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世明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病毒
  • 4篇毒病
  • 4篇病毒病
  • 3篇芋花叶病毒
  • 3篇花叶
  • 3篇花叶病
  • 3篇花叶病毒
  • 3篇病原
  • 2篇地区栽培
  • 2篇栽培
  • 2篇田间
  • 2篇田间调查
  • 2篇分子检测
  • 1篇特异性检测
  • 1篇侵染
  • 1篇外壳蛋白
  • 1篇外壳蛋白基因
  • 1篇基因序列
  • 1篇基因序列分析
  • 1篇分子

机构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施世明
  • 6篇洪霓
  • 2篇王利平
  • 2篇徐文兴
  • 2篇王国平
  • 1篇王彦芬

传媒

  • 2篇长江蔬菜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第四届全国水...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湖北及山东地区栽培芋病毒病的田间调查及其病原的分子检测
对湖北及山东地区种植的芋调查发现,田间芋病毒病发生普遍,症状表现主要有花叶、羽状斑驳、畸形皱缩、褪绿斑点等。2010年9月30日对武汉蔬菜科学研究所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种植的芋进行调查发现,以上4种症状的田间显症率...
施世明洪霓
关键词:病毒病芋花叶病毒分子检测
侵染我国芋的杆状DNA病毒分子鉴定及特异性检测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已报道杆状DNA病毒属(Badnavirus)的通用检测引物BadnaFP/BadnaRP,从7份芋样品中扩增到Badnavirus病毒的RT/RNaseH基因保守区域,获得12个克隆序列,长度为576b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样品的克隆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8.8%~99.5%和81.3%~99.5%;来自同一样品扩增产物的克隆间在序列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6%~100%和92.7%~100%。在系统进化树中,本研究所获序列与Badnavirus病毒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聚在同一簇,表明此病毒为Badnavirus属病毒,但与芋杆状病毒(Tarobacillifo硎virus,TaBV)序列相似性较低,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58.0%~62.2%和58.5%~64.1%,推测为杆状DNA病毒属的一个新种。根据所测定序列设计了用于该病毒检测的引物P197/P433,对51份芋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引物可有效检测来源于我国芋的Badna—virus病毒。
施世明王彦芬王国平王利平徐文兴洪霓
关键词:PCR
芋花叶病毒的RT-PCR检测及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RT-PCR技术对采自中国湖北、浙江和山东的91份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样品的芋花叶病毒(Dasheen mosaicvirus,DsMV)进行了检测,检出率为26.4%。对其中14个DsMV分离物的317bp扩增产物(为外壳蛋白基因的一部分)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各分离物内的核苷酸变异相对较低,而分离物间存在较大的分子变异,相似性为68.3%~97.8%。对来自湖北和浙江的2个DsMV分离物DsMV-SCS和DsMV-JH的外壳蛋白基因(coatproteingene,cp)进行了测序,全长分别为951bp和987bp,二者cp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9.0%和82.3%,与已报道DsMV的cp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3.0%~92.1%和74.8%~98.2%,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两个不同的簇,各DsMV分离物的系统进化关系与其寄主和地理来源无显著相关性。
施世明王国平徐文兴王利平洪霓
关键词:芋花叶病毒RT-PCR外壳蛋白基因
芋病毒病研究进展
综述了芋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包括芋病毒的主要种类、分类地位、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和防治技术.现有研究认为,以RT-PCR技术为基础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较成熟的ELISA试验和电镜检测作为芋病毒检测的依据更...
施世明洪霓
文献传递
湖北及山东地区栽培芋病毒病的田间调查及其病原的分子检测被引量:1
2011年
对湖北及山东地区种植的芋调查发现,田间芋病毒病发生普遍,症状表现主要有花叶、羽状斑驳、畸形皱缩、褪绿斑点等。2010年9月30日对武汉蔬菜科学研究所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种植的芋进行调查发现,以上4种症状的田间显症率分别为26.92%,16.67%,28.21%和3.85%,田间调查时未发现蚜虫等媒介昆虫。对不同来源的芋叶片样品进行芋花叶病毒(Dasheen mosaic virus,DsMV)的RT-PCR检测,各症状田间检出率为21.1%-42.9%。
施世明洪霓
关键词:病毒病芋花叶病毒田间调查分子检测
芋病毒病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综述了芋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包括芋病毒的主要种类、分类地位、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和防治技术。现有研究认为,以RT-PCR技术为基础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较成熟的ELISA试验和电镜检测作为芋病毒检测的依据更准确,建立三者相结合的检测体系可提高芋病毒检测的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以茎尖培养、化学制剂处理及其联合应用的脱毒技术为芋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途径。
施世明洪霓
关键词:病毒病
芋病原病毒鉴定及其分子特性研究
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是天南星科(Araceae)芋属(Colocasia)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作为粮食和蔬菜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病毒病害严重威胁芋的生产,本研究调查了中国芋病毒...
施世明
关键词:病原鉴定分子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