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翔

作品数:82 被引量:683H指数:16
供职机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68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3篇气象
  • 28篇卫星
  • 23篇气象卫星
  • 20篇气旋
  • 17篇热带
  • 17篇热带气旋
  • 13篇对流云
  • 9篇沙尘
  • 9篇暴雨
  • 8篇微波
  • 7篇汛期
  • 7篇云团
  • 7篇水汽
  • 7篇AMSU
  • 6篇对流云团
  • 6篇云图
  • 6篇台风
  • 6篇暖心
  • 6篇强对流
  • 6篇强对流云

机构

  • 61篇国家卫星气象...
  • 25篇中国气象局
  • 1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0篇北京大学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安徽省气象局
  • 3篇国家环境保护...
  • 3篇中国科学院自...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上海市气象局
  • 2篇上海市卫星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江苏省气象科...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淮河流域气象...

作者

  • 82篇方翔
  • 17篇王新
  • 15篇刘年庆
  • 12篇郑新江
  • 11篇邱红
  • 7篇李云
  • 7篇李曾中
  • 7篇许健民
  • 5篇陈渭民
  • 5篇张其松
  • 5篇方萌
  • 5篇卢乃锰
  • 5篇方宗义
  • 5篇蒋建莹
  • 5篇谷松岩
  • 4篇罗敬宁
  • 4篇陆风
  • 4篇曹志强
  • 4篇郑媛媛
  • 4篇曹治强

传媒

  • 8篇气象
  • 7篇应用气象学报
  • 6篇气象科技合作...
  • 5篇热带气象学报
  • 3篇高原气象
  • 3篇气象卫星遥感...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2篇上海航天
  • 2篇气象学报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第34届中国...
  • 1篇气象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高科技与产业...
  • 1篇遥感信息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卫星应用
  • 1篇海洋预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内部CS动热力结构及降水分布
本文利用7年的ISCCP资料,JRA再分析资料和TRMM3B42降水资料,对高原内部对流系统(CS)的生成源地、分类、环境场的高低空水平特征、垂直特征和地面降水特征进行了合成分析,探讨了CS移出高原及不能移出高原的原因,...
胡亮方翔李耀东
关键词:青藏高原降水分布
利用FY-3微波湿度计分析云冰特性的模拟计算
FY-3微波湿度计主探测通道为183.31GHz,辅助探测通道为150.0GHz,以大气湿度探测为主要应用目的。这两个通道的微波辐射受云雨大气影响明显,一般云雨大气中的液态水成物,使这两个通道的微波辐射迅速饱和,深对流云...
谷松岩邱红方翔洪刚
文献传递
第6届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简介
2016年
1 会议基本情况 2015年11月913日,第6届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AOM—SUC-6)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气象局派出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魏彩英副主任为团长,综合观测司庞品、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张甲珅、郭强和方翔为成员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
魏彩英张甲珅郭强方翔
关键词:气象卫星用户
风云四号静止卫星闪电产品在对流预警中的应用
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Fengyun-4A,FY-4A)搭载的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Mapping Imager,LMI)是中国第一次自主研制的星载闪电成像仪。LMI测量777.4nm波段闪电...
曹冬杰方翔陆风张晓虎
关键词:闪电飑线雷达回波
文献传递
气象卫星及其产品在天气气候分析和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概述被引量:16
2017年
随着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观测能力不断提升,全球气象卫星观测体系逐步形成。美国、欧洲和中国都建立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观测系统,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拥有各自的气象卫星。与卫星发展初期相比,现在的气象卫星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以及波段覆盖范围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与之相伴,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的资料处理方法不断涌现,数据使用也完成了从定性向定量的跨越。本文将在总结目前气象卫星遥感载荷观测能力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环境灾害监测以及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应用。
卢乃锰郑伟王新高玲刘清华武胜利蒋建莹谷松岩方翔
关键词:气象卫星环境灾害气候变化
基于风云三号微波成像仪的热带气旋强度的多元统计估计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中国风云三号微波成像仪数据开展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多元统计估计方法研究。⑴分析各通道以热带气旋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和同心圆环内的亮温参数与热带气旋最大风速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低频通道1.0°和1.5°以内亮温的最小值、大于某亮温阈值的象元百分比和平均值与最大风速之间的相关性最高。⑵利用主分量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适合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强度估计模型,其独立样本检验的均方根误差为13 kt。此模型在热带气旋发展的初始阶段会出现最大风速的高估,而在热带气旋发展的成熟阶段会出现最大风速的低估,正负偏差的分界点出现在70 kt左右,偏差较大的个例大多是未形成规则的热带气旋云系结构,且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对称性。因此估计热带气旋强度时考虑热带气旋的云系结构特征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且随着热带气旋样本数的增多,精度也有望进一步提高。
张淼邱红方翔卢乃锰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热带气旋强度微波成像仪
云导风和TBB在监测南海夏季风爆发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风云静止气象卫星的可见光图像、水汽导风(AMV)、云顶亮温(TBB)和射出长波辐射(OLR)等多种资料,分析了2006--2011年南海及附近区域的对流活动和风场分布,选取110~120°E,5.20°N作为气象卫星监测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区域。分析表明,近6年间,亚洲夏季风爆发前,多数年份的对流首先在孟加拉湾东南部以及中南半岛南部生成,然后向西和向东扩展,少数年份的对流首先在南海区域活跃;多数年份南海夏季风首先在南海南部爆发,少数年份首先在南海北部爆发。通过对比分析,南海夏季风区域平均TBB〈273K和OLR〈230W/m^2有很好的一致性,但是TBB〈273K滞后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南海夏季风活动期间出现多次TBB高值,经向平均TBB更能显示南海夏季风的爆发特征。南海夏季风区域平均的对流层中高层风场(AMV)由西风转为东风能较好地描述南海夏季风的爆发特征,其转为东风的时间和气候中心确定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较吻合。这为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南海夏季风活动提供了新方法。
任素玲方翔
关键词:云图特征云顶亮温
2003年7月3日梅雨锋切变线上的β-中尺度暴雨云团分析被引量:31
2005年
利用多种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及加工产品,对2003年7月3日产生在皖北的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分析表明:在切变线云带上有11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水平范围约100 km,生命史约5 h;其背景场是整个对流云区内具有高湿、正涡度和上升运动的特征,它们促使切变线内高湿斜压不稳定能量释放,促使β-中尺度云团发展,产生很强的降水,云团的水凝物廓线上部的可降水冰和云冰含量很高,最大值达0.8 g/kg,最大高度达18 km,云顶亮温低于-80℃。
方宗义项续康方翔李小龙
关键词:暴雨云团中尺度对流云团梅雨锋卫星遥感资料斜压不稳定
FY-4卫星应用和发展被引量:75
2017年
介绍了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FY-4)卫星应用及其发展。给出了FY-4卫星装载的先进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静止轨道干涉式红外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环境监测仪4种主要观测仪器,以及卫星的观测能力和提供的定量化产品,并与我国现有的业务卫星风云二号(FY-2)卫星和国际同期在轨静止气象卫星性能进行了比较。FY-4光学卫星系列与美国GOES-R、日本Himawari-8/9卫星和欧洲MTG卫星性能相似,属于与国际同期发展的先进静止气象卫星。给出了FY-4A星获得的图像和数据。列出了FY-4A星的基本定量产品,给出了使用的仪器、数据特性、物理意义,以及应用领域、方法和范例。描述FY-4卫星提供的定量化产品及其在数值天气预报、气候、生态环境、专业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等领域的应用,并介绍了FY-4A星在轨测试期间的部分应用。对FY-4后续业务卫星发展进行了展望。
张志清陆风方翔唐世浩张晓虎许映龙韩威聂肃平申彦波周毓荃
关键词:数值天气预报专业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
2004年5月西南季风潮及天气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2004年5月13-22日广东省的连阴雨天气过程是典型的华南前汛期天气过程。它是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潮发生发展相联系的。分析发现,这次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潮发生发展过程大致上可分为“起潮”过程、“浪花”过程和“落潮”过程三个阶段。在这次过程中,印度洋南半球越赤道气流起了激发的作用。
郑新江方翔朱福康李云李曾中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越赤道气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