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裴

作品数:39 被引量:191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儿童
  • 11篇骨折
  • 9篇手术
  • 8篇随访
  • 7篇截骨
  • 7篇畸形
  • 6篇脱位
  • 6篇长期随访
  • 5篇手术治疗
  • 5篇髓内
  • 5篇髋脱位
  • 5篇疗效
  • 4篇治疗儿童
  • 4篇髓内固定
  • 4篇孟氏骨折
  • 4篇内固定
  • 4篇截骨矫形
  • 4篇截骨术
  • 4篇矫形
  • 4篇发育性

机构

  • 39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嵩县人民医院

作者

  • 39篇曾裴
  • 29篇杨建平
  • 16篇蔡少华
  • 14篇张中礼
  • 14篇任秀智
  • 10篇杨红军
  • 10篇龚仁钰
  • 9篇王春会
  • 9篇孙永胜
  • 4篇戴祥麒
  • 3篇杜彩华
  • 3篇张质彬
  • 3篇刘长祥
  • 3篇田鸿雁
  • 3篇冯彩虹
  • 2篇邓书贞
  • 2篇付喆
  • 2篇李慧英
  • 2篇解礼伟
  • 1篇王侃

传媒

  • 8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第四届中华骨...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天津护理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全国第十一届...
  • 1篇第二十届全国...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近端骨折的长期疗效随访
目的 通过对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角大于60°的儿童挠骨近端骨折的手术病例的长期随访,总结其并发症及手术创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作者复习了1990年4月~2000年4月,共10年问64例因桡骨近端骨折入院治疗患儿....
任秀智杨建平曾裴
文献传递
发育性髋脱位早期保守治疗后残余半脱位的长期随访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早期手术干预的时机与指证.方法 纳入2000年1月之前出生,经保守治疗后1年内出现残余半脱位畸形,至生长发育停止(...
付喆杨建平曾裴张中礼
关键词:预后随访研究
多段截骨矫形髓内固定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症
目的:探讨成骨不全症患儿实行多段截骨矫形髓内固定手术的安全性,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2年4月间)共收治23例成骨不全症儿童,男15例,女8例,依据修订后的Sillence分型,Ⅲ...
任秀智曾裴蔡少华孙永胜
多段截骨矫形體内固定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症
成骨不全症患儿因多次骨折、肢体畸形,严重干扰其负重行走功能,临床矫正畸形时面临骨质疏松、内固定容易松动、钢板固定后因应力改变致钢板两端易再骨折等问题。本文探讨了成骨不全症患儿实行多段截骨矫形髓内固定手术的安全性,对其治疗...
任秀杨建平曾裴蔡少华
关键词:成骨不全症儿童患者术后并发症
不同方法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比较
目前孟氏骨折定义为尺骨近端或中段骨折合并桡骨小头的多方向脱位或骨折的复杂损伤。儿童孟氏骨折发病率占儿童四肢骨折的4.996,只要诊断明确。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治疗,通常采用保守治疗而治愈。在临床工作中儿童的青枝骨折、弯曲骨折...
曾裴杨建平任秀智蔡少华张中礼
关键词:儿童患者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疗效评估
文献传递
大转子移位术矫正儿童短髋畸形
目的:探讨大转子移位术矫正儿童及青少年短髋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 年8 月至2011 年3 月,对20 例22 髋存在短髋畸形的患儿行大转子移位术,18 例20 髋获得临床随访,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1.4 岁(7...
邓书贞杨建平张中礼龚仁钰曾裴蔡少华杨红军底垚宗王侃陈兆强
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治疗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3年6月治疗的398例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男207例,女191例;年龄1.3~14.0岁,平均7.5岁;伸直尺偏型372例,伸直桡偏型10例,屈曲型16例。桡动脉搏动缺失25例,较对侧减弱40例;正中神经损伤27例,桡神经损伤18例,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同时受累12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4h内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C型臂X线机监测下闭合复位满意后,分别在内、外髁部位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屈肘60°~90°位石膏托固定2周,主动功能锻炼,3周去除内固定,开始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按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360例患者术后达解剖复位,38例复位后有轻度桡偏,肱骨前倾角略减小。桡动脉搏动恢复,术后3~24周(平均6周)神经损伤恢复。286例患者术后获6~27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4例出现轻度肘内翻,但无需手术矫形。按照Flynn临床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80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充分麻醉下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可有效治疗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曾裴杨建平
关键词:儿童肘关节
弹性钉与钢板固定治疗大年龄儿童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应用弹性髓内钉与钢板固定治疗大年龄儿童(〉8岁)前臂双骨折的治疗结果。方法分析1999-2007年我院收治的前臂双骨折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对将41例(平均年龄9.7岁)入选病例分为两组,24例行弹性髓内钉固定17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回顾分析比较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前臂功能。结果两组在年龄、AO骨折分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伤至手术时间钢板组显著高于弹性钉组。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及出血量,弹性钉组显著低于钢板固定组。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与6个月)、末次随访时前臂旋转活动丢失、严重与轻微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大龄儿童尺、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弹性钉与钢板固定在术后功能评估上无显著差异。新鲜前臂骨干双骨折,宜首选弹性髓内钉;对于开放、粉碎及陈旧骨折,建议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张中礼杨建平蔡少华龚仁钰孙永胜曾裴王春会
关键词:桡骨骨折肱骨骨折髓内
儿童前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不同时期治疗结果比较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对儿童前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不同时期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天津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14例前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住院患儿的病史、诊断、治疗和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早期:受伤后24h内就诊且得到治疗,未出现前臂缺血性肌挛缩(10例);晚期:受伤后超过24h就诊,经过治疗残留不同程度的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或截肢(2例);后遗症期:来院就诊时已出现不可逆的前臂缺血性肌挛缩(2例)。结果儿童前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最常见的骨折是孟氏骨折7例,其次是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4例,移位大的尺、桡骨骨折3例。早期10例行前臂筋膜切开减张术,预后良好。晚期2例行前臂筋膜切开减张术,1例出现前臂缺血性肌挛缩,1例截肢。后遗症期2例,1例行肌腱转移使腕部功能改善但畸形仍存,1例尺桡骨成角畸形合并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只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发现前臂骨骼肌肉均被纤维组织代替失去功能,前臂已无好的动力肌腱作为转移肌腱改善前臂功能。结论儿童前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早期诊断,及时行前臂筋膜切开减张术可完全阻止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发生,预后好。延误诊断和治疗可造成严重的与肌肉坏死程度相关的病变,晚期肌肉纤维化和神经功能缺陷可终身致残。
曾裴杨建平
关键词:儿童筋膜间隔综合征
手术包容治疗大龄儿童Perthes病的长期随访
目的评价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8岁以上儿童 Perthes病的远期疗效;探讨儿童Perthes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我院1986年6月-2002年12月其手术包容治疗8 岁以上、Herring外侧柱分型达B型以上...
杨红军杨建平蔡少华龚仁钰孙永胜曾裴王春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