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菊

作品数:12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污染
  • 3篇有机碳
  • 3篇元素碳
  • 3篇污染特征
  • 3篇无机元素
  • 2篇絮凝
  • 2篇絮凝剂
  • 2篇渗滤
  • 2篇渗滤液
  • 2篇渗滤液处理
  • 2篇生物脱氮
  • 2篇生物脱氮系统
  • 2篇生物絮凝
  • 2篇生物絮凝剂
  • 2篇水溶性无机离...
  • 2篇脱氮
  • 2篇脱氮系统
  • 2篇微生物絮凝
  • 2篇微生物絮凝剂
  • 2篇垃圾

机构

  • 12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省环境保...

作者

  • 12篇张菊
  • 10篇叶芝祥
  • 7篇杨怀金
  • 4篇林瑜
  • 2篇郭俊元
  • 2篇余静
  • 2篇刘盛余
  • 1篇赵斌
  • 1篇黄永梅
  • 1篇印红玲
  • 1篇乔玉红
  • 1篇段雷
  • 1篇汪嘉杨
  • 1篇康荣华
  • 1篇羊依金
  • 1篇胡蕾
  • 1篇杨德容
  • 1篇杨松
  • 1篇刘伟
  • 1篇张碧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2016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基于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的特点,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旨在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激发学生自主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验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理念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开放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建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良好开放平台,对同类实验室开放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效应。
杨怀金叶芝祥叶芝祥张菊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大气降水中的5种阴离子被引量:10
2014年
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建立了离子色谱同时测定大气降水中F-,Cl-,NO2-,NO3-, SO42-5种阴离子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5种阴离子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8,检出限(3s/k)在0.0003~0.0066 mg/L之间。F-,Cl-,NO2-,NO3-,SO4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分别为1.70%,2.46%,9.30%,0.73%,0.67%。用该方法对水样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5种阴离子加标回收率在91.2%~102.7%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能满足大气降水中阴离子分析的要求。
杨怀金杨德容杨松张菊叶芝祥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降水阴离子
成都市道路细颗粒物污染特征被引量:13
2015年
2013年9月20—28日,通过采集成都市城区道路大气环境中的PM2.5样品,分析测定了其中可溶性无机离子、碳组分和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PM2.5中Fe、Mn、Ti、Si、Al等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行驶产生的道路扬尘,Pb、Cu、Ni和Zn等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及零部件磨损;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占道路大气环境细颗粒物的33.7%,A/C比值为0.95,表明细颗粒物偏弱碱性;机动车尾气排放的OC1、OC2、OC4和EC1等4种碳组分占道路大气环境细颗粒物碳组分的65.8%,且OC/EC比值为2.9,有二次有机碳(SOC)产生。
袁小燕叶芝祥杨怀金张菊
关键词:细颗粒物化学组分机动车
江安河某排污口废水的监测与分析
水体污染,不但对工、农、渔等行业产生危害,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江安河沿岸某住宅小区内某排污口进行监测,对比该排污口上游水质和经过排污口后下游水质的变化情况,研究排污口所排废水对河...
丁浚刚刘琴邓旭胡蕾张菊印红玲
关键词:排污口废水内梅罗指数法
文献传递
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PM_1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20
2017年
为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中PM_1污染特征,分别于2015年各季节典型月对中心城区大气PM_1进行膜样品采集,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2015年中心城区PM_1的年均质量浓度为51.97μg/m^3.水溶性离子总量(TWSI)占总PM_1质量浓度的44.56%,是PM_1的主要成分.NO_3^-/SO_4^(2-)年均值为0.66(<1),表明中心城区固定源污染大于移动源的污染.PM_1的硫氧化率(SOR)(0.34)远远大于氮氧化率(NOR)(0.07),说明成都市硫的转化比氮的转化要快很多.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夏季相关性最弱(R^2=0.66),其他各季相关性较好(R^2=0.89),说明夏季OC、EC来源差异较大,其他各季来源相同.源解析结果显示PM_1主要来源有6类:二次硝酸盐、二次硫酸盐、机动车尾气及生物质燃烧源、燃煤尘、扬尘源以及冶金.
林瑜叶芝祥叶芝祥张菊杨怀金
关键词:PM1水溶性无机离子无机元素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模型——以四川省为例被引量:24
2016年
在深入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综合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省2001—2010年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复合生态系统综合生态位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个子系统生态位。将耦合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其中,采用并行模拟退火算法对评价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2010年四川省复合生态位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复合生态位评价值从2001年3.1325下降到2005年的2.8499,从2005年开始,复合生态位逐渐增加,到2010年增加到3.3304。表明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促进了复合生态位的提高,区域自然生态和环境得以改善。最佳投影方向各分量的大小反映了各评价指标对生态位评价等级的影响程度,值越大则对应的评价指标对生态位评价等级的影响程度越大。区域生态位评价等级指标的影响程度最大的10项中有4项是环境生态位子系统指标,表明环境生态位子系统对综合生态位影响最大。发展过程中经济生态位子系统和社会生态位子系统指标值相关系数为0.9957,表明两子系统基本上是保持同步发展。而经济生态位和环境生态位子系统指标值相关系数为-0.9346,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资源子系统呈现上升趋势。模拟退火优化的投影寻踪耦合模型应用于复合生态位评价,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为区域生态管理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汪嘉杨宋培争张碧刘伟张菊
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指标投影寻踪模拟退火
成都市西南郊区夏秋季PM_(2.5)碳组分化学特征被引量:12
2017年
为研究成都市西南郊区PM_(2.5)中碳组分浓度的季节变化及污染特征,分析了PM_(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含量。结果表明:颗粒物PM_(2.5)、总碳(TC)、有机碳(OC)月平均质量浓度夏季比秋季略高;OC/EC平均比值在夏季和秋季分别为2.47和2.18,说明均有二次有机碳(SOC)的生成;OC和EC在夏秋季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夏季R^2为0.77,秋季R^2为0.79);SOC在夏、秋季的月平均浓度分别为4.02,2.76μg/m^3;降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PM_(2.5)的浓度。
张菊林瑜林瑜乔玉红杨怀金
关键词:PM2.5有机碳元素碳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絮凝剂、复配絮凝体系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包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采用发酵方式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并构建复配絮凝体系;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采用聚合硫酸铁与微生物絮凝剂阶段性投加;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采用折流...
郭俊元叶芝祥刘盛余余静程庆峰张菊
文献传递
内蒙古温带草原氮沉降的观测研究被引量:42
2013年
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对温带草原地区的氮沉降进行了为期1 a(2011年11月~2012年10月)的观测.在线分析大气NH3和NO2浓度,用CMAQ模型计算的干沉降速率计算了气体干沉降量;采集降水、降尘和穿透雨样品并测定NH4+和NO3-浓度,分别得到湿沉降、颗粒物干沉降和穿透雨沉降量.观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氮沉降量已经高达3.43 g.(m2.a)-1,有可能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危害.其中,湿沉降占44%,气体干沉降占38%,颗粒物干沉降占18%.干沉降对氮沉降的贡献大于湿沉降,必需重视干沉降的测定,而穿透雨沉降明显小于总沉降,说明穿透雨法不适合于草原地区.从组分上看,还原态氮(包括NH4+和NH3)对氮沉降的贡献为71%,而氧化态氮(NO3-和NO2)的贡献仅29%,因此在控制氮沉降时,不应只针对NOx排放进行削减,NH3减排同样重要.
张菊康荣华赵斌黄永梅叶芝祥段雷
关键词:氮沉降湿沉降干沉降草原穿透雨
成都市西南郊区春季大气PM_(2.5)的污染水平及来源解析被引量:47
2016年
为了解成都市西南郊区大气中PM_(2.5)污染特征,于2015年3月1~31日对成都西南郊区大气PM_(2.5)进行膜样品采集,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3月成都市西南郊区大气PM_(2.5)的日均质量浓度为121.21μg·m^(-3),采集的31个有效PM_(2.5)样品中有24个样品日均浓度在75μg·m^(-3)以上,日超标率为77%,该地区3月PM_(2.5)污染严重.在与大气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大气颗粒物PM_(2.5)与大气能见度有着较好的指数关系,与温度、湿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并不明显.水溶性阴阳离子中NH^+_4(16.24%)、SO^(2-)_4(12.58%)、NO^-_3(9.91%)占PM_(2.5)的主导地位,NO^-_3/SO^(2-)_4的比值是0.77,表明成都西南郊区固定源的污染要大于移动源的污染,燃煤排放的污染相对于汽车尾气较多.有机碳(OC)/元素碳(EC)比值均大于2.0,表明有二次有机碳(SOC)产生.利用OC/EC比值法估算SOC的质量浓度发现,成都西南郊区3月PM_(2.5)中SOC的平均浓度水平为3.49μg·m^(-3),对OC的贡献率达20.6%,说明成都市西南郊区的OC主要来源于一次排放,且OC与EC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其相关系数达0.95,说明OC、EC来源相似且相对稳定,成都市西南郊区春季受局地源排放影响较大,一次排放占主导地位,二次有机碳对OC贡献相对较小,与估算所得的SOC性质一致.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成都西南郊区大气中PM_(2.5)进行来源解析,发现成都西南郊区PM_(2.5)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煤、生物质的燃烧、二次硝酸盐或硫酸盐、土壤和扬尘源、汽车尾气源、电子生产源以及机械加工源.
林瑜叶芝祥杨怀金张菊殷蔚雯李晓芬
关键词:PM2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无机离子无机元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