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春玲

作品数:29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视网膜
  • 12篇网膜
  • 7篇手术
  • 7篇内障
  • 7篇角膜
  • 6篇细胞
  • 6篇白内障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病变
  • 5篇超声
  • 5篇超声乳化
  • 4篇早产
  • 4篇早产儿
  • 4篇早产儿视网膜
  • 4篇早产儿视网膜...
  • 4篇早产儿视网膜...
  • 4篇脂质
  • 4篇脂质过氧化
  • 4篇脂质过氧化损...

机构

  • 15篇暨南大学附属...
  • 9篇广州市花都区...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铁路中心...

作者

  • 29篇朱春玲
  • 15篇钟敬祥
  • 6篇徐锦堂
  • 4篇刘莲
  • 4篇邵东平
  • 4篇刘斐
  • 3篇陈诗兰
  • 3篇李强
  • 3篇邓敏
  • 3篇李辰
  • 2篇刘莲
  • 2篇郑通枢
  • 2篇徐俊辉
  • 2篇肖昕
  • 2篇郭萌
  • 2篇赵伟
  • 2篇颜建华
  • 2篇龚兰英
  • 2篇杨晓然
  • 2篇徐俊辉

传媒

  • 6篇眼科新进展
  • 4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中医眼科...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医学信息(手...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氧环境下未成熟大鼠视网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视网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1 d出生的60只未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30只)。空气组在空气中饲养;高氧组置于高浓度氧(95%)中饲养。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在空气组,未成熟新生大鼠生后第3天、7天和14天血浆8-iso-PGF2α分别为19.09±5.57,18.24±5.91,17.00±5.58pg/mL,差异无显著性(F=1.024,P=0.3634);在高氧组,未成熟新生大鼠生后第3天、7天和14天血浆8-iso-PGF2α含量分别为28.33±5.59,51.20±15.01和84.54±14.85 pg/mL,差异具有显著性(F=150.7,P<0.01),并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空气组水平(t=2.863,P<0.05;t=5.073,P<0.01;t=11.006,P<0.01)。空气组未成熟大鼠的视网膜超微结构正常;高氧组未成熟新生大鼠在生后第3天视网膜超微结构即发生变化,表现为膜盘结构疏松、扭曲、断裂及线粒体显著肿胀等。结论氧化应激可导致未成熟视网膜脂质过氧化损伤,血浆8-iso-PGF2α水平升高与视网膜损伤程度相关。
周冬钟敬祥肖昕刘秀香朱春玲
关键词:高氧视网膜氧化应激
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我们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在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下完成的68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30~82min(平均42min)。术后59眼(86.77%)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视力无明显改善7眼(10.29%);视力减退2眼(2.94%)。术中发生并发症8眼(11.75%),其中玻璃体出血2眼、锯齿缘离断3眼、视网膜裂孔3眼;术后发生并发症7眼(10.29%),其中继发性青光眼4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2眼、硅油进入前房1眼。结论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能有效简化手术步骤,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特别是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器械。
朱春玲徐俊辉陈诗兰
关键词:眼底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抗真菌药物联合手术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体会
2011年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高的化脓性角膜感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医疗上滥用,该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目前对该病仍缺乏强有力有效治疗药物[1]。自2005年以来,笔者对真菌性溃疡采用刮除表面坏死组织、2.5%碘烧灼、球结膜瓣遮盖,局部点0.5%氟康唑眼水、涂0.3%二性霉素B眼膏,同时球结膜下注射自体血清,病情严重者全身给抗真菌药,进行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朱春玲龚兰英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手术综合治疗抗真菌药物二性霉素B角膜感染
术后抗炎汤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血清和泪液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术后抗炎汤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血清与泪液白细胞介素2(SIL-2R)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5例正常健康老人和47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中药组,中药组是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用术后抗炎汤。检测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和泪液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中药组术后血清SIL-2R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术后泪液SIL-2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SIL-2R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和正常组(P<001)。结论术后抗炎汤能有效减轻白内障术后的炎症反应,其机理可能是调节眼局部免疫功能。
李迎舒周莺钟敬祥朱春玲颜建华周斌兵
关键词:白内障白细胞介素2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单纯表面麻醉35例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对表面麻醉在小梁切除术中麻醉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5例58眼用0.4%倍诺喜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58眼小梁切除术中,麻醉效果满意者53眼,占91.38%;基本满意者5眼,占8.62%;无1眼因为手术疼痛需加球后或球周麻醉。结论表面麻醉下进行小梁切除术,麻醉效果满意,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朱春玲李强邓敏
关键词:表面麻醉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术角膜切口对角膜屈光的影响被引量:48
2004年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 ,颞侧和上方、斜行和隧道 3.2mm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屈光的影响。方法收集白内障患者 6 5例 81眼。按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颞侧透明角膜斜行切口组 (A组 )、11:0 0钟位透明角膜斜形切口组 (B组 )和 11:0 0钟位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组 (C组 ) 3组。在术前 1d ,术后 1d、1周、1和 3月进行视力、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 A、B、C 3组术前散光分别为 (0 .5 1± 0 .2 7)D、(0 .5 2± 0 .31)D、(0 .5 0± 0 .2 7)D。术后 1d、1周、1、3月 ,A组的散光分别为 (0 .74± 0 .31)D、(0 .6 9± 0 .2 9)D、(0 .6 1±0 2 7)D、(0 .5 4± 0 .2 6 )D ;B组分别为 (1.11± 0 .33)D、(1.0 2±0 .30 )D、(0 .89± 0 .31)D、(0 .78± 0 .2 8)D ;C组分别为(1 0 9± 0 .2 7)D、(1.0 1± 0 .2 7)D、(0 .86± 0 .2 9)D、(0 79±0 2 5 )D。术后各阶段散光均高于术前。A组的散光小于B、C 2组 (P <0 .0 5 ) ,B、C 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 (P >0 .0 5 ) ,术后第 1天各组散光最大 ,以后渐减小。术后 1d、1周、1、3月 ,A组的SIA分别为 (0 .6 9± 0 .5 1)D、(0 .6 4± 0 .4 0 )D、(0 .6 5±0 38)D、(0 .5 9± 0 .33)D ;B组分别为 (1.19± 0 .74 )D、(1.0 8±0 .6 0 )D、(0 .87± 0 .4 9)D、(0 .77± 0 .4 0 )D ;
钟敬祥邵东平刘斐朱春玲杨晓然李敏超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手术源性散光角膜切口
肺癌双眼脉络膜转移1例
2005年
钟敬祥刘莲邹秀兰朱春玲郑通枢徐锦堂
关键词:肺癌视物不清视物变形视网膜下左眼
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2012年
在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下完成的34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实验组),与应用角膜接触镜眼底观察系统下完成的34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作同期对照研究。实验组手术耗时明显缩短,两组脱盲率、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手术中能有效简化手术步骤,值得推广。
朱春玲徐俊辉钟敬祥陈诗兰丁勇
关键词:角膜接触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532nm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评价532nm眼科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23例24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532nm眼科激光治疗仪进行渗漏点封闭。结果:患者24眼中22眼1mo内眼底病变消失或明显改善,视力恢复或明显提高。结论:532nm眼科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朱春玲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疗效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8
2004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是早产儿、尤其是伴有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毛细血管发育异常化的双侧性眼病。近年来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 ,早产儿成活率逐渐增加 ,相应 ROP发生率也呈增加趋势。孕期短、低体重、吸氧不当等因素与 ROP的发生有关 ,其诊断有赖于病史和早期眼底检查。 ROP的药物和基因治疗尚在动物实验阶段 ,目前还主要通过冷冻、激光光凝、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等治疗手段。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是改善 ROP预后的有力措施。
朱春玲钟敬祥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围产医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