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佩佩
- 作品数:42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褪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褪黑素是一种高效的内源性抗氧化剂,不仅可以有效清除氧自由基,还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而发挥抗炎作用。最新研究表明,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两个重要发病学说,褪黑素具有靶向治疗作用。
- 方佩佩吴建胜
- 关键词:褪黑素重症急性胰腺炎氧自由基细胞因子
- 胃肠激素在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表达研究
-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最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恶化。又称急性胃粘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
- 王旦吴建胜黄增相吴金明方佩佩林春景黄智铭
- 文献传递
- 解毒活血汤联合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CASEPASE-8、BID的影响
- 目的解毒活血汤联合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Casepase-8和Bid的影响及它们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D-ga1)诱发急性肝衰动物模型,将造模动物随机分成模型组、裸肝细胞移植组、微囊化肝细胞...
- 诸葛璐潘陈为林巍林士毅方佩佩林海龙金玲湘
- 关键词:活血汤急性肝衰竭BID
- 文献传递
- 温州地区62例HCV感染者的基因型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HCV的基因型特征。方法:采用RT巢式-PCR法,对62例HCV-IgG阳性者进行HCV-RNA的检测及基因分型。结果:62例研究者中,HCV基因型1b单阳性率为35.48%,基因型2a单阳性率为3.23%,1b和2a双阳性率为61.29%,1b总阳性率为96.77%,2a总阳性率为50%。结论:温州地区HCV的基因型以1b型占优势,并且基因型1b和2a混合感染率较高。
- 文金生段志良陈俊林荣方佩佩孟锐峰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机制及褪黑素保护
-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活性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el)在大鼠急性胰腺炎肝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 吴建胜倪银方佩佩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 性肝脓肿多由血行感染和胆道感染所引起,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脓肿可向邻近脏器或组织结构穿破引起严重并发症,造成患者致残甚至死亡.本文就2005年至2009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2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D...
- 方佩佩金玲湘林巍
-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糖尿病临床诊治病理机制
- 长疗程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3例临床分析
- 本文3例患者中,第1例患者虽无病原学依据,但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单药治疗后,复查头颅MRI显示脓肿吸收,提示疗效佳;后2例患者血培养均检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利奈唑胺推荐疗程为10-14天,最长疗程为28天,尚无超过28天的疗效...
- 诸葛璐金玲湘林巍潘陈为方佩佩周光耀
- 关键词:长疗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利奈唑胺
- 文献传递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3种舒巴坦复合剂耐药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现已发表的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比较哪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更好。方法全面收集I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耐药性研究的资料,根据严格的标准筛选纳入文献,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分析表明,I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62.8%)的耐药性显著高于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44.7%)(P<0.001)。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分析表明,I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70.7%)的耐药性显著低于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95.2%)(P<0.001)。综合可得,IRAB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最弱,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最强。结论在IRAB的治疗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高于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是较好的供选抗生素。
- 周光耀金玲湘方佩佩李金强董细芬
- 关键词: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META分析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超微结构改变和褪黑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道超微结构及其通透性的变化,探讨褪黑素(MT)对肠道屏障功能(IBF)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ANP组、MT组、假手术组(SO组),各24只。ANP组和MT组大鼠采用胰胆管末端穿刺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制备ANP模型。MT组于制模前腹腔注射MT溶液。术后4、12、24、48 h处死动物,用ELISA法测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光镜下观察末端回肠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回肠组织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观察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O组大鼠胰腺及回肠黏膜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回肠组织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TUNEL法检查未见明显细胞凋亡;ANP组大鼠光镜下可见回肠柱状上皮细胞坏死、绒毛脱落,回肠超微结构异常最明显,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紊乱且短矮,TUNEL法提示回肠上皮凋亡细胞较多,以绒毛顶端为主;MT组大鼠病理改变、超微结构异常均较ANP组减轻,上皮凋亡细胞较ANP组减少。ANP组大鼠各时点血清IFABP水平较SO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MT组大鼠各时点血清IFABP水平较ANP组显著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NP可导致IBF障碍,肠上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凋亡。提示ANP发病早期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和增生之间失去平衡是IBF障碍的病理机制之一。予以MT干预,可以改善ANP发病后的肠道病理改变和肠道超微结构异常,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抗氧化作用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吴建胜方佩佩倪银贾国葆孙学成胡祥鹏黄智铭
- 关键词: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褪黑激素
- 11~15岁青少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调查11~15岁青少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情况,以便查明原因,提出建议,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方法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4502名青少年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4502名青少年中,贫血131名,贫血率2.91%;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12,P<0.01),男性比例较高;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16.42,P<0.01),其中15岁青少年比例较高。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仍然是青少年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定期健康体检有其重要性,加强防治和膳食指导,督促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 陈小剑方佩佩乔增培章冬晓
- 关键词:青少年血红蛋白贫血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