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人文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关东州”殖民奴化教育体系及特征
- 2009年
- 作为在'关东州'推行殖民统治重要手段之一的'奴化'教育,在日本占领大连之初就被立即展开。随着其占领权的日益巩固,到九一八事变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奴化教育体系。这种奴化教育实行的程度、手段、策略随着其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变化而呈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张玲玲
- 关键词:殖民统治奴化教育
- 晚清时期非统一政治格局及其成因
- 2003年
- 19世纪后半期,高度中央集权的清帝国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之下,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出现松动。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湘淮势力又加剧了这一分裂倾向和近代中国政治权力的非统一格局形成。这种非统一的政治格局,严重地影响着当时及以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国的发展进程。
- 张玲玲
- 关键词:民族意识太平天国运动
- 晚清时期非统一政治格局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 2003年
- 晚清时期,高度中央集权的清帝国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之下,其政治结构出现松动。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中崛起的湘淮势力又加剧了这一倾向,近代中国政治权力的非统一格局形成。这种非统一的政治格局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制约性的影响。
- 张玲玲
- 关键词:晚清民族意识
- 刘宋政权重视赈民的原因
- 2004年
- 为巩固统治,历代封建统治者均会采取赈民的措施,但一般均是在发生自然灾害之时。然而,刘宋政权所颁布的大量的赈民诏书及所采取的赈民措施却并不出自这一原因。
- 张玲玲
- 关键词:流民
- 浅析基督教对辽宁近代教育发展的影响
- 2012年
- 近代以来,基督教会在辽宁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对近代辽宁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辽宁教育事业的进步和辽宁社会的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姜德福张玲玲
- 关键词:基督教近代教育
- 魏孝明帝时期北南双方在益梁地区的争夺被引量:2
- 2003年
- 北魏与萧梁政权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反复争夺之后,最终以萧梁占踞益、梁地区而宣告结束。 萧梁政权在益、梁地区的获胜,固然与北魏的分裂有关,但与益、梁地区地方政治势力的配合亦有很大关系。 因此,我们在研究南北形势变化对益、梁地区的影响时,对该地区土著政治势力的变化也不应忽视。
- 张玲玲李文才
- 关键词:争夺
- 论经世致用功能在方志发展中的作用
- 2000年
- 地方志书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纂修地方志书,是我们中华民族独具的优良文化传统。“经世致用”是方志生命力的源泉。方志的“经世致用”功能对方志的产生、发展的几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响,探讨方志经世致用功能在方志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说明经世致用之需及对这种需求的满足,是方志能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所在。同时揭示社会主义新志书经世致用功能的现实意义,以求对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工作及方志事业的振兴有一定的启示。
- 张玲玲
- 关键词: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