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礼
- 作品数:82 被引量:39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两种含硫添加剂与金属铁表面硫化反应速度的研究
- 1991年
- 本文对两种含硫添加剂ZDDP 和M_oDTP 在不同载荷下与铁表面的硫化反应速度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2%ZDDP 的硫化反应速度,比相同条件下2%M_oDTP 的慢得多,并且载荷越大,其差距也越大;M_oDTP 的硫化反应速度随着载荷的增加可以比ZDDP 更有效地增加,因此它比后者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 孙扬名胡丽娟曹立礼燕银发
- 关键词:硫化反应
- 俄歇电子能谱研究固体材料的化学状态
- 朱永法姚文清叶小燕曹立礼
- 关键词:俄歇电子能谱
- 文献传递
- 用四氯化钛醇解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粉体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四氯化钛醇解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粉体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制备四氯化钛乙醇溶胶,将四氯化钛溶液滴加到醇溶液中,存放30—50小时,然后把溶液放在饱和水蒸气中,存放30—50小时,最后蒸发回收醇溶剂,直到形成干凝...
- 朱永法张利姚文清曹立礼
- 文献传递
- PZT/Si界面氧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运用俄歇电子能谱深度剖析和线形分析研究了PZT/Si界面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PZT/Si样品的热处理过程中,环境气氛中的氧可以透过PZT薄膜层扩散到PZT/Si界面,并与硅基底反应形成SiO2界面层。界面氧化反应由氧在PZT层和SiO2层中的扩散过程所控制。
- 朱永法曹立礼阎培渝李龙土张孝文
- 关键词:锆钛酸铅
- 氮化硅薄膜材料的表面结构和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 1995年
- 研究了三种方法制备的氮化硅薄膜的组成、表面结构、热氧化稳定性以及抗离子束损伤等性能。研究发现APCVD法制备氮化硅薄膜的Si3N4含量最高,PRSD法制备的薄膜次之,而PECVD法制备的薄膜Si3N4含量最低。在PRSD薄膜中没有N-H键存在,仅有少量的Si-H键存在,薄膜的热氧化稳定性和抗离子束损伤性能最好。APCVD薄膜中含有少量的N-H和Si-H键,虽然膜层的热稳定性很好,但由于膜层具有较多的缺陷,因此其抗氧化性较差,抗离子束损伤性能也不好。对于PECVD薄膜,由于其形成温度较低,膜层中含有大量的N-H和Si-H键,因此膜层的热稳定性和抗离子束损伤性能最差。此外,还发现XPS获得的N/Si原子比和膜层的真实成分校一致,而RBS和AES由于离子束损伤效应,其结果偏低。氮化硅薄膜热稳定性差和离子束损伤的本质均因氯化硅的脱氮分解。热氧化的本质是膜层中自由硅和气氛中残余氧的氧化反应。
- 朱永法曹立礼
- 关键词:氮化硅热稳定性
- ZM-Cr合金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 本文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ZM—Cr合金摩擦磨损特性。用扫描俄歇微探针(SAM) 及X射线光电子谱(XPS)分析研究摩擦表面反应膜的化学结构,揭示了摩擦过程中存在界面氧化还原反应。结果表明,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ZM—Cr合金耐...
- 陆懋荣朱巍曹立礼严忠惠
- 文献传递
- 用扫描俄歇微探针研究Au-Ag/Si体系异质界面电迁移
- 1997年
- 应用自建的超高真空原位装置及扫描俄歇微探针(SAM)技术,研究了AU-Ag/Si体系的表面电迁移现象。观测到清洁St表面上的Au/Ag/Si和Ag/Au/Si复层薄膜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呈现明显的两相分离,Au,Ag分别向着外加电场的正极和负极方向快速迁移扩展,总的迁移速率对Au/Ag/Si约为0.63μm/s而对Ag/An/Si为0.37μm/s。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的结构,即其形成次序虽不影响An,Ag各自原有的电迁移方向,但影响其迁移扩散机制。并对上述现象及其相应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 时方晓姚文清曹立礼
- 关键词:电迁移俄歇分析真空技术半导体器件
- La-Ce-Cu系列催化剂SO_2中毒机理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采用NH_4NO_3共熔法合成La-Ce-Cu系列样品,并通过XRD分析了样品的相组成。XRF证明了系列样品组成均为氧缺陷型化合物.用TEM研究了样品的表面结构,发现随着SO_2中毒的加深,Cu向表面偏析与S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导致了原晶体结构的变形,同时证明纯CeO_2不发生S中毒.XPS研究表明:样品La_(.029)Ce_(0.57)Cu_(0.14)O_x中毒后Cu从La_2CuO_4中分解出来并与S结合生成CuSO_4;相应的CeO_2参与了中毒反应,生成Ce_2O_3。
- 嵇世山翁端谭瑞琴张志强曹立礼
- 关键词:催化剂中毒镧铈二氧化硫中毒
- Si3N4陶瓷摩擦化学特性实验研究
- 曹立礼张先汉
- 关键词:氮化硅陶瓷润滑摩擦副
- 聚四氟乙烯薄膜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研究被引量:18
- 1997年
- 利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和化学接枝的方法对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表面进行了化学改性。利用XPS研究了改性后的PTFE薄膜的表面结构和价键状态,并通过接触角的测定研究了表面改性对薄膜亲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PTFE薄膜经等离子体处理后,薄膜表面的C-F键发生了断裂,形成了C-C键、C-H键及C-O键;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薄膜再经丙烯酸化学处理,强亲水性的丙烯酸基被接枝到PTFE表面。
- 姚文清朱永法曹立礼张昕辉
- 关键词:PTFEXPS表面改性等离子体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