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言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黄浦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总管空肠T管搭桥术对晚期胰头癌的减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晚期胰头癌的姑息性减黄手术方式。方法 :对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0月间收治的 4 0例晚期胰头癌病人分别行胆总管空肠Roux Y吻合术和胆总管 空肠T管架桥术后按手术方式分组 ,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肝功能、生活质量评分 (根据Karnofsky评分标准 )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胆总管 空肠T管架桥术组比Roux Y组手术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血清总胆红素和肝功能恢复快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 ,生活质量高。结论 :对于高龄、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 ,胆总管 空肠T管架桥手术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 赵斌黄卫民张言朱上林
- 关键词:晚期胰头癌
- 高龄结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70岁以上结肠癌患者117例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患者中43例入院前未及时诊治或延误诊治(约36.75%),84例术前存在各种合并症(71.79%),81例行根治性切除(69.23%),36例行各类姑息性手术(30.77%),39例术后存在并发症(33.33%),5例围手术期死亡(病死率4.27%)。结论高龄并非是结肠癌手术的危险因素。重视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恰当的老年人手术原则,加强术中与术后监测和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减少高龄结肠癌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切除率、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 张言
- 关键词:结肠肿瘤围手术期
- SENP1和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类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sentrin-specific protease 1,SEN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与P53表达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方法,以SENP1抗体和P53抗体检测胃癌及胃良性病变(胃炎、胃溃疡)中SENP1和P53蛋白的表达,对表达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ENP1蛋白在胃癌组中的阳性率为75.0%(75/100),胃良性病变组中的阳性率为36.0%(18/5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SENP1的表达与胃癌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P53蛋白在胃癌组中的阳性率为69.0%(69/100);胃良性病变组中的阳性率为22.0%(11/5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P53表达与病人年龄、胃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SENP1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1,P<0.05)。结论:SENP1和P53在胃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陈军高琦史媛李启驹成志刚徐明叶辉张言赵斌
- 关键词:胃癌P53免疫组织化学
-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分析(附17例报告)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残胃癌外科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99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7例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残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为76.47%,姑息性切除率为17.65%,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2%、46.15%、30.77%,2例失访,随访率88.24%.结论:早期诊断是残胃癌预后的关键,根治性全胃切除是残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赵斌裴建遇张言黄卫民
- 关键词:残胃癌手术治疗
- 转录因子SOX2在胆囊癌的表达及意义
- 2013年
-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OX2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胆囊癌患者的新鲜标本42例,同时选取3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新鲜手术标本作为对照,采用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方法,对两组患者中SOX2 mRNA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胆囊癌组SOX2 mRNA水平为2.9±0.5,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组为2.2±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患者SOX2 mRNA的水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合并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以及肿瘤的部位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录因子SOX2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演变中发挥作用。
- 王伟李启驹陈军赵斌张言
- 关键词:胆囊癌SOX2聚合酶链反应
-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后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癌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肿瘤大小、手术方式及是否术后进行综合治疗等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和原发肿瘤分化程度是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及早发现并进行根治切除以及加强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远期疗效的关键。
- 张言李启驹王伟赵斌王争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预后
-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对结肠癌细胞肝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的表达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将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s,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分别感染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和HCT116。给予BALB/c-nu/nu裸鼠脾脏注射感染后的结肠癌细胞,构建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注射后35d,在荧光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内结肠癌细胞的转移情况,计算肝转移率。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W1116和HCT116细胞中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估MACC1的表达水平与肝转移率的关系。结果:SW1116细胞的肝转移率明显高于HCT116细胞。MACC1蛋白在HCT116细胞中呈低表达,而在SW1116细胞中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结肠癌的肝转移能力呈正相关。
- 张言王争
- 关键词:结肠肿瘤肿瘤转移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