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芬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癫痫的CT分析
- 1991年
- 分析了828例癫痫患者的颅脑CT表现,占同期CT扫描总数5%。其中男586例(70.77),女242例(29.23%),年龄最小2月,最大74岁。30岁以下514例(62.08%),其中464例行增强扫描。本组材料CT表现正常者443例,占癫痫总数的53.5%。其中包括临床有明确病因,CT表现正常者63例。CT正常组中30岁以下居多,共290例(64.46%)。 CT表现异常者385例(46.5%)。其病因有发烧(49)、外伤(48)、肿瘤(37)、肿瘤术后(16)、脑囊虫(111)、发育畸形(10)、血管畸形(14)、甲状腺功能低下(3)、结节性硬化(5)及不明原因(92)等。
- 廖玉珍张永芬肖玲宋历方文荣
- 关键词:脑囊虫发育畸形结节性硬化CT分析血管畸形脑质瘤
- 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象(MRA)临床应用经验
- 1997年
- 多年来传统血管造影因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是临床检查诊断脑血管疾病、肿瘤性疾病的常规方法,有穿刺法、导管法、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DSA)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技术等等。上述各种方法都属于经动脉穿刺插管注射造影剂和接受X线辐射的创伤性检查,带有一定危险性。MRA(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是当前唯一无创性、无辐射、无造影剂反应、安全可靠的血管成像技术。为国内外影像学家和临床学家所关注。 MRA有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
- 张永芬廖玉珍刘晓林李京雨戈明媚陈小英徐力扬
- 关键词:头颈部MRA脑血管疾病
- 纵隔畸胎瘤破入心包腔1例被引量:1
- 1997年
- 纵隔畸胎瘤破入心包腔1例张永芬①廖玉珍刘晓林患者女,27岁。1990年体检发现纵隔巨大肿物,无症状,未行治疗。1995年9月22日因与爱人争吵并摔至床上后,突感一股“暖流”至胸腹部,即出现胸闷气短,平卧时刺激性呛咳,咳白色粘痰,伴双下肢浮肿。体检:心...
- 张永芬廖玉珍刘晓林
- 关键词:纵隔肿瘤畸胎瘤病例报告
- CT技术的新进展──螺旋体积CT
- 1994年
- CT技术的新进展──螺旋体积CT张永芬综述曹丹庆审校早在70年代CT的问世为医学影象学带来了巨大变革。因能提供横轴位及部分冠状面图象,已被公认是较理想的诊断手段。80年代末,螺旋体积CT技术(spiralvolumetriccomputetomogr...
- 张永芬
- 关键词:CT
- 螺旋CT在TIPSS术前应用的意义
- 1999年
- 李京雨宋天军戈明媚廖玉珍杨建立张永芬
- 关键词:螺旋CT颈静脉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