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菊人

作品数:154 被引量:709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青岛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2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6篇细胞
  • 27篇癌细胞
  • 24篇肝炎
  • 23篇肝癌
  • 22篇慢性
  • 21篇凋亡
  • 19篇乙型
  • 19篇胃癌
  • 18篇乙型肝炎
  • 17篇端粒
  • 17篇端粒酶
  • 17篇细胞凋亡
  • 17篇纤维化
  • 17篇肝纤维化
  • 16篇肝癌细胞
  • 15篇肝硬化
  • 14篇慢性乙型
  • 14篇慢性乙型肝炎
  • 13篇肿瘤
  • 8篇胰腺

机构

  • 149篇山东省立医院
  • 11篇山东大学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 10篇山东大学第二...
  • 7篇青岛市市立医...
  • 7篇山东师范大学
  • 5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济南市园林局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济南市第四人...
  • 1篇成都中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铝业公司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4篇朱菊人
  • 30篇刘吉勇
  • 25篇郝菁华
  • 24篇任万华
  • 23篇石军
  • 21篇杨崇美
  • 20篇姜军梅
  • 19篇秦成勇
  • 18篇亓玉琴
  • 17篇孙成刚
  • 16篇宋怀宇
  • 15篇许洪伟
  • 14篇许伟华
  • 10篇司君利
  • 9篇韩国庆
  • 9篇崔屹
  • 9篇李文利
  • 9篇张安忠
  • 9篇吕晓霞
  • 8篇王书运

传媒

  • 30篇山东医药
  • 13篇临床肝胆病杂...
  • 8篇中华肝脏病杂...
  • 8篇山东大学学报...
  • 7篇世界华人消化...
  • 6篇中华消化杂志
  • 5篇实用癌症杂志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临床消化病杂...
  • 4篇肝脏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肿瘤防治杂志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8篇2007
  • 9篇2006
  • 13篇2005
  • 19篇2004
  • 21篇2003
  • 17篇2002
  • 18篇2001
  • 13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肝病的血栓前状态评价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方法 检测 5 1例慢性乙型肝炎及 2 9例肝硬化患者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WF)含量、D 二聚体含量及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水平 ,并对肝组织进行vWF的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观察。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vWF含量、D 二聚体含量及血清FD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而肝硬化患者血浆vWF含量、D 二聚体含量及血清FDP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浆D 二聚体含量及血清FDP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5 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 3 3例沿肝窦壁有vWF的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64 .71%,随病变加重 ,阳性率增加。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已发生紊乱。当患者病情进展到肝硬化阶段 ,凝血、纤溶系统即已出现显著紊乱 。
郝菁华石军任万华韩国庆朱菊人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栓前状态免疫过氧化物酶
生存素在塞来昔布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杨震朱菊人秦成勇
关键词:生存素塞来昔布肝癌细胞凋亡凋亡抑制因子
胃肠癌p16、细胞周期素D_1基因表达及动态观察
2001年
许伟华吕晓霞冯凯朱菊人
关键词:胃癌肠癌P16细胞周期素D基因
肝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06年
探讨肝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26例)、B(37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肝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 il)、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B组中6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肝活检术。治疗后A、B两组的ALT、TB il水平均显著下降。B组治疗后HA、CⅣ、TGF-β1及vWF水平均显著下降,而A组HA、CⅣ水平反较治疗前升高,TGF-β1及vWF水平无明显变化。B组治疗后肝组织原纤维增生减轻,肝星状细胞恢复正常。肝素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改善肝脏微循环达到抗纤维化的目的。
石军郝菁华朱菊人任万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素
甲基化寡核苷酸抑制MRP_2表达逆转人肝癌细胞HepG2多药耐药的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dprotein2,MRP2)在肝癌细胞过表达,是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中胞嘧啶甲基化可使基因静止不转录。本研究探讨人MRP2基因甲基化寡核苷酸(methylatedoligonucleotide,MON)抑制MRP2基因转录,增加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作用。方法设计了与MRP2启动子区域互补的甲基化寡核苷酸(MON),实验设对照组、MON组、非甲基化寡核苷酸(nonmethylatedoligonucleotide,NON)组,MON及NON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分析转染后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甲基化寡核苷酸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基因转录、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ON可以显著抑制MRP2基因转录,下调HepG2细胞MRP2mRNA表达量,抑制MRP2蛋白质的表达,其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1、2、4、8、16μmol/LMON转染后,MRP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8.0%、9.15%、5.73%、3.73%、2.56%,而相同序列的非甲基化寡核苷酸则无此作用。化疗药物对甲基化寡核苷酸转染后HepG2细胞的IC50显著降低。结论MRP2甲基化寡核苷酸可以抑制肝癌细胞表面MRP2的表达,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
李文欢崔屹朱菊人
关键词:药物耐受性寡核苷酸类基因疗法
肝素和α-干扰素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素和α-干扰素抗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各10只,对照组(N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肝纤维化组(F组)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肝素1组和肝素2组均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21 d后分别予0.83 mg/(kg.d)、0.42 mg/(kg.d)肝素同时注射;干扰素1组和干扰素2组均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21 d后分别予α-干扰素8.3万U/(kg.d)、5万U/(kg.d)同时注射。连续用药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血清检测透明质酸(HA)、PC、层黏蛋白(LN)、型胶原(-C)水平;留取肝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F组比较,肝素1组和2组各项血清学指标均显著下降,干扰素1组和2组HA和PC水平显著下降;肝素1组和2组肝组织TGF-β1和PC-表达低于干扰素1组和2组。结论肝素、α-干扰素均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前者效果较好。
石军郝菁华任万华朱菊人孔祥辉
关键词:肝脏纤维化肝素Α-干扰素
环氧合酶-2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探讨COX-2抑制剂celecoxib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免疫细胞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COX-2在肝癌细胞株中表达;MTT法观察COX-2抑制剂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 celecoxib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MDR1/P-gp表达的变化;用RTPCR 方法检测Survivin mRNA药物处理后表达的变化.结果:celecoxib对肝癌细胞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elecoxib作用HepG2 48 h抑制率为70.98%±0.67%(200 μmol/L)、 47.93%±1.08%(100 μmol/L);Bel-7402为 57.29%±0.67%(200 μmol/L)、43.84%± 0.86%(100 μmol/L);同样浓度但作用20 h, HepG2为45.51%±1.35%(200 μmol/L), 14.35%±1.55%(100 μmol/L);Bel-7402则为34.35%±0.63%(200 μmol/L),15.35%± 0.88%(100 μmol/L),不同浓度以及不同作用时间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100 μmol/L celecoxib作用24,48,72,96 h的肝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2%±2.44%,4.0%±1.67%,20.4%±4.38%,57.9%±5.74%(HepG2)和3.0%± 1.05%,18.5%±3.51%,29.3%±3.25%,48.4%±4.77%(Bel-740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细胞周期分布改变,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24,48,72 h分别为:44.17%±1.01%,59.60%±0.61%,62.7%±1.22% (HepG2)和47.80%±0.41%,58.60%±0.46%, 78.40%±1.95%(Bel-740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PCNA蛋白表达呈强阳性(+++),经药物处理后表达减弱,并随时间延长而显著;HepG2中COX-2蛋白表达明显弱于Bel-7402,药物处理后表达也不同.Survivin在肝癌细胞株中呈高表达状态, celecoxib作用48 h mRNA表达降至零,而72 h 后表达水平又有上升;两株肝癌细胞中经 celecoxib处理后,MDR1/P-gp表达有降低的趋势(Bel-7402),或�
杨震秦成勇朱菊人任万华王旻
关键词:环氧合酶-2肝癌塞来昔布SURVIVIN多药耐药
影响人胃癌原代细胞纯化培养结果的临床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许洪伟朱菊人王春霞劳萍姜军梅
关键词:胃癌原代细胞纯化培养影响因素
抗肿瘤药物对结肠癌细胞免疫逃逸、反击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Fas系统在结肠癌免疫逃逸、反击中起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观察抗肿瘤药物对结肠癌细胞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求出 5 氟尿嘧啶 (5 Fu)、丝裂霉素 (MMC)、顺铂 (CP)对结肠癌细胞SW 4 80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 (IC50 )。SW 4 80细胞经不同药物浓度 (0、0 5IC50 、IC50 、2IC50 )作用后 ,免疫细胞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Fas、FasL表达的变化 ;原位杂交法检测在药物处理前后FasmRNA、FasLmRNA的变化。结果  5 Fu、MMC、CP对SW 4 80的IC50 为 11 70、3 12、3 4 0mg·L-1。免疫细胞化学法、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结果一致 :在未加药时 ,SW 4 80高表达FasL ,低表达Fas ;经不同浓度 5 Fu作用后 ,SW 4 80细胞Fas表达率逐渐升高 ,而FasL表达率不变 ;经不同浓度MMC和CP作用后 ,SW 4 80细胞Fas和FasL表达率均逐渐升高。 5 Fu、MMC、CP原位杂交结果示 :经不同浓度 5 Fu作用后 ,SW4 80细胞FasmRNA表达率逐渐升高 ,而FasLmR NA表达率不变 ;经不同浓度MMC和CP作用后 ,SW 4 80细胞FasmRNA和FasLmRNA表达率均逐渐升高。结论 不同抗肿瘤药物以不同的方式影响SW 4 80细胞Fas系统的表达。MMC和CP在增加结肠癌细胞凋亡敏感性的同时 ,可能也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逸机体免疫监视 ;而 5
朱强刘吉勇杨崇美崔屹朱菊人
关键词:大肠肿瘤FAS系统抗肿瘤药物
胃泰康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1993年
1989年5月~1990年10月,我们对胃泰康治疗消化性溃疡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以甲氰咪胍为对照,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将胃镜确诊的56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二组,胃泰康组28例,其中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复合性溃疡3例;甲氰咪胍组28例,其中胃溃疡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复合性溃疡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病程、吸烟史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表明资料具有可比性。
韩双印秦成勇朱菊人许红玮任占屹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