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俊

作品数:2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眼科
  • 6篇晶状体
  • 5篇视网膜
  • 5篇手术
  • 5篇网膜
  • 4篇玻璃体
  • 3篇眼科手术
  • 3篇眼科医疗
  • 3篇眼内
  • 3篇体腔
  • 3篇人工晶状体
  • 3篇巩膜
  • 3篇虹膜
  • 3篇玻璃体腔
  • 2篇眼外肌
  • 2篇眼外肌麻痹
  • 2篇视力
  • 2篇手术并发症
  • 2篇术并发症
  • 2篇术后

机构

  • 22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22篇朱俊
  • 18篇解正高
  • 18篇陈放
  • 16篇杜伟
  • 7篇王健
  • 5篇陈曦
  • 5篇张铭
  • 4篇王雅坤
  • 3篇甘春兰
  • 3篇童俊
  • 2篇叶东升
  • 2篇王虹
  • 2篇夏颖
  • 1篇华欣

传媒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2篇江苏省第十五...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青光眼手术巩膜瓣形状定位标记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器械领域内一种青光眼手术巩膜瓣形状定位标记器,包括包括用于标记巩膜的头部和与头部连接的用于抓握的手柄,所述头部设有一边敞开的矩形或等腰梯形刃口。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标记器手术中可根据制作的巩膜瓣的大...
解正高陈放杜伟朱俊王健
文献传递
一种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装置领域内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用的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前端设有机头壳体,所述机头壳体内转动支撑有芯轴,所述芯轴外周固定有风轮,所述手柄内设有与机头壳体内腔连通的驱动液流通道和回...
解正高陈放朱俊王健杜伟
文献传递
玻切术后继发性青光眼Ahmed阀玻璃体腔植入与前房植入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Ahmed青光眼阀玻璃体腔植入和前房植入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眼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玻璃体切除术后继发性青光眼23例(23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前房组12例(12眼),经角膜缘植入前房;玻璃体腔组11例(11眼),经睫状体平坦部植入玻璃体腔。术后随访4~3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玻璃体腔组手术耗时为(31.88±5.30)分钟,少于前房组的(45.63±8.63)分钟(t=3.838,P=0.002)。前房组成功率为75.00%(9/12),低于玻璃体腔组81.81%(9/11)。两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但两组之间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植入与前房植入Ahmed青光眼阀均可安全有效地控制玻切术后继发性青光眼,而玻璃体腔植入手术操作较为简便省时。
赵英迪解正高朱俊
一种带照明的双腔吸注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内一种用于眼科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经内路引流视网膜下液的带照明的双腔吸注管,包括柱形的手柄,所述手柄内沿轴向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内分别设有两端伸出...
解正高陈放杜伟朱俊陈曦
文献传递
儿童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一例
王虹叶东升王雅坤解正高朱俊
一种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巩膜穿刺点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器械领域内一种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巩膜穿刺点定位器,包括直径为10—12mm的不锈钢环部,和环外沿直径方向的两端固定的两不锈钢翼部,所述翼部长度为2—3mm,所述环部采用宽度为2—2.5mm,厚...
解正高陈放张铭夏颖朱俊杜伟童俊
文献传递
一种防滑脱的环扎硅胶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医疗器具领域内用于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的一种防滑脱的环扎硅胶带,包括长为13—15cm偏平硅胶带,所述硅胶带的厚度为0.8—1.2mm,所述硅胶带的宽度为2.5—3.0mm,所述硅胶带的一端设有锁套,所...
解正高陈放张铭夏颖朱俊杜伟童俊
文献传递
一种阻止虹膜脱出的隔膜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一种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阻止虹膜脱出的隔膜,包括由无生物毒性的丙烯酸聚合物制成的T型隔膜,所述T型隔膜的头部最长尺寸为角膜创口长度的1—1.2倍。本结构的T型隔膜,无毒性、材质光滑柔软,对虹膜和角...
朱俊解正高陈放杜伟陈曦
文献传递
内源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内源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0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确诊为内源性眼内炎且原发病灶明确的20例(2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初诊时全身与眼部临床表现、原发病灶、病原微生物、治疗方法及患者预后转归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初始视力、原发病灶、病原微生物、发病至玻璃体切除术(PPV)时间及确诊至PPV时间等因素对内源性眼内炎患者视功能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内源性眼内炎患者于该院初诊时96.00%(24/25)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低于0.05,18例(90.00%)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合并糖尿病病史,16例(80.00%)患者发病时有发热感冒等前驱症状,主诉均为视力下降,大多伴有眼红、眼痛(19/25,76.00%)。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原发病灶以肝脓肿最常见(15/20,75.00%)。19例(19/20,95.00%)患者培养出病原微生物,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常见(15/19,78.95%)。原发灶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为81.25%(13/16),眼内液培养阳性率为47.37%(9/19),血培养阳性率为45.00%(9/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1,P=0.237)。本研究内源性眼内炎患者最终3例死亡。7例(7眼)(7/25,28.00%)行眼内容摘除术,10例(14眼)(14/25,56.00%)感染控制,保留不同程度的视力,最终视力(logMAR)为1.59±0.88。本研究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者12眼,患者初始视力(logMAR)为2.3(2.0,2.6),治疗后视力提高至2.0(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P=0.032)。年龄≥50岁(OR=14.00,95%CI:1.14~172.64,P=0.039)、初始视力无光感(OR=27.00,95%CI:1.14~637.86,P=0.041)、血糖控制不佳(OR=24.00,95%CI:1.74~330.80,P=0.018)及确诊至PPV时间≥3 d(OR=82.33,95%CI:2.88~2352.60,P=0.010)为内源性眼内炎患者眼内容摘除术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50岁、初始视力无光感、血糖控制不佳及确诊至PPV时间≥3 d为内�
李营营陈放朱俊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一种人工虹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虹膜,包括外径为11—13mm,内径为5—6mm的硅凝胶薄膜,所述硅凝胶薄膜的厚度为0.4mm,所述硅凝胶薄膜的外缘结扎有呈三角形分布的三根固定缝线,其中两根固定缝线之间的所述硅凝胶薄膜的外缘附近设...
解正高陈放张铭朱俊杜伟陈曦童俊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