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彪

作品数:17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新生儿
  • 5篇血性
  • 5篇缺血
  • 5篇缺血性脑病
  • 5篇缺氧
  • 5篇缺氧缺血性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5篇脑病
  • 5篇儿童
  • 4篇新生儿缺氧
  • 4篇新生儿缺氧缺...
  • 4篇新生儿缺氧缺...
  • 4篇新生儿缺氧缺...
  • 4篇CT诊断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小儿
  • 2篇造影
  • 2篇头颅

机构

  • 16篇广州市儿童医...

作者

  • 16篇徐文彪
  • 13篇刘立炜
  • 8篇李建明
  • 6篇李燕萍
  • 6篇罗源利
  • 5篇刘鸿圣
  • 4篇周少毅
  • 2篇于明华
  • 2篇周宁
  • 1篇黄赛威
  • 1篇张丽
  • 1篇陶建平
  • 1篇张明杰
  • 1篇刘特长
  • 1篇张进才
  • 1篇肖伟强

传媒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迷走左肺动脉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迷走左肺动脉的影像学特点,以便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4例病例均做了X线检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3例做了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1例做了MRI检查,1例做了心血管造影检查。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或病理解剖证实。结果(1)胸片表现为心影增大,肺血增多,左侧肺门位置比右侧略低,可见肺气肿、肺不张、肺炎;(2)支气管造影可见气管和(或)支气管狭窄;(3)食管造影可见食管向右、向后移压;(4)螺旋CT增强扫描及MRI检查显示主肺动脉明显扩张,主肺动脉根部向右后延伸为右肺动脉,而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紧贴左主支气管后壁向外延伸;(5)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见左肺动脉自右肺动脉发出;(6)心导管检查显示主肺动脉明显扩张,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7)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结论CT和MRI是诊断该病的最佳检查方法之一。
徐文彪于明华刘立炜刘鸿圣张明杰
关键词:先天性螺旋CT增强扫描MRI检查影像学诊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肺门
儿童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失败原因及解决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失败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对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357例肠套叠病例进行分析。结果①空气灌肠所见:套叠头套入位置在直肠10例,乙状结肠21例,降结肠30例,结肠脾曲11例,横结肠172例,结肠肝曲38例,升结肠43例,回盲部32例。②手术所见:回结型36例,回盲型23例,回回结型280例,回回型18例,原发性肠套叠304例,继发性肠套叠53例。结论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目前仍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采取适当的措施可提高空气灌肠整复率。
徐文彪肖伟强刘立炜
关键词: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儿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检查技术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HIECT检查技术。方法对120例新生儿HIE病例运用混合层厚扫描、CT值实时监控和非固定窗宽窗位等检查技术,分析综合技术措施对新生儿HIE诊断的意义。结果120例侧脑室体部脑脊液CT值为4~9.5HU,5mm比10mm层厚扫描有效地减少颞叶伪影40例(33%)、颞角容积效应31例(25.8%)、侧脑室容积效应31例(26%)。结论综合技术措施既能提高新生儿HIE的CT检出率和准确率。
李建明刘立炜徐文彪罗源利李燕萍
关键词:CT技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值
CT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价值被引量:27
2003年
目的 :通过对 12 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进行CT检查、诊断及随访复查 ,探讨CT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 12 0例HIE患儿进行CT检查 ,初次CT扫描时间为生后 4~ 10d ,生后 14d所有病例均进行了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追踪复查时间分别为生后 1,3 ,6,12 ,18,2 4及 2 4个月以上。结果 :①本组 12 0例HIE中 ,轻度 3 9例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3 5 ;中度 67例 ,其中 3 4例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3 5 ,3 3例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3 5 ;重度 14例 ,梗死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3 5。②随访复查 :最后一次CT复查所见 ,正常 46例 ,外部性脑积水 2 8例 ,单纯脑沟加深 2 6例 ,脑软化 13例 ,脑萎缩 7例 ,脑梗死 7例 ,脑穿通畸形 3例 ,脑钙化灶 5例 ,死亡 2例。结论
徐文彪刘立炜周少毅李建明李燕萍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
支气管造影在儿童胸部疾病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造影在儿科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7例疑有气管或支气管疾病的儿童利用非离子造影剂作支气管造影。结果支气管造影结果显示:正常4例,支气管扩张4例,气管及支气管先天性狭窄7例,支气管软化4例,支气管内肉芽肿2例,先天性迷走左肺动脉3例,肺大泡1例,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3例,段支气管开口变异2例。结论支气管造影在儿科胸部疾病诊断中仍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徐文彪罗源利刘立炜
关键词:支气管造影儿科
64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婴幼儿头颅扫描的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评估64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婴幼儿头颅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按2.5、2.75、3.0和4.0的SD(标准差)值将200例婴幼儿随机分成4组,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行头颅CT扫描,每组各50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各组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当SD为2.5、2.75、3.O和4.0时,CTDIvel最高值分别为60、49.8、42.9和25.8mGy,有效剂量分别为(3.27±1.01)、(2.78±0.85)、(2.40±0.74)和(1.49±0.45)mSv·mGy^-1·cm^-1,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99,P〈0.05);图像质量优秀率分别为100%、96%、70%和20%,其中SD2.5组新生儿12例,SD2.75组新生儿(2例)的图像质量均为良,SD3.0组图像质量良以下均为〈1周岁的病例,SD4.0组图像质量优均为〉2岁6个月和头围较大的病例。结论ATCM的个性化应用可实现婴幼儿头颅CT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诊断图像的最佳平衡,建议对新生儿、1个月~1周岁、1~3周岁和头围较大或复查病例分别采用2.5、2.75、3.0和4.0的SD值。
李建明徐文彪罗源利刘鸿圣周宁
关键词:婴幼儿头颅低剂量
小儿头颅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的探讨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对小儿头颅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三维重建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  3 4例均因神经系统症状就诊 ,其中男 2 1例 ,女 13例。年龄 1~ 13岁。采用GESynergy进行SCTA。层厚 1~ 3mm ,螺距 1~ 1.5。三维重建图像处理均采用最大强度投照法 (MIP)和表面遮盖显示法 (SSD) ,并采取多个角度观察、分析。结果  3 4例CT血管造影 (CTA)均能显示颅底动脉环的解剖关系 ,大脑前、中、后动脉 ,前、后交通支于MIP和SSD的显示率均为 10 0 %。结论 CTA是非创伤性血管检查方法 ,具有安全、简便、价格便宜的优点 ,是小儿头颅血管造影较佳检查方法之一。
徐文彪刘立炜李建明李燕萍
关键词:螺旋CT脑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头颅SCTA
儿童SARS的胸部X线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儿童SARS的胸部X线特征 ,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 2 0 0 3年 1~ 4月住院确诊为SARS的患儿 3 5例 ,对其临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儿童SARS的X线表现为大片实变型 2 7例 ( 77.1% ) ,间质浸润型 6例 ( 17.1% ) ,混合型 2例 ( 5.7% ) ,伴单、双侧肺气肿各 1例 ,全部病例未见肺脓肿和累及胸膜等表现。X线动态变化显示起病急 ,病变出现早 ,进展快 ,多在发病后 5~ 7d达到高峰。X线病变吸收较慢 ,常滞后于临床症状好转 ,超过 15d时基本吸收的占42 .9% ;同时 ,X线表现与临床体征不一致。结论 小儿SARS的X线表现有一定特点 ,诊断需认真分析其X线征象 。
刘鸿圣罗源利徐文彪刘立炜
关键词:SARS胸部X线X线表现儿童线特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及随访观察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通过对 12 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进行CT诊断及随访复查 ,了解HIE的CT表现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后遗症的发生规律。方法 对 12 0例HIE患儿进行CT检查 ,初次CT扫描时间为生后 4~ 10天 ,追踪复查时间分别为生后 1个月 ,3个月 ,半年 ,1年 ,1年半 ,2年及 2年以上。结果 ①本组 12 0例HIE中 ,轻度 39例 ,中度 6 7例 ,重度 14例。②HIE病灶分布在左额叶 119例 ,右额叶 119例 ,左颞叶 48例 ,右颞叶 5 2例 ,左顶叶 75例 ,右顶叶 75例 ,枕叶 18例。③合并颅内出血情况 :本组SAH 6 7例 ,IVH 5例 ,SDH 2例 ,IPH 3例 ,SHE 2例。④随访复查 :最后一次CT复查所见 ,正常 46例 ,外部性脑积水 2 8例 ,单纯脑沟加深 2 6例 ,脑软化 13例 ,脑萎缩 7例 ,脑梗塞 7例 ,脑穿通畸形 3例 ,脑钙化灶 5例 ,死亡 2例。结论 ①HIE病灶首先累及双侧额叶 ,其次为顶叶、颞叶、枕叶。②HIE以合并SAH最常见 ,中、重度HIE合并颅内出血发生率较高 ,轻度较少。③外部性脑积水和脑沟加深是HIE最常见的异常改变 ,其中大多数病例可完全或基本恢复。而脑软化、脑萎缩、脑梗塞、脑穿通畸形、脑钙化灶为不可逆性后遗症。
徐文彪刘立炜周少毅李建明李燕萍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随访观察后遗症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对预后的早期评估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 研究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CT表现 ,对其预后进行早期评估。资料与方法 选择1 2 0例足月HIE患儿 ,初次CT检查时间为出生后 4~ 1 0天 ,分别于 1、3、6、1 2、1 8、2 4个月及 2 4个月以上进行头颅CT复查。结果  (1 )HIE病灶密度越低 ,发生后遗症概率越高。 (2 )轻度预后较好 ,重度预后较差 ,中度评估预后应结合病灶密度及有否合并颅内出血等来判定。 (3)HIE合并多部位、多类型出血预后较差。结论 出生后 4~ 1 0天CT检查 ,通过观察病灶的形态、范围。
徐文彪刘立炜周少毅李建明李燕萍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CT表现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