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祥云

作品数:62 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哲学
  • 13篇公孙龙
  • 9篇公孙龙子
  • 8篇名学
  • 8篇《公孙龙子》
  • 7篇逻辑史
  • 7篇符号学
  • 6篇语词
  • 6篇语词符号
  • 6篇中国逻辑
  • 6篇中国逻辑史
  • 6篇主义
  • 6篇逻辑
  • 6篇逻辑史研究
  • 6篇马克思主义
  • 6篇经济哲学
  • 6篇词符
  • 5篇中国逻辑史研...
  • 5篇部门哲学
  • 4篇物论

机构

  • 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1篇南京政治学院
  • 6篇上海空军政治...
  • 3篇湖南工学院
  • 3篇湘潭大学
  • 1篇湖南建材高等...

作者

  • 59篇曾祥云
  • 3篇张长明
  • 3篇杜雄柏
  • 2篇柳祥美
  • 1篇张长明
  • 1篇刘志生
  • 1篇刘志生
  • 1篇王文静
  • 1篇陈云龙

传媒

  • 9篇湖南大学学报...
  • 8篇湖湘论坛
  • 7篇学术界
  • 4篇南京政治学院...
  • 4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湖北大学学报...
  • 3篇军队政工理论...
  • 3篇学习论坛
  • 3篇湖南社会科学
  • 2篇哲学研究
  • 2篇长沙电力学院...
  • 2篇湘潭大学学报...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佛学研究
  • 1篇逻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被引量:3
2013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并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具体包括确立马克思主义实践目标、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创造马克思主义实践手段并为群众所掌握、付诸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这四个基本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环节。
曾祥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墨经》名学的现代解读—─从语词符号的角度被引量:1
2002年
《墨经》的“名”并不是传统所理解的“概念” ,而是一种用以标记、指称客观事物的语词符号。在《墨经》中 ,后期墨家深刻揭示了“名”的符号性质及其功能 ,提出了名的分类理论 ,具体讨论了名与实的关系以及名与名之间的关系 ,深入阐发了使用名称的原则和方法。因此 ,《墨经》的名学实质上是一种关于语词符号的符号学理论。
曾祥云
关键词:墨经名学语词符号
我看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被引量:3
1992年
近些年来,我国逻辑学界对中国逻辑史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了再认识。各方的看法虽不尽一致,有的甚至针锋相对,但这对于推动我国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借此机会,我也谈谈自己对如下三个问题的看法。这三个问题是:
曾祥云
关键词:中国古代逻辑中国逻辑史研究传统逻辑演绎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逻辑问题
当代中国名辩理论研究的重要开拓者——评李先焜先生的名辩符号学研究及其理论贡献
2017年
我国当代名辩研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作为当代名辩研究的重要开拓者,李先焜先生居功至伟。他不仅开创了当代名辩符号学研究范式,打破了名辩逻辑化研究传统,使我国名辩研究重获生机与活力,而且运用符号学分析工具,对儒家正名理论、名家名学和墨家名辩等先秦诸子思想,给出了精辟独到、令人信服的解读。正是在他的积极倡导与大力推动下,我国名辩符号学研究范式已取代传统的名辩逻辑化研究范式,成为了当代名辩理论研究的主要范式,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兴旺发展态势,使我国名辩研究走向了一个新时代。
曾祥云
关键词:名辩符号学
试论部门哲学研究的基本维度
2012年
部门哲学是根据哲学思维根本特性反思特定世界或实践领域而形成的哲学理论。因此,部门哲学研究的基本维度既可以是对特定具体科学理论的哲学反思,也可以是对特定领域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哲学反思,还可以是对具体科学研究方法的哲学反思。
曾祥云
关键词:部门哲学研究方法
名学、辩学与逻辑被引量:6
2009年
中国古代有名、辩研究之实,而无"名学"、"辩学"之称。自我国近代学者开创以西方传统逻辑参证中国固有名、辩的研究模式后,"名辩"遂成了"中国古代逻辑"的代名词。实际上,所谓的"名辩逻辑"是从来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从一些研究者所勾勒的"名辩逻辑"体系来看,其所描画的概念论、命题论、推理论等主要内容,都不是真正的类似于西方传统逻辑那样的逻辑理论,"名辩逻辑"在中国古代是根本不存在的。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形式逻辑体系,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创立,主要得益于古希腊数学方法的借鉴,古希腊的语言学研究也为亚里士多德逻辑提供了有益、有力的支持。而在中国古代并不具备创立亚里士多德逻辑那样的条件。中国古代的科学基本上停留在经验领域,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科学的发展阶段,中国古代的几何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字几何,缺乏严格推理的手段。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汉语言的特点,也不利于逻辑科学的建立。然而,否定"名辩逻辑"的存在,并不等于否定"名辩"的理论研究价值。中国古代的"名"是指事物的名称,名学是中国古代以名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名实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关于事物名称的思想理论。中国古代的"辩"即论辩,辩学是中国古代以辩为研究对象、以探讨论辩原则和论辩方法为核心内容的论辩理论。名学不是辩学,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是不能相互替代、也是不能相互包容的。在中国古代,不存在既非名学、亦非辩学的"名辩学"。
曾祥云
关键词:名学辩学
中国逻辑史研究的误区被引量:4
2003年
我国解放后的中国逻辑史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与局限。这就是:将"逻辑应用"当作"逻辑理论",用主观臆断代替分析论证,而为求得名辩的逻辑地位,则采取捕风捉影、曲解逻辑义理等手段。这些现象的存在,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名辩研究的健康深入开展。
曾祥云
关键词:名辩中国逻辑史西方逻辑
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逻辑观被引量:1
2011年
逻辑观是困扰当前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两千多年来,逻辑的名称虽几经变化,但对命题形式、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分析,始终是西方逻辑不变的主题。由于中国逻辑史研究是基于西方逻辑的传入而产生的,因此,西方逻辑的逻辑观应当成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基本遵循。
曾祥云
关键词:中国逻辑史逻辑观西方逻辑
论部门哲学的性质与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部门哲学是对科学哲学、历史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法哲学等哲学理论的统称,它是根据哲学思维的根本特性反思特定社会实践领域而形成的哲学理论,是对构成世界的某个部分的一种整体性把握。作为特定世界或特定实践领域的哲学观,部门哲学具有超验的特征,体现着一般哲学理论的普遍特质,但它又是一般哲学理论不可替代的。
曾祥云
关键词:哲学部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社会性
关于《公孙龙子》研究的若干问题被引量:4
2009年
To b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he Theory of Ming in ancient China,Kung-sun Lung’s theory of Ming i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Sign instead of The Theory of Conception in traditional logic.This theory presents a particular connection both with inconsistency and resemble with Mohist School.The article On Zhiwu is aimed at the Theory of ZhiWu of Mohism and takes on extraordinary different style with the article On White Horse,On JianBai,On TongBian.It’s not the form of debate with question and answer mode.Kung-sun Lung Tzu is a monograph on the theory of Ming to study the universal problems of Ming and it takes a particular style that using objects to expound the truth.Actually,the genuine purpose of Kung-sun Lung Tzu is standardizing the relationship of Ming and Shi,and it presents the correct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language character.
曾祥云
关键词:《公孙龙子》《指物论》学术界墨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