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展琼

作品数:40 被引量:343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针灸
  • 10篇中风
  • 7篇教学
  • 6篇手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6篇肩手综合征
  • 5篇针疗
  • 5篇针疗法
  • 5篇中风后
  • 5篇靳三针
  • 4篇中风后肩手综...
  • 4篇随机对照研究
  • 4篇康复
  • 4篇康复训练
  • 3篇带教
  • 3篇血管
  • 3篇医经
  • 3篇针刺
  • 3篇针灸治疗
  • 3篇偏瘫

机构

  • 37篇广州中医药大...
  • 17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南方航空...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作者

  • 39篇徐展琼
  • 19篇庄礼兴
  • 14篇张宾
  • 13篇廖穆熙
  • 11篇王澍欣
  • 10篇贺君
  • 9篇周昭辉
  • 6篇朱欢欢
  • 5篇陈振虎
  • 4篇庄珣
  • 4篇郑谅
  • 4篇王南卜
  • 4篇江钢辉
  • 3篇李艳慧
  • 2篇郎建英
  • 2篇林国华
  • 2篇涂海涛
  • 1篇何冠蘅
  • 1篇许辛寅
  • 1篇刘醒如

传媒

  • 7篇中国中医药现...
  • 4篇针灸临床杂志
  • 4篇中国针灸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0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BL与PBL联合教学法在针灸治疗学I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对针灸治疗学的临床教学特点、CBL与PBL的教学模式及其在针灸治疗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发现在针灸治疗学临床教学中采用CBL与PBL联合教学法,将教育与临床相互渗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促进教师教学工作与思维的进步,最终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
徐展琼卢晶晶
关键词:针灸治疗学CBL教学法PBL教学法临床教学
腕踝针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腕踝针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顽固性失眠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腕踝针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西药对症治疗,两组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Flinders疲劳量表(FFS)、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病人用药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等7项评分及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等5项评分和PSQI总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组PSQI总分及7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时,两组FF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FF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6例病人继续服用改善睡眠药物,对照组12例病人服药,两组用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腕踝针结合中药相较常规西药治疗能改善顽固性失眠病人睡眠质量及疲劳感,并减少改善睡眠类药物服用,但对病人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史金花徐展琼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腕踝针中药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基于析因设计的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优化方案研究
庄礼兴贺君王晓玲徐展琼庄珣毕文卿潘文宇廖穆熙胡琼芳张宾林涵贾超林国华赖耀铭刘醒如方宁
该研究针对影响天灸疗法的两个重要因素(药物、穴位)在中医辩证基础上(虚寒证、实热证)临床分组后进行2×2析因设计分析,根据研究的初步结论,得出天灸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优选方案,使该疗法在用药选穴方面更具合理和科学性,使方...
关键词: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天灸疗法析因设计
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靳氏膝三针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疼痛评分。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两个月症状积分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患者症状及疼痛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靳氏膝三针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及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张宾王澍欣徐展琼朱欢欢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痹证
俞募配穴埋线法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内镜病理的干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疗法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BRG)内镜下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探讨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BR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对照组35例采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前后内镜下疗效差异及病理学积分评定。结果:俞募配穴埋线法总有效率为89.19%,俞募配穴针刺法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改善患者内镜下黏膜组织水肿、胃小凹增生、黏膜机增生、血管扩张程度、炎症程度;其中,俞募配穴埋线法对黏膜组织水肿、血管扩张程度、炎症程度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疗效相比,以俞募配穴埋线组为优。结论:俞募配穴埋线疗法能有效改善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内镜下病理积分程度,使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趋于正常化。
徐展琼贺君廖穆熙庄礼兴
关键词:俞募配穴埋线疗法胃镜
温针灸配合温阳通痹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温阳通痹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纳入观察,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配合温阳通痹中药口服,对照组予温阳通痹中药口服。疗程均为14 d。结果:经治疗,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显效23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显效1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7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温阳通痹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徐展琼刘天柱
关键词:温针灸中药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观察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针灸治疗中风潜在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系统检索PubMed、 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收集关于针灸治疗中风机制的实验研究文献,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筛选出与针灸治疗中风机制相关的靶标、基因和通路;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靶标进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靶标蛋白的基因名称后,借助DAVID数据库进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结果:PPI网络图结果表明针灸治疗中风的核心靶标有IL8、TNF、IL6、IL1B、ICAM1、C3、POMC、PTGS2、CRP、NPY等;GO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主要通过干预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8生产的正调节、细胞凋亡的积极调节等发挥生物学功能;KEGG结果表明针灸治疗中风主要作用与TNF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MAPK signaling pathway、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Adipocytokine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由此可见,针灸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补体激活等多种途径、多种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治疗中风的作用。
张宾黄雁陈国铭梁妙珍王澍欣贺君徐展琼朱欢欢刘韵韵邝梓君庄礼兴
关键词:针灸中风系统生物学
一种岐黄针双盲实验用安慰针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岐黄针双盲实验用安慰针辅助装置,包括基座、针管和粘贴部,基座上开设有贯穿基座顶部和底部的孔道,孔道包括设置在基座顶部的顶部开口和设置在基座底部的底部开口,顶部开口面积大于底部开口的面...
王南卜孙权陈振虎张宾徐展琼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针灸临床带教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针灸临床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针灸科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的带教模式。效果评价为自我感觉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结果在激发学习针灸科临床理论知识兴趣、提高学生临床知识自学能力、提高临床操作动手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医患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针灸科常见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七个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自我感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1或P驥0.05)。结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针灸临床带教中起到较好的效果,应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临床带教模式的教学改革。
廖穆熙徐展琼贺君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针灸临床带教教学模式
耳针配合体针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比较耳针配合体针和单纯体针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耳针配合体针组和体针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以内科基础治疗,耳针配合体针组予耳针配合"靳三针"针刺治疗,耳针选取皮质下、心、肾、肝、耳中,每周一、三、五各治疗1次;"靳三针"选取"颞三针""智三针""四神针",每日1次。体针组单纯使用"靳三针"针刺治疗,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MoCA总分均有所提高(均P<0.01),且耳针配合体针组较体针组提高明显(P<0.01);两组FAQ得分均有所下降(均P<0.05),耳针配合体针组较体针组下降明显(均P<0.05)。治疗4周与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MoCA得分均有所提高(均P<0.01),耳针配合体针组较体针组提高明显(P<0.05);两组FAQ得分均有所下降(均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耳针配合体针治疗能有效提高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优于单纯体针治疗,耳针配合体针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优势集中在治疗中的前2周。
王澍欣张宾廖穆熙庄珣徐展琼黄运旋庄礼兴
关键词:耳针靳三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