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利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386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土壤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污染
  • 3篇水稻
  • 3篇农业土壤
  • 2篇氮磷
  • 2篇生物有效
  • 2篇生物有效性
  • 2篇水稻土
  • 2篇珠三角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2篇磷流失
  • 2篇化学形态
  • 2篇
  • 2篇
  • 2篇
  • 1篇氮磷流失
  • 1篇养分

机构

  • 13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3篇方利平
  • 13篇章明奎
  • 5篇周翠
  • 1篇黄昌勇
  • 1篇张慧敏
  • 1篇符娟林

传媒

  • 3篇生态环境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茶叶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污染土壤中有机质结合态重金属的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个污染土壤剖面中有机质结合重金属(Cd、Cu、Pb和Zn)的分布,把有机质相结合态重金属分为颗粒状有机质(POM)结合的重金属和与细土腐殖质结合的重金属.结果表明,土壤POM对重金属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其中>2 mm POM重金属Cd、Cu、Pb和Zn的富集系数分别在1.4~3.2、2.5~2.6、2.8~3.9和3.0~3.9之间;而0.05~2 mm POM重金属Cd、Cu、Pb和Zn的富集系数分别在2.7~7.8、3.2~6.4、3.2~9.3和3.2~5.6之间,0.05~2 mm POM组分中重金属的平均富集高于>2 mm POM组分.POM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与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呈正相关.有机质结合态重金属占土壤重金属总量的比例随土壤有机质积累而增高,表土层约40%以上的重金属以有机质结合态存在.
章明奎方利平周翠
关键词:重金属
利用非活体生物质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被引量:52
2006年
为了解非活体牛物质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效果,选择了玉米芯、水稻谷壳、花生壳、松树树皮和茶叶等5种非活体生物质,州室内模拟方法比较研究了它们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生物质对重金属的吸附是一个快速反应,可在20-30min内达到平衡。pH值对牛物质吸附阳离子型重金属有很大的影响,吸附量随pH值上升而增加,pH值在4.5以上时可达到较高水平。5种生物质对重金属都有较高吸附能力,它们吸附重金属的能力依次为:花生壳〉松树树皮〉玉米芯〉水稻谷壳〉茶叶。生物质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效果一般为:Cu、Pb〉Cd〉Zn。用碱、柠檬酸和磷酸对生物质进行改性处理可显著增强其对重金属的去除能力。生物质是一种廉价、有效的吸附剂,可替代商品吸附剂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主要重金属的移除率在85%以上。
章明奎方利平
关键词:生物质废水处理重金属改性处理
粪肥对不同磷水平土壤磷流失潜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因施肥方式不同,粪肥施用对不同磷水平土壤磷流失潜力的影响也不相同。在施用的粪肥与表土混合的情况下,粪肥对土壤磷流失的增加量随土壤磷水平的提高而升高。但当粪肥表施不与土壤混合时,情况有所不同。在粪肥表施初期,无论是高磷土壤还是低磷土壤,地表径流中磷浓度都达到较高水平,施肥引起的土壤磷流失的增加量以低磷土壤更为明显。但粪肥表施较长时间后,粪肥对土壤磷流失的增加量也随土壤磷水平的提高而升高。总的来说,控制地表径流磷流失的效果是粪肥与土混施优于表施,流域内粪肥处置应优先施于土壤磷水平较低的土壤中。
周翠章明奎方利平
关键词:粪肥磷积累磷流失土壤
蔬菜地土壤磷饱和度及其对磷释放和水质的影响被引量:49
2006年
为了解蔬菜地土壤磷素的积累对水环境的影响,我们在浙江省选择了33个代表性蔬菜地,采集和分析了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样的磷素状况,从土壤磷饱和度的角度,研究了浙江省主要蔬菜土壤磷积累状况及其对地表和地下水水质和土壤磷释放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透膜渗析法测得的磷释放量与土壤磷积累呈正相关,磷释放量随土壤磷饱和度的提高而增加。蔬菜地土壤磷饱和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中磷的浓度,当土壤磷饱和度小于25%左右时,水体中磷浓度随土壤磷饱和度增加较为缓慢;但当磷饱和度大于25%时,水体中磷浓度随土壤磷饱和度提高迅速上升。地表水中磷浓度主要与表层土壤磷饱和度有关;地下水中磷浓度主要受深层土壤磷饱和度的影响,与表层土壤磷饱和度的相关性较小。土壤磷饱和度可很好地表征土壤磷释放和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章明奎周翠方利平
关键词:蔬菜地磷释放水质
利用方式改变对水稻土发生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06年
长期种植蔬菜和苗木改变了水稻土(水耕人为土)周期性的灌溉和排水的管理方式及土壤的水分、通气状况,因而对水稻土发生学特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长期种植蔬菜和苗木,耕作层厚度增加,犁底层变薄;铁锰斑数量明显增加,氧化铁晶胶比明显提高;长期种植蔬菜还可引起土壤酸化。随着种植蔬菜等其它旱作时间的增加水稻土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特性。但长期种植蔬菜是否已改变了土壤类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方利平章明奎
外源铅铜镉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农业土壤中的转化被引量:16
2005年
选择了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10个代表性农业土壤,采用室内培养和化学分级方法研究了加入外源铅、铜、镉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及转化趋势,探讨了碳酸钙、粉煤灰、猪粪和钢渣等土壤改良剂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重金属负荷的提高,土壤中交换态重金属的比例增大,残余态比例下降,有效性提高,对环境威胁增大。当重金属加入量较低时,重金属优先向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转化;而当加入量较高时,向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化的比例明显增加。pH和土壤组分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转化有显著的影响,土壤pH下降可使交换态Cd、Cu、Pb的比例递增。加入碳酸钙、粉煤灰、猪粪和钢渣等改良剂可显著地降低土壤中交换态重金属比例,增加其它形态的重金属比例。
方利平章明奎符娟林
关键词:重金属农业土壤
长三角和珠三角农业土壤中铅、铜、镉的化学形态与转化被引量:22
2007年
研究了重金属Pb、Cu、Cd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土壤中的转化及不同Pb、Cu、Cd负荷水平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明显污染土壤中重金属主要以残余态为主,可提取态组分的比例Cd>Cu>Pb,但不同土壤之间有较大变化;随着土壤重金属负荷的提高,土壤中交换态重金属的比例增大,残余态比例下降,有效性提高,对环境威胁增大;当重金属加入量较低时,重金属优先向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转化,而当加入量较高时,向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化的比例明显增加;pH和土壤组分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转化有显著影响,土壤pH下降可使交换态Cd、Cu、Pb的比例递增。
方利平章明奎陈美娜黄昌勇
关键词:长三角珠三角农业土壤
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评价:四种方法比较被引量:67
2006年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可增加土壤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而这种危害与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有关.本文以植物体重金属浓度和地表径流重金属浓度为依据,比较研究了总量法、化学形态分级法、有效成分提取法和淋洗法4种方法评价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差异.由于不同土壤的重金属组成有很大的差异,总量法难以反映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化学形态分级法中的交换态重金属可较好地反映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有机质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某些重金属与其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也有一定的联系,而氧化物结合态、残余态重金属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无关;用淋洗方法溶出的重金属量可很好地反映地表径流中重金属的浓度,也可较好地反映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5种化学提取剂提取有效态重金属的结果表明,稀盐(0·01mol·L-1CaCl2)和1mol·L-1NH4OAc提取的土壤重金属量与植物中重金属的积累和地表径流中重金属浓度均显著相关,可较好地表征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其中稀盐(0·01mol·L-1CaCl2)提取的重金属最适于评价重金属的可移动性.
章明奎方利平周翠
关键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移动性化学形态
浙江省农业面源氮磷的时空演变和对水环境的潜在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研究了1990-2005年浙江省主要农业面源氮和磷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化肥施用、畜禽粪便和居民生活污染物等产生的农业面源氮、磷时序变化明显,地域差异大。全省主要农业面源氮和磷结构组成为化肥>畜禽粪便>居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氮和磷的构成变化表明,化肥对农业面源氮和磷的贡献率呈逐年下降,而畜禽粪便的排放逐年递增。农业面源氮、磷可对水环境产生较大的潜在影响。加强人畜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削减化肥用量和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方利平张慧敏章明奎
关键词:面源污染
酸化和有机质积累对茶园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52
2005年
本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质地差异较大的二种茶园土壤酸化和有机质积累引起的水溶性铅、有效态铅和铅的化学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酸化可显著地促进其它形态的铅向可交换态铅转化,增加土壤铅的水溶性和生物有效性。当土壤pH较高(pH>4)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促进土壤铅的活化,但在pH较低(pH<4)的土壤中,有机质积累降低了土壤中的有效态铅。酸化和有机质积累对铅的生物有效性影响在砂质土壤比粘质土壤更为明显。
章明奎方利平张履勤
关键词:茶园土壤酸化有机质积累生物有效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