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市黄埔区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奇葩
  • 2篇中医
  • 2篇中医儿科
  • 2篇《儿科心鉴》
  • 1篇虚热
  • 1篇学术
  • 1篇研究生教育
  • 1篇阳明热证
  • 1篇曾世荣
  • 1篇伤寒
  • 1篇伤寒论
  • 1篇太阳伤寒
  • 1篇脾虚
  • 1篇七味白术散
  • 1篇热证
  • 1篇中医儿科学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医教育学
  • 1篇主治
  • 1篇主治功能

机构

  • 6篇广州市黄埔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6篇张静
  • 1篇朱锦善
  • 1篇张雪丽
  • 1篇许华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首届中华中医...
  • 1篇第23届全国...
  • 1篇第24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科心鉴》中医儿科教学园地中的奇葩
《儿科心鉴》引用的每条原文、每个方剂、每味中药,都力争没有错漏,并且详尽,如方剂甚至有用法、用量、加减、古今应用,让读者可以直接应用而节省翻阅原文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指出《儿科心鉴》在中医儿科理论教学中...
张静
关键词:中医儿科理论教学临床教学研究生教育
文献传递
温病学与儿科临床
小儿外感温病较多,诸如流脑、乙脑、麻疹、肺炎等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的疾病,多系温热病范畴。叶天士的温病学术思想,就是在总结小儿四时疾病的基础上形成的。叶天士根据温病的发展过程,在"辨证论治"上提出了"卫、气、营、血"的重...
张静朱锦善
文献传递
《伤寒论》六经发热特点浅释被引量:5
2012年
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并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措施,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儿童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根据其不同发热情况,亦可采用六经辨证治疗。
许华张雪丽张静
关键词:伤寒论太阳伤寒阳明热证六经辨证
曾世荣主要学术思想阐释
曾世荣(约1252~1332年),字德显,号育溪,湖南衡阳烝西人,元代儿科医家。曾世荣幼年习儒,后从世医刘思道习医多年,颇有领悟,渐精于儿科并知名于时,审证处方,每有独到之处,为人仁笃,重义轻利,深为时人所敬重。曾氏曾将...
张静
文献传递
《儿科心鉴》——中医儿科教学园地中的奇葩
2009年
《儿科心鉴》将中医儿科学术、理论学说、历代名医大家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全面、系统、完整地进行了阐述。《儿科心鉴》脉络清晰、理论精准、实用性强,师生们都可以通过它来找到所需儿科内容。《儿科心鉴》在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辨证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临床遣方用药能力及提高学生的医德医风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参考书,是"当代的儿科医宗金鉴"。在中医儿科理论教学中既利于博学又利于精研,作为研究生教材,涵盖内容更广更深,硕、博士研究生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不断提高中医理论及临床水平。
张静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中医教育学工具书
七味白术散古今应用
本文介绍了七味白术散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及临床应用,现对其治疗脾虚渴泻;治疗食积;治消渴、治疗小儿虚热及夏季热、黄疸、惊风、霍乱吐泻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张静
关键词:七味白术散主治功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