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红蕊

作品数:53 被引量:266H指数:11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1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9篇气候
  • 9篇灾害
  • 8篇降水
  • 7篇霜冻
  • 7篇气象
  • 7篇初霜冻
  • 6篇省水
  • 6篇水稻
  • 6篇气候变化
  • 6篇气候特征
  • 6篇季节内振荡
  • 6篇黑龙江省水稻
  • 6篇大气季节内振...
  • 5篇致灾因子
  • 5篇气温
  • 5篇热带
  • 4篇玉米
  • 4篇气候变化特征
  • 4篇热带大气
  • 4篇热带大气季节...

机构

  • 50篇黑龙江省气候...
  • 7篇佳木斯市气象...
  • 6篇黑龙江省气象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黑龙江省气象...
  • 2篇黑龙江省人工...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作者

  • 53篇朱红蕊
  • 29篇刘赫男
  • 22篇张洪玲
  • 14篇孙爽
  • 10篇王春丽
  • 8篇姚俊英
  • 6篇于宏敏
  • 6篇尹嫦姣
  • 3篇徐永清
  • 3篇王春华
  • 3篇裴宇航
  • 3篇李亚滨
  • 3篇江志红
  • 2篇刘玉莲
  • 2篇刘春生
  • 2篇魏磊
  • 2篇刘玉霞
  • 2篇高原
  • 1篇王晾晾
  • 1篇蒋慧亮

传媒

  • 7篇黑龙江气象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气象与环境学...
  • 3篇黑龙江农业科...
  • 3篇冰川冻土
  • 3篇第30届中国...
  • 2篇现代化农业
  • 2篇灾害学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玉米初霜冻致灾临界气象条件风险区划被引量:21
2012年
为了开展黑龙江省玉米初霜冻致灾临界气象条件风险区划技术研究,以期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作物品种布局,减轻初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以晚熟玉米为例,从确定初霜冻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出发,计算玉米初霜冻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在安全成熟前发生的概率,作为风险指数进行风险区划,基于GIS理论绘制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玉米初霜冻的风险区的分布具有2个明显特征:一是呈维向分布,自北向南随着维度的降低风险变小;二是随着地势的增高风险增大。大兴安岭、黑河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双重影响下,成为初霜冻风险最高的区域;而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大部不仅海拔低,且处于维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因此是初霜冻的低风险区。通过对气候变暖前后风险区划图的分析发现,气候变暖使得玉米适宜种植区的面积扩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初霜冻灾害的风险。
姚俊英于宏敏朱红蕊王春丽孙爽张金峰
关键词:玉米初霜冻风险区划
浅谈GIS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2012年
1引言农业气候资源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其生产所提供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物质能源发展的潜在能力。GIS是一种多技术交叉的空间信息科学,它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中小尺度自动气象站网的建设和时间观测分辨率的提高,为实时监测局地提供了精细观测资料,尤其是区域自动气象站的业务化运行,更进一步的增加了观测资料时空分辨率。
王春丽王泽明金磊朱红蕊
关键词:农业气候气候资源
黑龙江省2011年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黑龙江省2011年气温、降水、气象灾情资料及相关部门的灾情资料,分析了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气候特点,统计并总结了2011年黑龙江省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主要气象灾害,包括:后冬异常低温、夏秋连旱、盛夏暴雨洪涝、风雹和早霜,并讨论了主要灾害对农业、林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朱红蕊刘赫男孙爽王春丽王春华
关键词:极端气候事件气象灾害
1971—2010年黑龙江省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17
2013年
利用1971—2010年黑龙江省63个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应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蒸发皿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40 a来,黑龙江省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62.7 mm/10 a,春季和夏季下降显著。从空间分布看,全省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但局部地区与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在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气象因子中,风速和气温日较差是影响其下降的关键因素。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年实际蒸发量占蒸发皿蒸发量的30%,实际蒸发量呈微弱上升趋势,但不显著。实际蒸发量与降水、日照时数和气温日较差显著相关,日较差是影响其变化的首要原因。
朱红蕊刘赫男张洪玲尹嫦姣
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
黑龙江省≥10℃积温时空变化特征
<正>热量资源是限制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因子,积温带也一直是各种作物种植界限的重要参考依据,分析积温的变化特征可为农业气候区划、合理种植农作物等提供科学依据[1-6]。基于黑龙江省62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
朱红蕊
关键词:积温带
文献传递
黑龙江省气象灾情普查数据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对黑龙江省1984—2007年气象灾情普查数据的灾害种类、气象灾害调查的内容、灾情数据的来源、灾情普查数据记录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灾害类别数据记录的分布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1984—2007年黑龙江省气象灾情普查数据的特点是来源于各级民政部门的数据最多:灾情记录数暴雨洪涝最多,2005年最多,哈尔滨市总数最多。
姚俊英王春丽李亚滨孙爽朱红蕊
黑龙江省1981-2010年气候平均值的变化及对气候评价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黑龙江省气候评价业务使用的71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资料,对1981-2010年气候平均值和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冬季偏暖突出;年降水量大部地区增多,春季、夏季、冬季降水量增多,秋季减少,7月降水量增幅最大;年日照时数大部地区减少。
孙爽高原裴宇航朱红蕊王春丽
关键词: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气候评价
黑龙江省水稻初霜冻灾害风险区划被引量:6
2011年
根据黑龙江省水稻的生长发育期,以全省77个台站1961~2009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霜冻历史灾情数据、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数据及作物生育期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灾害风险评估数学方法,对水稻初霜冻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等多因子综合分析,构建水稻初霜冻灾害风险评价的框架、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绘制相应的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南部、黑河大部分地区、松嫩平原大部和三江平原西部个别地区为次高和高风险区,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牡丹江大部分地区、三江平原东部地区为次低和低风险区。
于宏敏姚俊英朱红蕊
关键词:霜冻风险区划致灾因子
黑龙江省1961~2009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WMO公布的极端气候指数方法对1961~2009年黑龙江省8种极端气温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黑龙江省极端气温事件的事实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49年以来夏日天数、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暖夜指数和暖昼日...
朱红蕊刘赫男
关键词:极端气温指数增暖
黑龙江省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蒸发量既是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天气与气候条件的重要因子,在全球水循环和气候演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近年来,蒸发量在估算陆地蒸发、作物需水和作物水分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
刘赫男朱红蕊张洪玲
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