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磊
-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足月妊娠产前发热8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总结足月妊娠产前发热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8例足月妊娠产前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原因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44例、下生殖道上行感染23例、泌尿系感染4例、其他(肺炎、阑尾炎及原因不明)17例,其中细菌感染30例、病毒感染48例。44例(A组)常规选用大剂量头孢类抗生素抗炎,物理降温(体温>39℃的孕妇加用地塞米松),密切监测胎心、胎动及产兆,若无剖宫产指征则等待阴道分娩;另44例(B组)除进行上述治疗外,对于体温>38℃的孕妇治疗6~12 h即终止妊娠,若未临产或处于第一产程早期则剖宫产终止妊娠,若宫口开大则予阴道分娩。B组妊娠结局明显好于A组。结论足月妊娠产前发热的原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及下生殖道上行感染多见,病原菌以病毒居首位,其次是细菌。对足月妊娠产前发热需尽早抗炎、降温治疗,治疗6~12 h终止妊娠并放宽剖宫产指征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 陈晓琴吕述彦张玉磊
- 关键词:足月妊娠产前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生殖道感染分娩剖宫产术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的成功因素探讨被引量:2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影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成功的因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妊娠结局、孕产妇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界定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有56例。根据其发生的孕周不同分为A组(20~27+6周)、B组(28~31+6周)、C组(32~33+6周)、D组(34~周),根据保守治疗孕周延长时间分为Ⅰ组(4~7 d)、Ⅱ组(8~20 d)、Ⅲ组(〉20 d)。主要分析指标有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孕周延长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1)新生儿及胎儿死亡率:A、B、C、D组分别为91.7%、36.0%、5.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A、B、C、D组分别为50.0%、12.0%、10.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守治疗时间:A、B、C、D组分别为(12±3)d、(14±4)d、(15±3)d、(5±4)d,A、B、C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B、C、D 4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8.3%、48.0%、47.4%、3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Ⅰ、Ⅱ、Ⅲ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9%、73.5%、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应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自身医疗机构的早产儿抢救监护水平及对孕妇病情进行评估,准确地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案是保守治疗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 陈晓琴吕述彦张玉磊
-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外学者就提出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概念,西方国家的临床界值已经从34周孕龄提升到32周孕龄,鉴于我国的国情及早产儿存活率的救治水平,更认同孕34周为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界定线。随着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处理中的矛盾也突显出来,其对母儿的影响及围产结局,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妇产科临床关注的热点。
- 王海荣张玉磊
-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国外学者救治水平存活率早产儿
- 145例孕妇糖耐量状态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探讨孕妇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待产的妇女144例,根据糖耐量的试验结果分为妊娠期糖尿病(GDM)(A组共48例)、妊娠糖耐量减低(B组共48例)、结果正常(C组共48例),比较各组胰岛素抵抗和分泌功能及妊娠结果。结果 A、B、C三组HOMA-IR依次递减,A、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β依次增加,A组与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AIR3-10、AUC-I依次升高,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UC-Ⅱ也依次升高,A组与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妊娠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糖耐量孕妇相比,有妊娠糖尿病以及糖耐量减低孕妇不仅存在胰岛素抵抗,还有β细胞功能受损,且GDM孕妇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受损情况更加严重。
- 陈晓琴张玉磊
- 关键词:糖耐量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