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民
- 作品数:53 被引量:206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研究—以“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为例
- <正>研究目的:针对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异化现象和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只有构建合理有效的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阳光体育运动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才能建立长久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本文提出构建阳光体育运动推...
- 张正民杨秀梅
- 文献传递
- 2009全国竞走大奖赛运动员速度特征与犯规行为研究
- 通过对2009年全国竞走大奖赛优秀运动员选手的速度特征和裁判判罚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并利用计算机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合竞走的运动特点对运动员速度的整体特征变化以及运动员犯规的性质、时间、数量的变化规律和表现出来的...
- 张正民
- 关键词:竞走犯规判罚
- 文献传递
-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单一封闭、政策依赖、资源分配不公、监督问责不力'等实际问题,通过对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能够促进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合理地配置学校内部资源,有效地整合学校外部的社会资...
- 张正民陈宁
-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校体育
- 文献传递
- 学校体育资源与群众体育资源共享研究——基于群众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视角
- <正>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当前我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为时代背景,以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为立足点,以体育资源共享为切入点,分别以社会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当前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对学校体育资源...
- 张正民陈宁
- 关键词:学校体育群众体育资源共享
- 文献传递
-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实验法为主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高校公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高校公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学生的职业前景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发体育课程,从而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既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又可以促进专业学习,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 张正民曹书芳
- 关键词:阳光体育公共体育校本课程
- 体育在青少年性度形成与性体像重塑中的应用研究
-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和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通过体育运动的干预,分别研究了不同体育教学内容对青春期青少年性度的改变和性体像的重塑进行了应用性研究,通过自编问卷测评分析得出结论: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练习对于青少年的性度和性体像的...
- 张翔张正民杨秀梅
- 关键词:体育教育
- 文献传递
- 一种多孔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纳米片组装的聚合物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功能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聚合物微球,所述多孔聚合物微球以结晶或半晶聚合物为基体,该聚合物微球具有聚合物纳米片层层自组装形成的微球结构,并且聚合物纳...
- 杨伟张停亭喻鹏张正民包睿莹刘正英杨鸣波
- 文献传递
- 我国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研究——以四川省为例被引量:8
- 2008年
- 采用社会学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结果发现:当前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处于良好水平;价值取向具有时代特征;尽管参与者以体育的生物功能为首要目的但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体育参与意愿倾向于内控;不同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有明显的差异性。
- 张翔张正民王虹
- 关键词:社会体育体育参与者
- 阳光体育运动实时监控与实效性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研读"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文件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咨询有关专家学者,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时监控与实效性评价体系,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阳光体育运动"长期有效持续的开展下去,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全民体质的增强。
- 曹书芳张正民
-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实时监控实效性评价
-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诉求与理论导向被引量:17
- 2015年
- 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各种发展要素的不同组合设计和制度安排。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对应着不同的发展方式,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是促进学校体育良性运行的最根本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访谈法,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分别从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学校体育内部需求和外部制度环境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诉求。研究表明,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导向包括:转变形式上有渐进式和突变式;转变类型上需要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从单一封闭型向多元开放型转变、从政策强迫型向内部自发型转变、从区域差异型向全面公平可持续型转变;转变的内容包括思想理念目标优化、资源配置目标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优化、制度安排目标优化;总体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集聚整合效应。只有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才能良性发展,才能促进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张正民陈宁
-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生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