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绍琳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棉花
  • 4篇陆地棉
  • 3篇育种
  • 2篇性状
  • 2篇棉铃
  • 2篇高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育种选择
  • 1篇栽培
  • 1篇植株
  • 1篇生态条件
  • 1篇数据管理
  • 1篇全息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抗虫
  • 1篇转基因抗虫棉
  • 1篇纤维
  • 1篇纤维品质
  • 1篇良种
  • 1篇良种繁育

机构

  • 10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10篇朱绍琳
  • 5篇陈旭升
  • 2篇李宗岳
  • 2篇李大庆
  • 2篇华国雄
  • 1篇杨德银
  • 1篇徐立华
  • 1篇郑春宁
  • 1篇钱大顺
  • 1篇刘桂玲
  • 1篇刘艺多
  • 1篇黄骏麒
  • 1篇倪金柱
  • 1篇李秀章
  • 1篇刘兴民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棉花
  • 2篇棉花学报
  • 1篇江西棉花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全国第一次中...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测定棉叶光合强度改良半叶法的再改良被引量:8
1990年
改良半叶法测定棉叶光合强度是在经典半叶法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法比经典半叶法简单、误差相对较小。然而,改良半叶法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棉花叶柄木质化程度低,叶柄易折断,常规的热烫。
陈旭升朱绍琳
关键词:棉花光合强度
江苏不同生态棉区与棉花纤维品质的研究被引量:19
1991年
棉花纤维品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不同棉区由于生态条件的差异,棉纤维品质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根据本研究结果,江苏省淮北地区各试点棉花的纤维品质,一般差于江淮之间和沿江各试点。淮北地区纤维品质较差的原因,主要与常年8~10月份棉铃充实期间气温较低有关。但这一地区4~6月份气温较高,日照较多;8~10月份降水较少,日照也较多,对棉花早发、结铃、吐絮较为有利。因此,我们认为江苏淮北地区是适于发展中支纱用棉的高产地区。而发展高支纱用棉,则以江淮之间和沿江较为有利。不同棉区都有其比较有利于棉铃发育、纤维品质较好的一段开花结铃期,以此可以作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调节生育期的依据。初步看出棉纤维强度主要受铃期内积温和夜间平均温度的共同影响。
朱绍琳李大庆华国雄李宗岳李秀章王鉴远范业炎周道昌耿正桂
关键词:棉花纤维品质生态条件
陆地棉植株、果枝与棉铃的全息相关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方法,以衣指、子指,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5个指标为依据,对陆地棉苏棉1号植株、果枝与棉铃不同部位的对应相似性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果枝的内中围与植株的中下部生物学特征相似程度较大,果枝外围与植株顶部相似程度较大;棉铃的基部和顶部分别与棉株的下部和上部相似程度较大;棉铃的基部、中部、顶部分别与果枝的内围、中围、外围相以程度较大。最后结论:果枝、棉铃是反映棉株整体的全息胚;而棉铃也是反映果枝的全息胚。本研究为生物全息律的定量实验分析提供了范例。
陈旭升朱绍琳
关键词:棉株果枝陆地棉
棉花高产调节技术
1995年
棉花高产调节技术朱绍琳(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棉花高产必须具有比较理想的群体结构(包括产量结构).根据国内有关棉花高产栽培研究的分析,一般亩产皮棉100kg的群体结构指标t一是每亩有效总果节数达到20万个左右,M是盛花结控或同化器官(叶...
朱绍琳
关键词:棉花高产栽培
陆地棉外翻苞叶性状的遗传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研究了外翻苞叶性状遗传规律,表明品系2453和2463的外翻苞叶性状受控于同样的基因系统,系由两对显性重复基因控制,基因符号暂定为 Fb_1 Fb_2。外翻苞叶基因具有量的累加效应:显性基因数愈多,相应的外翻苞叶张度亦愈大(r_1=0.9244^(**),r_2=0.9629^(**))。
陈旭升朱绍琳
关键词:棉花
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技术
1998年
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技术刘桂玲黄骏麒朱绍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转基因抗虫(棉铃虫)棉的育成,使我国棉花抗虫育种实用技术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从节工、省本及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看,抗虫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巩固与不断完善新品...
刘桂玲黄骏麒朱绍琳
关键词:棉花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
计算机辅助棉花育种选择被引量:2
2001年
棉花育种是一种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 ,以经验为主的数据处理手段仍然是当前育种的首选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这种传统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计算机为实现育种数据管理的现代化、实现目标性状或个体的快速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方法。本文初步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棉花育种的应用。
陈旭升朱绍琳
关键词:棉花数据管理目标性状
陆地棉棉铃发育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徐立华李大庆刘兴民钱大顺倪金柱杨德银华国雄郑春宁刘艺多朱绍琳李宗岳
该成果以棉铃为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量化角度探明了棉铃发育过程中内含组分的动态变化及外在环境因素对棉铃发育的影响。提出了影响棉铃发育的“启动温度”临界值,明确了花铃期高温与秋季低温对棉铃发育产生的负面效应,并提出了增加...
关键词:
关键词:棉铃棉纤维花铃期
陆地棉外翻苞叶的遗传和在育种上的应用
陈旭升朱绍琳
关键词:陆地棉育种高抗性
棉花高产育种的探讨被引量:9
1994年
构成棉花产量的因素有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结构要素式,另一种是物质生产分配式。本文从“库”与“源”的关系,分析了棉花高产育种按产量结构要素式选育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和按物质生产分配式选育的潜力及途径。
朱绍琳
关键词:棉花高产育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