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亮明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儿
  • 3篇麻醉
  • 2篇异丙酚
  • 2篇异物取出术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瘤
  • 2篇术后
  • 2篇取出术
  • 2篇小儿喉乳头状...
  • 2篇喉乳头状瘤
  • 2篇芬太尼
  • 2篇丙酚
  • 1篇新生儿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镇痛
  • 1篇摘除
  • 1篇摘除术
  • 1篇诊治

机构

  • 5篇广州市儿童医...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8篇彭亮明
  • 5篇张志意
  • 4篇张国强
  • 4篇谭永红
  • 3篇谢观土
  • 2篇王怀贞
  • 2篇刘艳辉
  • 2篇宋兴荣
  • 2篇赵天云
  • 2篇张文华
  • 1篇沈宁
  • 1篇范艳婷
  • 1篇刘大波
  • 1篇徐颖怡
  • 1篇佘应军
  • 1篇金宇林
  • 1篇黄海
  • 1篇魏伟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肌松剂在小儿喉乳头状瘤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对小儿喉乳头状瘤的麻醉方法进行回顾总结,针对肌松剂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喉乳头状瘤手术病例分三组,A组采用咪唑安定(或异丙酚)+氯胺酮+羟丁酸钠静脉复合诱导,声门部粘膜1%~2%利多卡因喷雾,保留自主呼吸,进行气管插管;B组采用1%~5%异氟醚与氧混合气体吸入,声门部粘膜1%~2%利多卡因喷雾,打断自主呼吸,置入气管导管后再静脉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肌松剂(万科罗宁、爱可松等);C组采用咪唑安定或异丙酚+芬太尼+肌松剂静脉复合麻醉诱导,打断自主呼吸后气管插管。结果 三组中,C组病人麻醉诱导时间最短,声门解剖部位暴露清晰,全部一次插管成功,插管所需时间最短,整个过程未出现明显的缺氧发绀症状。B纽患儿麻醉诱导及插管满意度略差于c纽,A纽最差。结论 小儿吼乳头状瘤麻醉诱导中可以使用肌松剂。
张志意刘艳辉彭亮明
关键词:小儿喉乳头状瘤麻醉肌松剂
瑞芬太尼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呼吸道异物患儿,分为羟丁酸钠(#-OH)对照组(对照组,n=30),静注#-OH、氯胺酮复合麻醉,瑞芬太尼观察组(观察组,n=30),泵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患儿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在麻醉后各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观察组患儿的血压、心率较对照组平稳,且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OH、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比较,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更确切、平稳,苏醒快且苏醒质量好。
彭亮明张志意张国强刘艳辉
关键词:儿童瑞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喉乳头状瘤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喉乳头状瘤摘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被诊断为喉乳头状瘤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和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每组各15例一观察组用异丙酚200 mg+芬太尼0.1 mg+维库溴胺2 mg复合液静脉泵注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置入支撑喉镜前、置入时刻、置入后15 min的HR,SBP,SpO2等变化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在心血管副作用方面静吸复合组置入喉镜时与之前没有明显差异,而全凭静脉麻醉组置入喉镜与之前相比(P<0.05),有明显差异,可见静吸复合组优于全凭静脉麻醉组。但全凭静脉麻醉组术后苏醒较平稳,不良反应少。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在喉乳头状瘤摘除术的应用在术后不良反应少,更适合需要多次手术的患儿,且是安全有效的。
谭永红刘大波张志意彭亮明沈宁
关键词:喉乳头状瘤静脉麻醉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术后不良反应小儿
小剂量纳洛酮联合氢吗啡酮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各30例。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射药物6 m L,A组:氢吗啡酮0.6 mg,B、C、D组为氢吗啡酮0.6 mg分别配伍20、40、60μg纳洛酮。术后5、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产妇静息(VAS-R)和运动疼痛(VAS-M)。记录追加镇痛药物剂量及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四组产妇各时间点VAS-R、追加镇痛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C组术后各时间点VAS-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B组术后5、12 h和D组术后12 h的运动VAS-M显著增加(P<0.05)。与A组相比,C和D组术后5、12 h的瘙痒显著减轻(P<0.05)。四组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配伍40μg纳洛酮能够有效减轻氢吗啡酮所致的瘙痒,增强镇痛效应。
赵天云张文华彭亮明王怀贞范艳婷宋兴荣
关键词:纳洛酮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
小剂量氯胺酮减轻老龄大鼠七氟醚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内嗅皮质神经元树突棘的可塑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内嗅皮质神经元树突棘的可塑性与小剂量氯胺酮减轻老龄大鼠七氟醚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18月龄,体重500~6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七氟醚麻醉组(Sev组)和氯胺酮组(K组)。C组不进行任何处理;Sev组吸入空气(流量1 L/min)和3.6%七氟醚的混合气体3 h;K组腹腔注射氯胺酮10 mg/kg,5 min后吸入空气(流量1 L/min)和3.6%七氟醚的混合气体3 h。麻醉后3 d进行旷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随后取脑组织,采用NISSL染色、高尔基银浸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测定内嗅皮质Ⅱ-Ⅲ层神经元密度、树突棘密度以及突触后密度蛋白(PSD-95)和突触素(SY3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Sev组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逃避潜伏期延长,内嗅皮质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减少,PSD-95和SY38表达下调(P〈0.05);与Sev组比较,K组中心区停留时间延长,逃避潜伏期缩短,内嗅皮质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增加,PSD-95和SY38表达上调(P〈0.05)。3组内嗅皮质神经元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减轻七氟醚麻醉诱发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增强内嗅皮质神经元树突棘的可塑性有关。
赵天云魏伟张文华金宇林彭亮明王怀贞宋兴荣
关键词:氯胺酮内嗅皮层神经元可塑性树突棘
新生儿七氟烷吸入诱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比较新生儿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诱导和静脉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45例新生儿患者,ASAⅠ~Ⅲ级,行全身麻醉。随机分为3组(n=15):静脉诱导组(A组)、8%七氟烷吸入诱导组(B组)、6%七氟烷吸入诱导组(C组)。患儿入室后记录平均血压(MAP)、心率(HR)作为基础值。记录意识消失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以及插管不良反应。记录插管即刻、插管后1,3,5min的MAP和HR。结果两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诱导组的意识消失时间显著比静脉诱导组短(P〈0.01)。气管插管时间B组显著短于C组,C组明显短于A组(P〈0.01)。在插管后1,3,5min3个时刻点的HR和MAP均较基础值下降(P〈0.01)。在插管后的1,3,5min时间点上,3组心率之间变化有差异(P〈0.01);8%七氟烷吸入诱导的B组MAP明显低于A,C两组相应时刻点的MAP(P〈0.01),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七氟炕用于新生儿全麻诱导,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诱导技术,6%的七氟烷比较适合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
佘应军张国强谭永红谢观土彭亮明徐颖怡
关键词:七氟烷新生儿吸入诱导麻醉
异丙酚与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2004年
目的 观察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麻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 0例拟诊为气管异物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异丙酚、芬太尼组 ;对照组 :异丙酚、rOH组。记录术中喉痉挛、呛咳、屏气、下颌松弛度及SpO2 ,RR ,SBP数据。结果 所有患儿都顺利进行异物取出术或支气管镜检术。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血压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应用异丙酚、芬太尼麻醉 ,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且可有效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减少麻醉并发症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谭永红张志意谢观土彭亮明张国强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气管异物取出术小儿目的观
异丙酚在小儿无痛胃镜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小儿无痛胃镜诊治应用的最佳有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行胃镜诊治的门诊或住院患儿共60例,随机分A、B、C三组,异丙酚剂量相应为8、10、12mg/(kg·h),观察小儿胃镜诊治中不同的维持剂量下各组生命体征的变化、药物副作用及术毕苏醒情况。结果:3组患儿在入镜时咬牙、体动和生命体征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其中C组剂量为12mg/kg,维持剂量相对术前变化最少。各组药物的副作用和术毕苏醒情况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单纯异丙酚用于小儿无痛胃镜诊治是安全可行的,但要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需应用较大的维持剂量。
谭永红张志意黄海谢观土彭亮明张国强
关键词:胃镜检查二异丙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