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珊

作品数:19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文化
  • 3篇哲学
  • 3篇人文
  • 3篇企业
  • 2篇大众
  • 2篇大众文化
  • 2篇道德
  • 2篇人文精神
  • 2篇社会
  • 2篇企业文化
  • 2篇自我
  • 2篇文化工业
  • 2篇西方哲学
  • 2篇伦理
  • 2篇交易
  • 2篇交易行为
  • 2篇诚信
  • 1篇当代西方哲学
  • 1篇当下
  • 1篇敌对势力

机构

  • 19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作者

  • 19篇朱珊
  • 1篇余日昌
  • 1篇叶春云
  • 1篇德伦
  • 1篇林青
  • 1篇樊和平
  • 1篇姜健

传媒

  • 7篇学海
  • 2篇世界经济与政...
  • 2篇江汉论坛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唯实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波斯特信息方式理论对当下日常生活及政治的诠释被引量:2
2007年
波斯特以福柯后结构主义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为出发点,从媒体使交流方式发生改变的角度来认识社会的变化,试图描述一种新型的历史环境和发展后现代生活政治,从而替代传统以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为基础的社会批判理论。
朱珊
关键词:信息方式交往特征后现代政治自我建构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国家形象的多维建构
2023年
中国的现代化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但国家形象的国际认可度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甚相称。一方面,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蓄意打压,中国国家形象被抹黑甚至“妖魔化”,使国际社会无法认识到真正的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对外传播自身面临“故事很精彩,话语很贫乏”的尴尬处境,并长期处于从“挨打”到“挨饿”再到“挨骂”的被动局面。
吴国瑛朱珊
关键词:中国国家形象西方敌对势力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妖魔化尴尬处境认可度
中外数字电视产业体制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电视数字化已在国外相当普及,而在我国,数字电视的推进被视为广电系统体制改革的契机。本文着重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字电视产业体制的不同类型,并对我国这一行业的体制沿革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在共性和个性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与整合提出建议。
朱珊
关键词:数字电视产业
跨越时空的梦想:当代中国后学话语的若干问题
2003年
朱珊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后殖民话语
娱乐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公众话语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娱乐文化借助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兴起,影响了当代中国作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公众话语系统,使公众话语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种改变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随着娱乐元素的加深和人们感觉的钝化,公众话语权又会从强到弱、从有到无。娱乐文化和媒体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二者的共谋会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娱乐元素的不断增多会使人们感觉钝化,不再思考,甚至主动放弃话语权,将人的个性消除,变成媒体的奴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朱珊
关键词: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公众话语私人话语异化
虚拟的光谱效应:从杜威经验理论看虚拟的本质
2010年
杜威的经验理论既是他的哲学核心,也是他的美学核心所在。他的光谱隐喻让我们领会到一种辨别和连续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我们研究虚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虚拟作为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审美实践,它拆除并消融了人类思维中真与假、主体与客体、开放与禁锢、有限与无限、行动与静思之间的严格区分,这种光谱式的辨识、重叠和连续效应凸显出虚拟实践、辩证和体验的本体论意义。
朱珊
关键词:光谱审美实践辩证
“文明”,如何植入“社会”--“人文精神-公共政策-社会文明”的战略理念
2016年
社会关系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结构,是当前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前沿课题,而社会信任,准确地说,诸社会群体之间的伦理信任是其焦点,也是社会文明提升的突破口。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上的两极分化正向伦理上的两极分化演进。为此,应当实行"人文精神—公共政策—社会文明"一体化战略,以人文精神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根基,透过公共政策,将人文精神,进而将"文明"植入"社会"。这一战略包括一个理念三大工程,即提出"学会在一起"的理念和口号,增强和提升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理解力;实施诸群体之间的"社会理解工程",推进伦理信任;实施"生态决策工程",建立"文化—经济—社会—政治"四位一体的生态性的决策咨询系统,建立公共政策的人文评估机制;实施"底线防控工程",在对弱势群体进行物质援助的同时,进行精神援助。
樊和平姜健余日昌朱珊
关键词:社会文明社会关系公共政策人文精神
文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选择被引量:5
2005年
2001年以来,在《江苏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江苏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全省文化产业整体稳步推进、文化产业集团多点突破、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初步显现、竞争优势正在形成等特点。但同时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问题和瓶颈,如江苏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偏少等,需要予以关注、研究并加以解决。这里,我们撷取了几篇江苏文化产业研究的稿件,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对江苏文化产业的关注,共同为加快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朱珊
关键词:文化体制地方文化产业现代企业制度
虚拟与“虚拟实在”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计算机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生活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虚拟与虚拟实在究竟是什么?虚拟或网络化的生存展示技术与人类存在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的深远影响是什么?它对我们的认知方式、意义感、人性观念乃至人性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后果?本组笔谈从虚拟存在为切入点,对网络技术、工具理性和人类生存进行哲学追问。朱珊的文章讨论了虚拟和虚拟实在的区别,在文化和人的活动中看到虚拟生存与人类生存的同一性。陆月宏的文章从网络技术的发展思考当代西方哲学对技术本性的追问。李宁的文章显示,在虚拟存在带来的"完美世界体验"中,人们可能导致的"自我虚化"的代价。
朱珊
关键词:哲学视域网络技术当代西方哲学哲学追问
作为人类一种存在方式的虚拟——对虚拟的哲学思考被引量:2
2009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急剧发展和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虚拟或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越来越成为人类关心的问题。人们感觉到虚拟实在正在引发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并习惯从技术的角度来描述这种变革的进程和结果。但是,这种描述并未触及虚拟的本质及其与人类存在之问的关系,而在哲学的追问中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认为,虚拟不只是电子信息技术建构的人机界面: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表征人类“自我存在”的冲动和能力,是人类克服存在焦虑、确证自我在世界中的位置并实现自由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朱珊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文化现象人机界面自我存在计算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