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桦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赣南民歌与赣南采茶戏演唱的异同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赣南采茶戏和赣南民歌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从种类上来说,赣南采茶戏和赣南民歌属于不同的音乐种类,因此也存在着一些区别。为了更好地发展赣南采茶戏和赣南民歌,本文分析了赣南采茶戏和赣南民歌的区别和联系,并且研究了如何协同两者共同发展。
- 徐桦
-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
- 以琴歌、筝歌为表现形式的弹唱曲探微被引量:7
- 2005年
- 文章通过梳理有关琴歌和筝歌音乐文献,对两者在弹唱曲中具有典型性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在归纳有辞无谱、有辞有谱的琴歌和唐传筝曲衍生的筝歌的基础上,分析了弹唱曲中“以辞和曲”和“以腔融辞”两个类型的构成情况,以及琴歌、筝歌在弹唱实践中“声”与“韵”的演变规律。
- 赵毅徐桦
- 关键词:琴歌
- 地方音乐色彩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体现——以湖北民歌及其改编歌曲的演唱为例被引量:18
- 2014年
- 文章从分析湖北民歌的特点与规律出发,探讨了地方音乐色彩在民族声乐中的体现及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意义;并借此探究了以怎样的途径与方法使民族声乐演唱者在演唱民歌及其改编歌曲时能更全面地把握好地方音乐色彩,从而对声乐作品进行恰如其分地处理,以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内涵。
- 徐桦
-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教学
- 湖北“来凤三棒鼓”唱词及音腔特征
- 2019年
- 三棒鼓又名土家花鼓,是集民间说唱与杂耍绝技于一体、极富民族特色和艺术感染力的民间曲艺艺术。唐宋时称为"三杖鼓",元代亦有"花棒鼓"的记载,明代以来,始称"三棒鼓"。据《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湖北省文艺志》等文献记载:三棒鼓自明代传于湖北省内,先在天门、沔阳一带盛行,清代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于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以及湘西、渝东南、黔东北等边界地区,与当地的山歌、小调等音调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三棒鼓曲艺艺术。
- 徐桦
- 关键词:地方民族特色音腔唱词民间说唱曲艺艺术
- “互联网+”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教学模式已非常普遍,它对社会上有教育需求的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与服务,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了24小时且内容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与服务。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对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来说,一种有别于传统面授课堂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就呼之欲出了,那么,如何让“互联网+”成为高等艺术院校传统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有力补充,如何让传统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实现互联网化,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 徐桦
-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模式
- 中国民族声乐实践中演唱定位的认知被引量:4
- 2017年
- 中国民族声乐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情、声、字、腔相映生辉,浑然一体的演唱艺术,其时间延绵之长,形式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其演唱方式扎根于民间。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应体现在规范演唱技术基础之上的对民族风格、地方音乐色彩恰当合宜地把握;对民族声乐作品文词与旋律内涵等文化属性的丰富理解;演唱个性特点的充分展现,并给予合理的定位。
- 徐桦
-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演唱技术音乐色彩演唱方式
- 民族声乐教材述评及其教学与实践的思考
- 2016年
- 民族声乐教材(曲谱类)是民族声乐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中技术进行和艺术训练的基础,其选用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从纵向"历时之维"出发,以中国近十二年来(2004—2015)出版且应用广泛的民族声乐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当代民族声乐教材进行系统地综述和评价,从而梳理清楚近十二年来民族声乐教材的基本发展动态和流变脉络。从横向的"共时之阈"出发,对武汉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学中曲谱类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及具体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和剖析;并在总结出相关"个人经验"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关于民族声乐教材编写和应用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 徐桦
- 声乐课教学案头思考三题被引量:2
- 2004年
- 本文通过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有关声乐演唱观念的某些问题,就正确地吟诵歌词对于演唱好歌曲的重要支撑作用,字正与意明、腔圆、动听的因果关系以及声乐艺术中语言与音乐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
- 徐桦
- 关键词:声乐教学演唱语言
- 湖北潜江民歌的音乐风格及润腔艺术
- 2020年
- 不同的地域孕育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也集中体现出该地域人民的情感和寄托。因此,对民歌的探究不仅对传统音乐的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民族文化的认识也有着重要价值。文章以湖北潜江民歌为例,分别从旋律、节奏、调式调性、衬词衬腔的角度对音乐风格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潜江民歌的润腔艺术。
- 徐桦
- 关键词:音乐风格润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