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人杰

作品数:52 被引量:231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关节
  • 18篇骨折
  • 15篇膝关节
  • 10篇置换术
  • 9篇全膝关节
  • 9篇全膝关节置换
  • 9篇膝关节置换
  • 9篇疗效
  • 9篇股骨
  • 9篇关节炎
  • 9篇关节置换
  • 8篇骨关节
  • 8篇骨关节炎
  • 7篇全膝关节置换...
  • 7篇膝关节置换术
  • 6篇手术
  • 5篇单髁
  • 5篇单髁置换
  • 5篇踝关节
  • 5篇截骨

机构

  • 3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5篇苏州市立医院
  • 6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苏州大学
  • 3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苏州鼎安科技...

作者

  • 52篇徐人杰
  • 33篇陈广祥
  • 24篇张向鑫
  • 10篇佘远时
  • 9篇邹天明
  • 8篇喻兆恒
  • 7篇王东来
  • 6篇杨惠林
  • 6篇姜保国
  • 4篇成亮
  • 4篇王天兵
  • 4篇韦敏祥
  • 4篇沈军
  • 4篇胥正泉
  • 4篇颜勇卿
  • 4篇蔡小强
  • 3篇庞清江
  • 3篇徐海林
  • 3篇朱国清
  • 3篇陈广祥

传媒

  • 5篇生物骨科材料...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华关节外科...
  • 3篇第七届全国创...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激素所致大鼠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在大鼠后腿肌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20mg/kg体重,2次/周,连续用药6周;实验组每日腹腔内加用500U/(d·kg体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12周后取大鼠股骨颈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PECAM-1)检查。结果模型组较实验组可见骨小梁明显稀疏、变窄、断裂、连接率降低,部分拱形结构消失,形态不规则,骨小梁分割程度下降并伴有较多破骨细胞出现,部分可见骨细胞胞核皱缩、溶解、消失。PECAM-1表达对照组最高,实验组次之,模型组最低,三组雄性大鼠PECAM-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76,P<0.01);三组雌性大鼠PECAM-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850,P<0.01)。实验组较模型组VEGF高表达,三组大鼠VEGF/β-actin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25,P<0.05)。结论注射EPO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颜勇卿徐人杰庞清江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糖皮质激素股骨头
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8
2009年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其良好预后取决于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本文探讨踝关节骨折及其伴发的周围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加以展望。
徐人杰王天兵姜保国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外侧韧带
应用于胫骨截骨术的支架、垫块和植骨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应用于胫骨截骨术的支架、垫块和植骨系统。其中的应用于胫骨截骨术的支架包括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定位梁;定位梁设置有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被定位梁间隔;第一定...
徐人杰陈广祥赛吉拉夫杨惠林虞宵刘宇博
运动学与机械学对线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比较研究进展
2023年
运动学对线(KA)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校准下肢力线的一种方法,与机械学对线(MA)不同,该方法旨在恢复患者病变前膝关节的原有运动轨迹。现有文献报道表明,KA-TKA在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MA-TKA,且在并发症及假体生存率方面并不逊于MA-TKA。然而,国内关节外科医师对于KA技术由概念到应用这一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惑。本文就KA-TKA及MA-TKA的最新比较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关节外科医师提供一定参考。
周晓强金宇杰李志强徐人杰张向鑫陈广祥虞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治疗后死亡率分析
徐人杰朱国清成亮蔡小强喻兆恒陈广祥邹天明王东来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死亡率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于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大鼠模型的预防作用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骨质疏松组,每周2次大鼠后腿肌注甲基泼尼松龙20 mg/kg,连续用药6周;EPO组,每日腹腔内加用500 U/kg的rHuEPO;生理盐水组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12周后取大鼠股骨颈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大体标本的变化证实其抗骨质疏松作用和观察组织学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免疫组化CD31染色检测其微血管变化,Western Bolt验证伴随的VEGF的变化和PCNA检测其细胞增殖的改变,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中骨代谢标记物OPN、PINP、CTX-1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学:骨质疏松组可见骨小梁明显稀疏、变窄、断裂、形态不规则,并伴有较多破骨细胞出现,部分可见骨细胞胞核皱缩、溶解、消失;EPO组较骨质疏松组病变有明显改善,部分结构已经接近对照组,骨小梁分割程度较高且可见较多成骨细胞。免疫组化高倍镜视野结果:EPO组CD31阳性细胞16.60±4.88,骨质疏松组12.96±4.54,生理盐水组25.84±7.97,EPO组较骨质疏松组CD31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olt:生理盐水组VEGF/β-actin灰度比值0.570±0.022,骨质疏松组0.446±0.083,EPO组0.584±0.009;生理盐水组PCNA/β-actin比值0.541±0.158,骨质疏松组0.187±0.099,EPO组0.733±0.257;EPO组VEGF和PCNA表达均高于骨质疏松组,而EPO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血清学检测,生理盐水组血清OPN水平为(78.34±17.28)pg/ml,骨质疏松组(368.48±97.23)pg/ml,EPO组(217.62±39.1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血清P1NP为(1507.00±58.49)ng/ml,骨质疏松组(1196.00±91.32)ng/ml,EPO组(1621.00±65.57)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CTX-1水平为(27.10±4.78)ng/ml,骨质疏松组(39.46±9.23)ng/ml,EPO组(31.17±4.1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颜勇卿徐人杰魏鹏
关键词:骨质疏松红细胞生成素组织学技术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价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按Evans-Jensen分类,其中IB型3例,ⅡA型2例,ⅡB型5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21分钟,术中出血127±134ml,除1例患者死亡外,10例患者均获随访。10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7±1.3个月。80%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到受伤前状态。术后3个月以上摄片未见股骨头切割,股骨颈短缩,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及内置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主钉的近端梯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组合成卵圆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轴向加压等独特设计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徐人杰朱国清成亮蔡小强邹天明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2
2009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美国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骨折部位的疼痛评估(VAS评分)、患者满意度、踝关节活动度。并对踝关节健侧与患侧的关节活动度差异,以及不同AO分型之间、骨折累及不同部位(单踝、双踝、三踝骨折)之间、不同随访时限之间这三种情况下的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AOFAS评分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5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AOFAS评分平均为93.6分,优良率100%;VAS评分平均为0.17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平均为9.62分。健、患侧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O分型之间、骨折累及不同部位之间、不同随访时限之间的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徐海林徐人杰王静张殿英付中国姜保国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术
全膝关节置换早期切口愈合问题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背景:关节感染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及时处理切口愈合问题可有效避免膝关节感染,并使患者最终达到理想的康复。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切口愈合问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行膝前正中切口内侧髌旁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84例87膝中5例5膝术后出现切口渗出、切口脂肪液化和切口皮肤坏死等切口愈合问题,回顾性分析其发生因素、处理方法及结果。结果:1例患者切口反复渗出,身体营养状况差,给予支持治疗后愈合;1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身体肥胖,切口清创处理后治愈;2例患者术前膝关节僵直,术中剥离过多和术后过量锻炼,1周后切口皮缘坏死,予清创处理后治愈;1例术前内翻畸形32°,术中软组织过度松解,切口周围张力性水泡伴浅层皮肤坏死,予氧疗、清创及制动后治愈。术后1年时,5例切口愈合问题患者的HSS评分为76~90分,平均84.6分;79例无切口愈合问题患者的HSS评分为84~90分,平均86.7分,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6)。结论:肥胖、营养状况差、膝关节僵直和畸形是切口愈合问题的危险因素,术中保护切口周围皮肤、术后避免过度屈曲、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和及时处理问题切口均可减少切口愈合问题的出现及恶化。
喻兆恒邹天明陈广祥王东来黄士中徐人杰
关键词:切口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第一跖楔关节加压螺钉植入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第一跖楔关节加压螺钉植入辅助装置,其包括:一端大且另一端小的弧形基座,所述弧形基座上形成瞄准孔,所述瞄准孔内安装有瞄准管,所述瞄准管相对于所述弧形基座的倾斜角度A为30‑60度。本实...
徐人杰陈广祥赛吉拉夫杨惠林虞宵刘宇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