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钟

作品数:138 被引量:46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2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口腔
  • 25篇下颌
  • 19篇入路
  • 19篇手术
  • 18篇颅面
  • 16篇颌骨
  • 15篇口腔入路
  • 14篇颌面
  • 14篇下颌骨
  • 13篇生物力学
  • 13篇颞下
  • 12篇面部
  • 11篇肿瘤
  • 11篇颌关节
  • 11篇颅面骨
  • 11篇面骨
  • 10篇有限元
  • 10篇颞下颌
  • 10篇颞下颌关节
  • 10篇下颌关节

机构

  • 13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解放军医学院
  • 8篇清华大学
  • 6篇天津市口腔医...
  • 4篇空军总医院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德克萨斯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美国芝加哥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37篇张海钟
  • 41篇步荣发
  • 36篇柳春明
  • 21篇侯敏
  • 21篇邢乐君
  • 18篇陈鹏
  • 15篇席庆
  • 13篇贾婷婷
  • 11篇梁立民
  • 11篇朱凯
  • 11篇布静秋
  • 10篇丛佳
  • 9篇赵睿
  • 8篇陈飞
  • 8篇赵红
  • 8篇温伟生
  • 8篇高全文
  • 8篇冯杭
  • 7篇马春生
  • 7篇赵绍宏

传媒

  • 9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解放军医学院...
  • 6篇中华整形外科...
  • 5篇临床口腔医学...
  • 5篇军医进修学院...
  • 5篇中华老年口腔...
  • 4篇口腔颌面外科...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口腔医学研究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口腔医学
  • 3篇海南医学
  • 3篇中国口腔颌面...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第三届中国医...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3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导航”在下颌角截骨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CT导航”技术在下颌角截骨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并总结近3年来,在“CT导航”下对46例施行下颌角截骨成形术,术前对患者头颈部行薄层CT扫描,将数据输人“CT导航”系统,术中在“CT导航”系统引导下行下颌角截骨成形术。结果全部患者整形效果及安全性良好,术中解剖定位准确,截骨操作简便,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结论采用“CT导航”技术不仅可精确判定重要血管、神经所在位置,避免术中误伤,提高手术安全性;而且可以从三维立体角度确定截骨的位置及骨量,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的风险,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及对医者的信任度。
邢乐君张海钟陈鹏席庆戴俊峰文照取杨靖嘉朱凯
关键词:CT导航下颌角截骨成形术
中国美貌人群颅面骨三维测量数据库的建立(摘要)
当下颌骨处于正常生理位置时,在已建立正常人颅面骨三维定量测量的数据库的基础上.筛选出中国美貌人群,对其颅面骨进行详细测量,分析其颅面骨所具有的和谐比例规律.
张海钟步荣发柳春明归来周刚
关键词:美容整形术
文献传递
探讨建立正常人颅面骨三维定量测量的数据库
<正>目的:当下颌骨处于正常生理位置时,对正常成人颅面骨三维定量测量研究。探讨建立正常人颅面骨三维定量的数据库。方法:选择正常成人100名,男女各50名,(牙合)关系正常,面形协调,在正常牙尖交错位状态下行螺旋CT扫描,...
张海钟步荣发赵红赵绍宏
关键词:颅面骨数据库
文献传递
口腔内入路行髁突高位骨折复位固定的临床治疗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截骨锯,行口腔内入路髁突高位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14侧下颌骨髁突颈骨折患者采用口腔内入路,用定量截骨锯将下颌骨升支后缘垂直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将骨折的髁突游离后取出,体外直视下将骨折片与升支后缘骨块复位固定后再从口腔内原切口回植,行颞下颌关节重建。结果:术后6、12、24月复查全部患者的开口范围25~40mm,平均为37.2mm。除1例患侧后牙早接触,下切牙中线偏斜1mm;另1例张口约25mm,轻度受限外,其余患者咬合关系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口腔内入路具有无外部皮肤瘢痕,且不损伤面神经的优点。但操作视野较小,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张海钟柳春明侯敏丛佳高全文步荣发
关键词:髁突骨折重建术下颌骨
后牙窝沟龋深度学习分割模型的建立
2022年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个可家用的能直接显示龋病范围的深度学习分割模型。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门诊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共494张用内窥镜采集的、含有龋齿的磨牙和前磨牙照片,由医师进行标注后用DeepLabv3+进行分割训练,随后进行验证和评估。建立的深度学习分割模型识别龋病的平均准确度为0.993,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997,Dice系数为0.685,并交比(IoU)为0.529。本研究建立的深度学习分割模型可以识别并分割出龋病范围。
臧小漪乔波孟凡皓靳能皓胡随馨李粮博邢乐君陈飞王懿张海钟
关键词:龋齿内窥镜图像分割
口腔入路面部骨轮廓整形外科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进行面部骨轮廓整形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1.心理测试,320例患者进行心理测试,特别对一些男性患者,了解患者的意愿。2.X光片,颅面骨CT扫描三维重建,三维测量,应用CT数...
张海钟柳春明步荣发
关键词:下颌角肥大颧骨整形手术口内入路
文献传递
锥形束CT扫描时间对阻生第三磨牙临床诊断及空间分辨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给口腔科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相比传统X线检查,其累积辐射量增加,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的研究CBCT扫描时间对阻生第三磨牙临床诊断及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2月因阻生齿拔除需求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22~36岁患者30例,采用NewTom 5G的18 s eco(扫描时间2.4 s)、24 s Enhanced(标准模式,扫描时间4.8 s)两种模式拍摄CBCT,以右侧下颌第三磨牙(48)距下颌神经管最近的牙根根尖与下牙槽神经管的垂直距离(n=30)及右侧上颌第三磨牙(18)距上颌窦窦底最近的牙根根尖与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n=20)为测量指标,比较两种模式的准确性、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及空间分辨率。另采用CatPhan 600模体的CTP528模块,仅改变扫描时间,测量NewTom 5G的空间分辨率及模体所受辐射量。结果两种模式右侧下颌第三磨牙距下颌神经管最近的牙根根尖与下牙槽神经管的垂直距离(P=0.738)及两组右侧上颌第三磨牙距离上颌窦窦底最近的牙根根尖距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P=0.2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8 s eco模式的辐射量(DLP1,CTDIvol1)是24 s Enhanced模式(DLP2,CTDIvol2)的一半[DLP1 vs DLP2:(24.78±4.86)mGy·cm vs(50.34±10.08)mGy·cm;CTDIvol1 vs CTDIvol2:(2.75±0.54)mGy vs(5.56±1.16)mGy。P均<0.001]。结论18 s eco模式和24 s Enhanced模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前者辐射量约为后者的一半,在不影响临床诊断的前提下对于阻生第三磨牙可使用18 s eco模式拍摄CBCT,以减少扫描时间及患者所受辐射量。
胡随馨徐晨师占平徐萍田瑜王家柱王懿张海钟
关键词:锥形束CT第三磨牙空间分辨率下颌神经管上颌窦
不同固定材料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自生增强型聚丙交酯共聚物固定板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行自生增强型聚丙交酯共聚物固定板治疗与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伤口I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a,研究组临床效果略优于对照组,但2组优良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对照组有2例钛钉松脱,经Ⅱ期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自生增强型聚丙交酯共聚物固定板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效果好,安全性较高,由于该材料的特性,固定物不需重新手术取出,可以避免二次伤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陶敬桥张海钟
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法分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4年
三维有限元法是目前口腔生物力学领域中一种先进有效、方便实用的数值分析方法。本文综述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建模情况和应用研究,并评价了不同时期建模方法特点,对将来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的研究和应用作一展望。
侯敏柳春明张海钟
关键词:颅面复合体生物力学下颌骨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弹性参数的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量化分析体内、外不同环境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弹性参数检测的影响。方法应用SWE技术对3例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分别对粥样硬化斑块相同取样区域进行测量,获得810个弹性参数的平均值,量化分析比较在体和离体条件下斑块弹性模量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在体组帧间变异系数(CVA)变化范围为0.043~0.432,离体组帧间变异系数(CVB)变化范围为0.005~0.093。在体组组内相关系数(CCA)变化范围为0.678~0.815,离体组组内相关系数(CCB)变化范围为0.755~0.999(P均小于0.01)。两组间剪切波速度的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2),两组结果呈直线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为0.880,决定系数R2=0.775(P=0.002)。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人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弹性参数,结果稳定、可靠。人体内的复杂环境对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的弹性参数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该影响遵循一定的规律。
高振洋孙正辉罗渝昆薛哲薛立娟张海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