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杰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鼻咽
  • 5篇鼻咽癌
  • 2篇遗传学
  • 2篇基因
  • 1篇咽肿瘤
  • 1篇英文
  • 1篇预后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肝转移
  • 1篇生物化学
  • 1篇切除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肿瘤
  • 1篇微阵列
  • 1篇微阵列技术
  • 1篇临床病理
  • 1篇结局影响
  • 1篇结直肠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张林杰
  • 4篇黄必军
  • 4篇方嬿
  • 3篇鄢践
  • 3篇曾益新
  • 2篇梁启万
  • 2篇吴秋良
  • 2篇邵建永
  • 2篇郭颖
  • 2篇马英红
  • 1篇卢震海
  • 1篇黄薇
  • 1篇冯炳健
  • 1篇黄贻学
  • 1篇张晓实
  • 1篇贾卫华
  • 1篇黄铁军
  • 1篇潘志忠
  • 1篇林俊忠
  • 1篇彭健宏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癌症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04
  • 3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鼻咽癌分子遗传变异及其临床病理关系研究
曾益新方嬿邵建永鄢践郭颖黄必军染启万吴秋良张林杰
该项目国内外首次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对NPC肿瘤全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不平衡性进行研究。国内外首次用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技术对NPC肿瘤全基因组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区精细定位。国内外首次报道NPC发生的某些特异遗传变异对该肿瘤的临...
关键词:
关键词:鼻咽癌临床病理
用高密度cDNA微阵列技术检测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12
2002年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的发生与发展涉及多个步骤、多个因素的参与,对此目前尚缺乏了解。本研究试图通过大规模检测鼻咽癌的基因差异表达来揭示鼻咽癌的差异表达基因谱,以发现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相关的新的候选基因。方法:用由18000个基因构建的高密度cDNA微阵列对21例鼻咽癌分3个样本池分别检测并与鼻咽非癌组织作对比分析,随机选2个基因用半定量RT-PCR验证检测结果。结果:3个样本池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186个、95个和36个,总数达317个,表达上调的277个,表达下调的40个;差异表达基因中2个样本池以上有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23个,表达上调的16个,表达下调的7个;其中3个样本池表达均有差异者6个,5个上调、1个下调,5个上调的基因中2个是已知基因,3个是未知基因,1个下调的是未知基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鼻咽癌的基因表达谱,为了解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大量信息,为寻找鼻咽癌相关基因提供了重要线索。
张林杰方嬿马英红鄢践张晓实黄必军曾益新
关键词: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
初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结局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研究初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转化治疗结局影响因素,为制定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新初始不可切除、经过一线全身治疗且转化成功的98例CRLM患者,并将同期入院、但转化失败的134例CRLM患者纳为对照组。转化治疗方案:38例接受FOLFOXIRI方案化疗(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152例接受FOLF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19例接受FOLRIRI方案化疗(伊立替康、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23例接受全身化疗联合氟尿苷肝动脉灌注化疗;168例接受了靶向治疗,其中68例贝伐单抗,100例西妥昔单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因素对转化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232例纳入分析的患者中,98例转化成功,转化成功率42.2%,其中30例接受单纯肝切除,68例接受肝切除联术中射频消融。一线化疗后获得部分缓解111例(47.8%),疾病稳定57例(24.6%),疾病进展64例(27.6%)。中位随访18.8(1.0~87.9)个月,148例患者肿瘤进展或死亡,转化成功患者较转化失败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31.0个月比9.9个月,P<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肝脏肿瘤双叶分布(P=0.003)、基线癌胚抗原水平升高(P=0.024)、肿瘤侵犯门静脉(P=0.001)、转移瘤数目>8个(P<0.001)、非FOLFOXIRI方案(P=0.005)以及未使用靶向治疗(P=0.038)是转化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转移瘤数目>8个(OR=2.422,95%CI:1.291~4.544,P=0.006)、门静脉侵犯(OR=2.727,95%CI:1.237~4.170,P=0.008)为影响初始不可切除的CRLM患者转化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FOLFOXIRI方案(OR=0.300,95%CI:0.135~0.666,P=0.003)和使用靶向药(OR=0.411,95%CI:0.209~0.809,P=0.010)的使用为转化成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转移瘤数量和门静脉侵犯情况是影响初始不可切除的CRLM�
张炜力周驰邓宇翔侯振林张林杰林俊忠潘志忠卢震海彭健宏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
鼻咽癌染色体1p末端结构异常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背景:鼻咽癌染色体1p末端结构异常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目前仍然不清楚。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染色体1p末端(1pter)结构异常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患者部分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组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由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实验研究部收集完成,研究对象为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或住院的未经治疗的65例鼻咽癌患者鼻咽活检组织标本。干预:采用组织中淋巴细胞分离法获取较纯的肿瘤细胞,应用1号染色体短臂端粒相关探针(TelVysion1p)及端粒连锁微卫星位点D1S243分别对65例NPC活检组织进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FISH)及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和微卫星体不稳定(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I)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观察鼻咽癌染色体1p末端的缺失、扩增及微卫星体不稳定等结构异常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65例NPC活检组织中,间期FISH显示1pter结构异常的有20例,其中扩增7例,缺失8例,扩增缺失共有5例,其中44例有临床分期资料的标本中,临床早期的异常频率为50.0%(2/4),而中晚期则为30.0%(12/4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655,P>0.05);
黄铁军黄必军张林杰黄楚文梁启万方嬿
关键词:鼻咽癌预后遗传学
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
曾益新方嬿邵建永冯炳健贾卫华黄薇鄢践郭颖黄必军梁启万吴秋良张林杰马英红黄贻学
1997年1月1日~2002年9月30日,由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规划、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CMB)、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进行了研究。明确鼻咽癌(Nasop...
关键词:
关键词:鼻咽肿瘤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染色体
用微阵列技术检测鼻咽癌的基因表达
目的:鼻咽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归纳为环境因素、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和遗传因素.为寻找肿瘤相关基因,近年来发展了各种检测基因差异表达的技术和方法.微阵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检测基因差异表达的最...
张林杰
关键词:微阵列技术鼻咽癌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