VE增高,VT/kg升高,RR减慢,MV升高。结论: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地塞米松治疗后小气道阻塞减轻,肺顺应性改善,疗效确切。
李丽赵柏丽黄水霞陈亚敏王瑞红张惠玲
关键词:肺功能试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
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变化
2016年
目的:观察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29例,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中度BPD患儿,治疗前Ti/To,TPEF/TE,VPEF/VE较低,Vt/kg较小,RR增快,Mv低,治疗后Ti/Te,TPEF/TE,VPEF/VE增高,Vt/kg升高,RR减慢,MV升高。结论: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地塞米松治疗后小气道阻塞减轻,肺顺应性改善,疗效确切。
李丽赵柏丽黄水霞陈亚敏张惠玲王瑞红
关键词:肺功能试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
NICU病房近3年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近3年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情况。方法对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NICU病房内发生院内感染的150例患儿分别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液和粪便进行培养,观察分析其病原菌变迁情况。结果 2014年感染病原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血液和泌尿道中,2015年感染病原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血液和消化道中,2016年感染病原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和血液中。2014年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链球菌,2015年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真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2016年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本院NICU近3年院内感染病原菌发现部位主要向呼吸道、血液、消化道转移,病原菌菌种主要向真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变迁。
张惠玲
关键词:NICU病原菌变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