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远东

作品数:77 被引量:1,733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气候
  • 14篇气候变化
  • 13篇亚高山
  • 11篇土壤
  • 11篇川西亚高山
  • 10篇绿洲
  • 10篇荒漠
  • 8篇植被
  • 8篇冷杉
  • 7篇植物
  • 7篇岷江冷杉
  • 6篇云杉
  • 6篇群落
  • 6篇降水
  • 5篇植物群
  • 5篇植物群落
  • 5篇物种
  • 5篇林线
  • 5篇径向生长
  • 4篇盐渍

机构

  • 61篇中国林业科学...
  • 20篇东北林业大学
  • 16篇新疆大学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6篇西北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黑龙江省气象...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省林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教育部

作者

  • 77篇张远东
  • 36篇刘世荣
  • 28篇顾峰雪
  • 15篇潘晓玲
  • 9篇缪宁
  • 9篇王晓春
  • 7篇马姜明
  • 6篇张林静
  • 6篇史作民
  • 6篇郭瑞
  • 5篇李洁
  • 5篇初雨
  • 5篇黄玫
  • 5篇岳明
  • 5篇赵桂仿
  • 4篇钟秀丽
  • 4篇张笑鹤
  • 4篇赵常明
  • 4篇赵慧颖
  • 4篇庞瑞

传媒

  • 24篇生态学报
  • 11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植物生态学报
  • 5篇林业科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协20...
  • 1篇2005年中...

年份

  • 6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8篇2002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亚高山桦木林的林地水文效应被引量:64
2005年
川西亚高山森林是我国西南亚高山林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在经历大规模采伐利用后,天然更新的次生桦木林已成为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前人对原始暗针叶林水文学的研究已相当丰富,内容涉及冠层截留、地被物持水特征、森林蒸发散、土壤入渗、根土作用层等诸多方面;而对于采伐后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结论也以人工林为主.通过对林地苔藓、枯落物和土壤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了川西亚高山次生桦木林在不同林龄和海拔梯度间的林地水文效应,这对于丰富亚高山森林水文学的研究、确定长江上游水源涵养林的恢复与重建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桦木林苔藓蓄积量及最大持水量在不同林龄间差异显著,随林龄增大而显著增加;而在不同海拔间差异不显著.枯落物蓄积量及最大持水量在不同林龄及海拔间均差异显著,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在林龄相同的条件下,在中海拔(3200m、3400m)较高,在较高(3600m)、较低(3000m)海拔偏低.苔藓最大持水率平均为945%,在林龄和海拔间差异不显著;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平均573%,在林龄和海拔间均差异显著.各林龄和海拔梯度上的桦木林,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均显著增大,最大持水量显著下降,但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仅在部分类型下降显著.土壤0~40cm最大持水量在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海拔间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林龄10~25a的林分,随海拔升高土壤0~40cm最大持水量增大.在大规模采伐后,苔藓层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可以作为次生林地水文效应向原始暗针叶林恢复程度的一个指标.
张远东刘世荣马姜明史作民刘兴良
关键词:苔藓枯落物土壤最大持水量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以阜康荒漠绿洲为例被引量:3
2004年
阜康荒漠绿洲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受自然分异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制约 ,通过划分景观样带和选取景观空间格局指标 ,本文重点揭示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 1 ) 1 987年至 1 998年间阜康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在洪积扇上增加 ,在冲积平原上下降 ;荒地则刚好相反。林地面积在低山丘陵带和洪积扇带下降 ,在冲积平原上没有变化。牧草地面积在低山丘陵带上升 ,其他各带均下降。城镇面积在各样带上都有所增加 ,水域各带基本不变。 ( 2 )低山丘陵带和洪积扇带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 ,优势度上升 ;而冲积平原则多样性和均匀度上升 ,优势度下降。景观破碎度有增加的趋势 ,表明了人为影响的不断增强。
刘新春张远东杨青
关键词:荒漠绿洲土地利用
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径向生长与气候关系的比较被引量:11
2018年
为了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处的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关系是否存在差异,在青海东北部从西北到东南沿降水梯度设置3个高山林线采样点:乌兰县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HL,年降水量217 mm)、都兰县曲什岗(QS,281 mm)和同德县河北林场(HB,470 mm),运用树轮年轮学方法分析林线优势种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的径向生长-气候关系随降水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降水梯度下,降水对祁连圆柏径向生长的限制作用差异不明显,但温度对祁连圆柏径向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低降水区域(HL),冬、夏季最低气温主要限制祁连圆柏径向生长,并且在不同气候特征年中无明显变化;在中降水区域(QS),祁连圆柏的径向生长明显受冬季最低气温影响,与低降水区域相比,春、夏季最低气温对祁连圆柏径向生长的限制作用减弱,并且主要限制因子在不同气候特征年存在显著变化;在高降水区域(HB),冬、夏季最低气温对祁连圆柏径向生长的限制作用不显著,而春、秋季最低气温对祁连圆柏径向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并且主要集中在高温年和干旱年。该研究结果并未支持干旱(湿润)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主要由水分(温度)限制的假说,但是林线处降水量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随着青藏高原东北部暖湿化加剧,不同地区林线处树木生长的气候限制因子可能存在复杂化趋势。
宋文琦朱良军张旭王晓春张远东
关键词:高山林线祁连圆柏青藏高原
新疆阜康荒漠绿洲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04年
阜康荒漠绿洲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受自然分异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制约,通过划分景观样带和选取景观空间格局指标,本文重点揭示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1987年至1998年间阜康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在洪积扇上增加,在冲积平原上下降;荒地则刚好相反.林地面积在低山丘陵带和洪积扇带下降,在冲积平原上没有变化.牧草地面积在低山丘陵带上升,其它各带均下降.城镇面积在各样带上都有所增加,水域各带基本不变.(2)低山丘陵带和洪积扇带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优势度上升;而冲积平原则多样性和均匀度上升,优势度下降..景观破碎度有增加的趋势,表明了人为影响的不断增强.(3)阜康荒漠绿洲景观格局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位于洪积扇与冲积平原的耕地和荒地面积变动上,关键影响因子是水土资源利用下的水盐动态变化.地形和土地利用是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关键因素,而地下水位的连续变化又影响了土壤水盐在空间的分布.
刘新春龚新梅张远东任光耀潘晓玲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面积冲积平原洪积扇
川西鹧鸪山典型林线杜鹃-冷杉林的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样地法,调查了川西鹧鸪山区域的1 hm2林线杜鹃-岷江冷杉原始林的物种多样性。共记录植物24科31属32种,其中,乔木2科3属3种;灌木7科8属8种;草本18科21属21种。乔木优势种为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理县杜鹃(Rhododendron trichogynum),灌木优势种为陕甘花楸(Sorbus koehneana)和冰川茶藨子(Ribes glaciale),草本优势种为山酢浆草(Oxalis griffithii)和糙野青茅(Deyeuxia scabrescens)。乔木层物种出现频度在81%~100%的物种最多,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出现频度在1%~20%的物种最多。物种多样性呈现较低水平,生长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独叶草。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草本层(H′=1.9932,S=21,D=0.8109)>灌木层(S=8,H′=1.3488,D=0.621)>乔木层(S=3,H′=0.8157,D=0.5312);乔木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J=0.7425),草本层(J=0.6547)与灌木层(J=0.6486)相似。
李桾溢才晓源张远东缪宁
关键词:林线川西亚高山原始林岷江冷杉
阈值温度和积温对川西弓杠岭林线岷江冷杉径向生长的影响
高山林线的形成机理一直是林线生态学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其中林线树木生长的阈值温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川西高原九寨沟弓杠岭林线岷江冷杉(Abiesfaxoniana)树木径向生长数据,通过树轮宽度-气候因子关系分析,...
郭滨德张远东李宗善王晓春
关键词:林线岷江冷杉生长期气候变化
川西米亚罗林区主要树木生长对气候响应的差异被引量:20
2015年
为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半湿润区不同树种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于川西米亚罗林区海拔3000 m左右(低海拔)采集铁杉、岷江冷杉、紫果云杉,海拔4000 m左右林线位置(高海拔)采集岷江冷杉、四川红杉,共计182棵树木年轮样芯,建立了不同树种的树轮宽度年表,对不同树种的年轮指数与各月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海拔处,树木生长与4、5月气温呈负相关,与4、5月降雨呈正相关,受到春季干旱胁迫的影响;但树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铁杉的生长受春季干旱胁迫影响最严重,岷江冷杉次之,紫果云杉所受影响很小.在高海拔处,树木生长主要受生长季温度的影响,岷江冷杉年轮指数与当年2、7月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上一年10月最高气温亦呈正相关;四川红杉年轮指数与5月最高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但与2月均温、3月最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近几十年青藏高原东北缘气候有干暖化趋势,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发生,低海拔紫果云杉长势将超过铁杉和岷江冷杉;高海拔处的升温更有利于岷江冷杉的生长.
郭明明张远东王晓春刘世荣
关键词:气候响应温度降水青藏高原
川西亚高山五种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组成及动态被引量:19
2019年
利用连续收获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老龄林(VF)、桦木林(BF)、次生针阔混交林(MF)、人工云杉林(AF)及高山栎灌丛(AO) 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凋落物组成及其动态,目的在于探索不同恢复途径对森林凋落物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森林类型的全年凋落产量大小依次为VF(4.32 t/hm^2)、MF(4.10 t/hm^2)、BF(3.52 t/hm^2)、AO(3.01 t/hm^2)、AF(2.34 t/hm^2)。AF全年凋落量显著小于其他3种乔木森林类型(VF,BF,MF)(P <0. 05)。各森林类型的叶片年凋落量占总量比例均超过70%。VF、AF、AO均在生长前期(前一年10月至当年5月)达到最大凋落量2.41,1.29,1.63 t/hm^2; BF、MF凋落产量在生长季后期(当年7月至10月)到达最大值,分别为1.34,1.80 t/hm^2。常绿针叶树为主的VF、AF叶片凋落物样地间变异显著高于落叶阔叶树为主的BF、MF,表明其对立地条件的响应更为敏感。林分密度与胸高断面积组合因子更能反映凋落物特征。
张远东刘彦春顾峰雪郭明明缪宁刘世荣
关键词:凋落物亚高山森林
大兴安岭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兴安落叶松生长对升温的响应差异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为了解大兴安岭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关系是否存在差异,尤其是对最近的升温是否存在不同的响应。【方法】本文在大兴安岭北部沿降水梯度选择3个采样点-莫尔道嘎(Moerdaoga,ME,年降水量363 mm)、图里河(Tulihe,TLH,454 mm)和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Alihe,ALH,525 mm)进行树轮取样。运用树轮气候学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兴安落叶松生长-气候关系随降水梯度的时空变异规律,并探讨兴安落叶松生长应对极端气候的抵抗力、恢复力和弹性力。【结果】不同降水梯度下,降水对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影响差异较小,仅有TLH兴安落叶松生长与当年8月和上年秋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温度是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但在不同降水区存在显著差异。在低降水区域(ME),生长季最低温度是兴安落叶松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在中降水区域(TLH),上年9月最低温度对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最强;在高降水区域(ALH),均温和低温是影响兴安落叶松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上年秋季和冬季温度升高不利于当年兴安落叶松生长增加。综合温度与降水的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表明,ME采样点兴安落叶松生长与PDSI关系不显著,TLH兴安落叶松生长与PDSI显著正相关,ALH兴安落叶松与PDSI显著负相关。20世纪80年代快速升温后,3个采样点兴安落叶松的径向生长出现与升温相反的趋势。ALH采样点相比其他两个采样点应对极端气候有较高的抵抗力,但恢复力较弱。【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环境水分的多少会影响兴安落叶松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尤其是在生长应对极端气候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上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
孙振静赵慧颖朱良军李宗善张远东王晓春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气候变暖
川西米亚罗林区森林恢复的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38
2005年
Western Sichuan sub-alpine is an extensio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to southeastern China and is covered with forests in the valleys, mainly dark coniferous ones. As a result of long-term over-logging on a large scale, they have been greatly reduced and degrad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influences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topography factors on sub-alpine forest restoration in west Sichuan, Miyaluo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area. The cutting volume,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area and tending area from 1953 to 2000 were collected, forest survey and plot investigation were taken in 7 watershe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b-alpine forest restoration in west Sichuan was influenced by both forest management and natural regeneration. Taking Miyaluo as an example, forest management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cutting period (1953—1978) and restoration period (1978—now), and cutting period also could be divided into period Ⅰ (1953—1965) and period Ⅱ (1966—1978). In cutting period with logging on a large scale and fast regeneration,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could not catch up with cutting, tending could not catch up with regeneration, the young growth tending was worse and survival rate was low, especially in period Ⅰ. That resulted in the mosaic patch of plantations,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s and ones from both artificial and natural regeneration in cutting area. The pattern was influenced by aspect. Spruce from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was dominant on half-sunny and sunny slope; birch and firs from natural regeneration were on half-shady and shady slopes. In restoration period, cutting was little and stopped at last,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was little; survival rate was high from well tending to young growth. Spruce regenerated artificially in 1980s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1990s had closed to young forests after successive tending with many years. In sub-alpine forest regions, the regeneration methods and specie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habitat types that changed with altitud
张远东赵常明刘世荣
关键词:地形亚高山森林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