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江芳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关键信号的路径覆盖率模型被引量:2
- 2006年
- 针对使用路径覆盖率作为验证目标时出现的路径数量庞大、覆盖率难以快速提高等问题,使用控制流图表示代码逻辑结构,采用数据流分析技术对待验证路径进行合理的化简.所产生的路径集合规模小、针对性强,有利于尽早发现设计错误.最后使用遗传算法生成模拟矢量,并基于北京大学“众志-863系统”芯片中的功能模块给出实验结果,说明该覆盖率模型的有效性.
- 易江芳佟冬程旭
- 关键词:数据流分析遗传算法
- 一种基于值预测和指令复用的按序处理器预执行机制被引量:1
- 2011年
- 为提高按序处理器的性能和能效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值预测和指令复用的预执行机制(PVPIR).与传统预执行方法相比,PVPIR在预执行过程中能够预测失效Load指令的读数据并使用预测值执行与该Load指令数据相关的后续指令,从而对其中的长延时缓存失效提前发起存储访问以提高处理器性能.在退出预执行后,PVPIR通过复用有效的预执行结果来避免重复执行已正确完成的指令,以降低预执行的能耗开销.PVPIR实现了一种结合跨距(Stride)预测和AVD(Address-Value Delta)预测的值预测器,只记录发生过长延时缓存失效的Load指令信息,从而以较小的硬件开销取得较好的值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Runahead-AVD和iEA方法相比,PVPIR将性能分别提升7.5%和9.2%,能耗分别降低11.3%和4.9%,从而使能效性分别提高17.5%和12.9%.
- 党向磊王箫音佟冬陆俊林易江芳王克义
- 一种高能效双发射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 2023年
- 为了提高高能效处理器的性能,基于ECore嵌入式处理器平台,在单反射按序流水线结构中引入两种轻量化的超标量结构——压缩指令双发射结构和选择性重命名结构。在Verilator生成的C++模型上进行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压缩指令双发射结构,流水线双发利用率平均值达到28%。通过增加选择性重命名结构,因名称冒险导致的流水线停顿占比从7.2%降至0.6%。相对于优化前,处理器的IPC提升4.8%,而功耗仅增加2.5%。
- 张馨予刘亮王春萌江凇易江芳
- 关键词:寄存器重命名
- SoC功能验证中覆盖率模型和模拟矢量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发展,如何保证电路设计的功能正确性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功能验证技术主要分为模拟和形式化验证。形式化验证技术目前还不适用于大规模复杂设计的功能验证,模拟仍然是主要的验证技术手段。模拟验证的一个关键...
- 易江芳
- 关键词:模拟矢量自动生成遗传算法贝叶斯网络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
- 面向异构多核系统芯片的高效动态带宽划分方法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异构MPSoC中各主设备频繁争抢有限访存带宽、请求相互干扰、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限流的动态DRAM带宽分配机制——TDBA.首先实时监测主设备访存特性,通过访存干扰程度评估将主设备分组;然后对造成严重干扰的主设备设置带宽限流阈值来防止其过度争抢带宽,并根据系统带宽使用情况动态调整该阈值,同时优先计算密集主设备的请求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将TDBA应用于真实异构MPSoC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TDBA可以有效地降低访存干扰,明显提高系统性能.
- 刘阳国陆俊林程旭易江芳佟冬刘锋
- GATEST:使用遗传算法自动生成模拟矢量的验证平台被引量:8
- 2006年
- 对硬件设计进行功能验证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需要大量的模拟矢量来保证验证的充分性。本文针对Verilog语言,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GA)作为解决方案,设计了一个使用遗传算法自动生成模拟矢量的验证平台GATEST。该平台的一个特点是,根据指定的关键信号使用数据流分析产生关键路径集合,并采用基于该集合的路径覆盖率作为适应度函数引导模拟矢量的生成。使用该验证平台对北大众志-863系统芯片的功能模块进行实验,并详细分析了不同控制参数配置下的实验结果,说明该平台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 易江芳佟冬程旭
- 关键词:数据流分析遗传算法模拟矢量自动生成
- 使用局部建模的微处理器测试程序自动生成方法被引量:3
- 2011年
- 模拟仿真方法是当前微处理器功能验证的主要方法,然而在验证工作后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检验余下复杂的功能点,验证收敛速度缓慢.针对该问题,本文在覆盖率增长缓慢时,引入结合模型检验引擎的测试程序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局部建模策略为处理器构建抽象设计模型,然后使用模型检验引擎读入该模型并产生测试生成指导规则,最后,随机测试生成器依据指导规则产生大量测试程序作为模拟器输入,完成功能验证工作.以北大众志UniCore32定点处理器核的功能验证为例评估本文方法,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完成对未覆盖功能点的验证,加速验证收敛.
- 张良易江芳佟冬程旭王克义
- 关键词:测试程序生成
- 面向模型检验的跨时钟域设计电路特性生成方法被引量:3
- 2009年
- 对跨时钟域设计进行功能验证是SoC验证中的难点问题.传统的面向跨时钟域设计的模型检验方法并没有充分考虑电路特性描述的完整性问题,然而制订完整的电路特性是模型检验有效性的基础,不全面的电路特性描述将可能隐藏设计错误.为生成完整的描述跨时钟域设计的电路特性,本文首先提出基于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电路特性生成方法;然后为缓解状态空间爆炸问题,提出基于亚稳态的数值化简策略.通过对两个典型的跨时钟域设计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不仅能够达到100%的电路特性覆盖率,而且可以发现被传统方法隐藏的功能错误.同时模型检验的时间代价也能够得到大幅度降低.
- 冯毅许经纬易江芳佟冬程旭
- 关键词:形式化验证
- 面向UMPC的北大众志-SK系统芯片设计被引量:7
- 2008年
- 如何更好地满足3C融合的需求,是超便携个人计算机(UMPC)普及的关键.北大众志-SK系统芯片,将传统个人计算机中分布在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北桥与南桥芯片组、显示控制器和其它输入输出控制设备等众多芯片的功能集成到单一芯片中.该系统芯片采用2D/3D扩展指令、软硬协同视频解码加速部件、硬件视频编解码等方式,在高效完成多媒体处理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对中央处理器性能的需求.通过在单芯片内部实现多层次的存储架构,简化了数据的传输路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从而提高系统性能.此外,在该系统芯片中还实现了众多主流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部件,以满足个人计算机的日常应用需求.该设计达到了高集成度、高性能、低功耗的设计目标,提供了面向教育、电子政务和个人信息处理等领域的低成本、低功耗、易使用、便于维护的UMPC解决方案.
- 程旭陆俊林易江芳刘姝
- 关键词:系统芯片
- 面向SoC系统芯片中跨时钟域设计的模型检验方法被引量:5
- 2008年
- 传统方法无法在RTL验证阶段全面验证SoC系统芯片中的跨时钟域设计.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首先提出描述亚稳态现象的等价电路实现,用以在RTL验证中准确体现亚稳态现象的实际影响;然后使用线性时序逻辑对跨时钟域设计进行设计规范的描述;为缓解模型检验的空间爆炸问题,进一步针对跨时钟域设计的特点提出基于输入信号的迁移关系分组策略和基于数学归纳的优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在RTL验证阶段有效地发现跨时钟域设计的功能错误,而且可以使验证时间随实验用例中寄存器数量的递增趋势从近似指数级增长减小到近似多项式级增长.
- 冯毅易江芳刘丹佟冬程旭
- 关键词:形式化验证线性时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