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世学

作品数:34 被引量:27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结肠
  • 14篇结肠炎
  • 12篇黄芩
  • 11篇黄芩汤
  • 10篇湿热
  • 10篇湿热型
  • 9篇细胞
  • 9篇溃疡
  • 9篇溃疡性
  • 9篇溃疡性结肠炎
  • 8篇小鼠
  • 6篇湿热证
  • 6篇脾虚
  • 6篇热证
  • 6篇枳术汤
  • 6篇溃疡性结肠炎...
  • 6篇便秘
  • 4篇血清
  • 4篇炎症
  • 4篇炎症性

机构

  • 26篇广东医学院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高州市人民医...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廉江市人民医...

作者

  • 34篇戴世学
  • 22篇郑学宝
  • 19篇邹颖
  • 9篇迟宏罡
  • 9篇叶秋丽
  • 9篇吴丹
  • 5篇刘洪波
  • 5篇封艳玲
  • 4篇武钢
  • 4篇陈东升
  • 3篇赵兵
  • 2篇于丰彦
  • 2篇石敏
  • 2篇凌旭光
  • 2篇李涛
  • 2篇李江超
  • 2篇冯锦山
  • 2篇雷文雄
  • 1篇左玲
  • 1篇梁仔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云南中医中药...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芩汤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CD4^+T细胞及其共刺激分子的影响被引量:31
2011年
目的:观察CD4+T细胞及其共刺激分子(CSF)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黄芩汤治疗该病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人工气候箱法造出湿热型体质,结合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建立湿热型UC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黄芩汤组及美沙拉嗪组,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CD4+T细胞,CD28,CD152,OX40T细胞亚型的表达及分布,通过图像数码采集系统及Image pro plus 6.0软件分析平均光密度,以检测各分子表达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大鼠结肠中CD4+T细胞、CD28,CD152,OX40等T细胞亚型升高(P<0.05),主要分布于黏膜下层及固有肌层;治疗后,黄芩汤和美沙拉嗪组大鼠结肠中CD4+T细胞,CD28,OX40T细胞亚型表达均下降(P<0.05),但CD15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且维持在模型组水平;黄芩汤组及美沙拉嗪组以上各分子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黄芩汤可能通过调节CD4+T细胞的CSF的表达含量从而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调节作用。
郑学宝封艳玲刘洪波戴世学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CD4+T细胞共刺激分子黄芩汤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表达与调节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AA)代谢物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发病的作用以及黄芩汤的调节。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结合人工气候箱法造成大鼠湿热,使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造成湿热型UC模型;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n=12)、黄芩汤治疗组(n=13)及美沙拉嗪组(n=12)。治疗两周后用ELISA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素E2(PGE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白三烯B4(LTB4)及环氧合酶-2(COX-2)含量;检测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CH)含量并计算粪便脂肪球数量从而反映湿热程度;对结肠进行肉眼组织学评分从而评价UC的严重程度;将AA代谢物与以上湿热型UC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空白组(n=12)比较,造模组血清及结肠PGE2、PAF、LTB4及COX-2含量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黄芩汤组的PGE2及LTB4均显著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但PAF及COX-2无组间差异。湿热指标方面,治疗后黄芩汤组血脂及粪便脂肪球数量均显著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UC方面,黄芩汤及美沙拉嗪组的组织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组织评分与AA代谢物、血脂及粪便脂肪球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930,P<0.01)。结论:AA代谢物在湿热型UC大鼠血清及结肠明显升高,且与反映湿热的血脂及粪便脂肪球、与反映UC程度的组织学评分均呈正相关性;黄芩汤对代谢物PGE2、LTB4及对湿热指标的调节作用优于美沙拉嗪。
郑学宝戴世学邹颖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证花生四烯酸黄芩汤美沙拉嗪
黄芩汤体外诱导人结肠癌SW620细胞凋亡及其对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黄芩汤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CK-8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酶标免疫测定Caspase-3和Caspase-8的相对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黄芩汤处理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抑制细胞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而促细胞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增高(P<0.05或P<0.01),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增强(P<0.05或P<0.01),并呈量效依赖关系。结论:黄芩汤能够有效的促进结肠癌SW620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表达而促进Bax表达并增强Caspase的活性有关。
迟宏罡赵兵郑学宝戴世学李涛于丰彦何志巍邹颖
关键词:黄芩汤结肠癌凋亡相关因子
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Cajal间质细胞和一氧化氮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脾虚便秘小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表达的变化,探讨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胃肠动力靶向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脾虚泄泻、饥饱失常以及燥结便秘等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便秘模型;造模组分别予以枳术汤、便秘通口服液、蒸馏水干预;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和Cajal间质细胞c-kit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蒸馏水组的nNOS和c-kit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1),经治疗后,枳术汤大、中剂量组恢复接近至正常水平,与模型组和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模型胃肠动力靶向调控机制可能与NO和ICC有关。
邹颖郑学宝戴世学迟宏罡叶秋丽吴丹
关键词:枳术汤CAJAL间质细胞一氧化氮
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5-羟色胺受体4和生长抑素基因的靶向调控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枳术汤对脾虚滞结便秘小鼠5-羟色胺受体4(5-HT4-R)和生长抑素(S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脾虚滞结便秘小鼠模型,造模组分别给予枳术汤、麻仁软胶囊、生理盐水治疗,用RT-PCR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胃肠道5-羟色胺受体4和生长抑素mRNA的含量。结果:模型小鼠5-HT4-R含量较空白组降低,尤以胃窦降低明显,而SS较空白组升高,以胃窦升高明显;治疗后枳术汤组5-HT4-R含量较其他组升高,而SS较其他组降低。结论:枳术汤可提高脾虚滞结便秘小鼠胃窦5-HT4-R基因的表达,降低胃窦SS的表达。
郑学宝叶秋丽戴世学吴丹邹颖
关键词:枳术汤脾虚证便秘5-羟色胺
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血浆中P物质和血管活性肽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脾虚便秘小鼠血浆中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e peptide,VIP)表达的变化,探讨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胃肠动力靶向调控的机制。方法:采用脾虚泄泻、饥饱失常以及燥结便秘等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便秘模型;造模组分别予以枳术汤、便秘通口服液、蒸馏水干预;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SP和VIP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蒸馏水组的SP和VIP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1),经治疗后,枳术汤大、中剂量组恢复接近至正常水平,与模型组和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模型胃肠动力的调控可能与SP和VIP有关。
邹颖郑学宝戴世学叶秋丽吴丹
关键词:枳术汤P物质血管活性肽
肥大细胞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表达与黄芩汤的调节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C)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黄芩汤对湿热型UC模型中MC的调节。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高温高湿人工气候模拟法造出湿热型体质,结合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诱发UC最终建立湿热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n=15)、黄芩汤组(n=13)及美沙拉嗪组(n=12),灌胃治疗1周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病变部位炎症细胞浸润程度,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检测MC形态、数目及脱颗粒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类胰蛋白酶(TA),ELISA法检测血清IL-6。结果与空白对照组(n=15)相比,模型大鼠结肠病理切片炎症浸润程度、MC数目、TA、IL-6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黄芩汤及美沙拉嗪组以上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且两种药物的效应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结论 MC等肠粘膜局部免疫细胞在湿热型UC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芩汤可降低炎症浸润程度,减少MC数目,降低TA的释放,抑制IL-6的分泌,此可能为黄芩汤治疗湿热型UC的机制。
郑学宝刘洪波封艳玲戴世学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白介素-6黄芩汤
黄芩汤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NF-κB p65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黄芩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NF-κB p65的影响。方法:用DSS诱导结肠炎小鼠模型,实验设对照组、DSS组、DSS+黄芩汤组(130mg/kg)、DSS+美沙拉嗪组(7.4mg/kg),每组8只;3.5%DSS自由饮用7d制成结肠炎小鼠模型后第2天进行治疗,连续7d。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和结肠病理组织评分,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灌胃检测肠道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汤能增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体质量(P<0.01),降低结肠病理组织评分(P<0.05),对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降低结肠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黄芩汤能够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肠道上皮屏障功能、抑制NF-κB p65活化有关。
迟宏罡郑学宝赵兵李文洋万郑戴世学冯锦山于丰彦邹颖
关键词:黄芩汤NF-ΚBP65
男性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男性多发伤特别是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PRL)变化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男性多发创伤患者90例,按照创伤严重评分(ISS)对多发伤严重程度予以评分分组,按格拉斯哥评分(GCS)对合并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评分分组;分别在伤后12 h内、第24及72 h测定血清PRL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以15例同龄段健康男性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PRL含量为(212.7±77.7)mU/L;多发创伤患者在伤后24 h内创伤越重,血清PRL水平升高越明显,其中在伤后12~24 h ISS评分分值越高血清PRL含量升高越明显;ISS<16分组(A组)、25分≥ISS≥16分组(B组)及ISS>25分组(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伤后72 h三组患者血清PRL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颅脑损伤的5分≥GCS≥3分组与8分≥GCS>5分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72 h各组血清PRL水平开始下降。结论严重创伤及颅脑损伤男性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水平的改变与创伤严重度特别是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提示血清泌乳素有望作为评估男性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武钢戴世学陈东升钟敏凌旭光雷文雄
关键词:创伤泌乳素创伤严重度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的靶向调控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枳术汤对脾虚气滞便秘小鼠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靶向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饮食、劳倦加泻下法复制脾虚气滞便秘小鼠模型,造模组分别给予枳术汤、麻仁软胶囊、0.85%氯化钠治疗及非药物干预(自然恢复),用RT-PCR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胃肠道SP和CGRP 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SP mRNA水平较空白组降低,尤以胃窦降低明显;而CGRP mRNA较空白组升高,以胃窦升高明显。治疗后枳术汤组SP mRNA较其他组升高,而CGRP mRNA较其他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术汤可提高脾虚气滞便秘小鼠胃窦SP基因的表达,降低胃窦CGRP的表达,从而促进胃肠动力,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
郑学宝叶秋丽戴世学邹颖吴丹
关键词:枳术汤脾虚证便秘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