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雪梅

作品数:47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合金
  • 18篇阳极
  • 18篇阳极极化
  • 14篇钝化
  • 12篇钝化膜
  • 11篇奥氏体
  • 10篇电化学腐蚀
  • 10篇化学腐蚀
  • 9篇耐蚀
  • 8篇耐蚀性
  • 7篇阳极极化曲线
  • 7篇极化曲线
  • 6篇电化学
  • 6篇改性层
  • 5篇电化学腐蚀行...
  • 5篇电化学阻抗
  • 5篇腐蚀性
  • 5篇FE-3
  • 4篇电化学腐蚀性...
  • 4篇水溶液

机构

  • 34篇大连交通大学
  • 12篇大连铁道学院
  • 1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7篇朱雪梅
  • 17篇张彦生
  • 11篇雷明凯
  • 7篇张彦生
  • 6篇王新建
  • 6篇刘明
  • 4篇钟曙晖
  • 4篇张琳
  • 3篇刘昕
  • 3篇赵贝贝
  • 2篇吴志立
  • 2篇张仲麟
  • 2篇曹雪梅
  • 2篇颜爱娟
  • 2篇袁力江
  • 2篇解雪
  • 1篇沈长斌
  • 1篇丁志敏
  • 1篇王新建
  • 1篇胡永峰

传媒

  • 18篇大连交通大学...
  • 12篇大连铁道学院...
  • 4篇金属学报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腐蚀科学与防...
  • 2篇中国腐蚀与防...
  • 1篇科技通报
  • 1篇机械工人(热...
  • 1篇材料工程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的等离子体基低能离子注入的传质机制被引量:6
1999年
等离子体基低能离子注入是一种钢的低温、低压表面改性方法,它包括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和等离子体源离子渗碳两种工艺等离子体基低能离子注入的主要传质机制是低能离子注入一同步热扩散,即在低脉冲负偏压作用下的离子首先完成不依赖于工艺温度的低能离子注入,然后己注入的原子在较低的工艺温度下发生足够的热扩散等离子体热扩散吸收具有补充的传质作用,但由于工艺温度较低,这种作用很小连续的热扩散过程有利于改善注入吸收条件,等离子体湮没也可以防止已注入原子的反向逸出,二者对传质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雷明凯朱雪梅袁力江张仲麟
关键词:离子注入等离子体低能
Fe/Ti纳米多层薄膜退火初期的扩散行为
2006年
采用双室高真空磁控溅射装置在溅射功率60 W和工作气压0.5 Pa下直流磁控溅射沉积了调制比为1,设计调制周期18.0 nm的Fe/Ti纳米多层薄膜.利用横截面透射电镜(XT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及小角和广角X射线衍射(SA/WAXRD)分析退火初期的扩散行为.实测调制周期16.2nm,原始沉积Fe/Ti纳米多层薄膜由交替生长的纳米多晶α-Fe和α-Ti组成,调制界面清晰.Fe/Ti纳米多层薄膜热失稳过程包括亚层间的扩散、金属间化合物FeTi形成和长大3个阶段.退火温度为473 K时,保持与原始沉积相同的成分调制结构;退火温度升高到523 K,Fe与Ti亚层间发生互扩散,成分调制结构破坏,但相变未发生;达到最高退火温度623 K,过饱和固溶体α-Fe(Ti)和金属间化合物FeTi形成.
彭天祥吴志立朱雪梅雷明凯
关键词:扩散金属间化合物
AZ31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电化学腐蚀性能被引量:9
2008年
选用碱性硅酸盐溶液,对AZ31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获得了由厚度为3μm的致密层和厚度为22μm的疏松层组成的双层结构膜,主要由MgO、Mg2SiO4、Mg2SiO3组成.用测量阳极极化曲线与电化学阻抗谱(EIS)的方法研究了微弧氧化AZ31镁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在pH12的0.5 mol/LNaCl溶液中,微弧氧化AZ31镁合金阳极极化曲线由原始镁合金的活化溶解转变为自钝化-点蚀击穿过程,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1个数量级.原始AZ31镁合金的EIS呈现一个容抗弧和一个感抗弧,发生均匀腐蚀,感抗弧的出现表明电极反应过程中存在中间产物Mg+;微弧氧化AZ31镁合金浸泡96 h后EIS呈现三个容抗弧和一个的感抗弧,感抗弧的出现表明发生局部腐蚀,并且容抗弧直径较原始合金相比增大近5倍,微弧氧化膜阻碍了Cl-离子的扩散和迁移,合金的耐蚀性能显著提高.
颜爱娟朱雪梅滕颖丽邢志强周权
关键词:AZ31镁合金微弧氧化阳极极化电化学阻抗
Ni_(74.7)Au_(25.3)合金在1mol/L HNO_3中的去合金化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Ni74.7Au25.3铸态合金在1 mol/L HNO3中的电化学行为和去合金化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Ni74.7Au25.3铸态合金具有通过不连续析出获得的富Au和富Ni两相组织;在极化曲线中活化区,Ni74.7Au25.3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低于Ni的腐蚀电流密度.合金在1 mol/L HNO3中阳极极化和恒电位腐蚀后均可出现纳米孔隙组织,只是合金中两相组织仅富Ni相发生Ni的选择性溶解,形成纳米孔隙形貌;而富Au相没有变化.由此获得微米量级的复相组织,一相为致密的富Au相,另一相为具有纳米孔隙的纯Au相.
王玲娟沈长斌朱雪梅陆兴
关键词:去合金化
Fe32Mn3Al8Cr反铁磁精密电阻合金Al_2O_3防护涂层的研究
2009年
用溶胶-凝胶法在Fe32Mn3Al8Cr反铁磁精密电阻合金表面提拉制备Al2O3耐腐蚀防护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涂层相结构,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形貌.在Fe32Mn3Al8Cr合金表面形成连续、光滑的Al2O3涂层,具有(110)择优取向的γ-Al2O3结构.采用动电位阳极极化法测定涂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表明,与原始合金相比较,在1 mol/L Na2SO4溶液中,Al2O3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提高了571 m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个数量级以上,维钝电流密度降低了近1个数量级;在1%NaCl溶液中,自腐蚀电位与原始合金相当,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2个数量级,腐蚀电位高达2000 mV(SCE)时仍未发生孔蚀击穿.而且,Al2O3防护涂层的耐均匀腐蚀和耐孔蚀性能均优于1Cr18Ni9Ti奥氏体钢.
朱雪梅郭凌宇刘昕张彦生
关键词:AL2O3涂层溶胶-凝胶法
Fe30Mn5Al合金氧化改性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被引量:4
2017年
将Fe30Mn5Al合金在800℃空气中循环氧化160h,在氧化层与基体之间获得厚度约为15μm的贫Mn,富Fe铁素体层,研究氧化改性贫Mn层对Fe30Mn5Al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mol·L-1 Na2SO4溶液中,与原始合金相比,贫Mn层的阳极极化曲线呈自钝化,自腐蚀电位Evs SCE从-750mV提高至-130mV,钝化电流密度ip从310μA/cm2下降至29μA/cm2;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的容抗弧直径及|Z|值增加,相位角平台变宽,利用等效电路Rs-(Rt//CPE)拟合的极化电阻Rt由2.7kΩ·cm2增至9.9kΩ·cm2;贫Mn层比合金基体具有更好的抗蚀性能。
朱雪梅张振卫王新建张彦生
关键词:阳极极化
铝含量对Fe-30Mn-(1~9)Al合金阳极钝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采用阳极极化测量、俄歇能谱仪与X射线光电子谱仪研究了Fe-30Mn-(1~9)Al系奥氏体合金在1mol/L Na_2SO_4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钝化膜.在弱酸性介质(pH=5.55),中,随Al含量增加,自腐蚀电位E(corr)升高,自腐蚀电流密度I_(corr)减小,Al量增至5%,合金呈现钝化.Al是钝性元素,形成以Al_2O_3为主要组分的钝化膜.因此,增加Al含量,可以显著提高Fe-Mn-Al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朱雪梅钟曙晖张彦生
关键词:阳极极化钝化膜
等离子体源渗氮AISI 304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钝化膜的稳定性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对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表面渗氮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技术,并结合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技术和Zsimp Win软件拟合技术研究改性前后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组成结构及在3.5%NaCl溶液中钝化膜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源渗氮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了氮浓度峰值为23.0%、厚度约为17μm的相改性层.改性前后AISI 304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形成的钝化膜电极过程的等效电路为R(QR);浸泡时间为10 h时,与AISI 304不锈钢相比,γN改性层的钝化膜电阻R_p从3.615×10~4Ω·cm^2增加至3.765×105Ω·cm^2,增大了1个数量级,具有更好的耐点蚀性能.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至48 h,γN相改性层的钝化膜电阻始终高于AISI 304不锈钢1个数量级,保持在105Ω量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曹雪梅赵贝贝朱雪梅李广宇雷明凯
关键词:AISI钝化膜
高铝Fe-Mn基合金热氧化表面改性层的腐蚀行为
2021年
在800℃空气中对Fe30Mn9Al合金进行循环氧化160 h,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技术,及稳态阳极极化和暂态交流阻抗测量技术,研究了高铝Fe-Mn基合金热氧化诱发贫Mn层的形成规律及其对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30Mn9Al合金热氧化表层主要由Mn;O;、Al;O;和MnAl;O;组成,无铁氧化物存在;在氧化层与基体之间获得了厚度约为9μm、Mn含量15%的贫Mn铁素体层.相比Fe30Mn9Al合金,热氧化诱发贫Mn层在1 mol/L Na;SO;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E;从-568 mV提高至39 mV,维钝电流密度i;从21μA/cm;左右下降至1.6μA/cm,极化电阻R由3.8 kΩ·cm;增至24.8 kΩ·cm,耐蚀性能提高.
刘昊一朱雪梅王新建张彦生
关键词:阳极极化曲线
硅对Fe-Mn-Al-Cr钢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2022年
采用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以及钝化膜电位衰减曲线测量技术研究合金元素Si对Fe-Mn-Al-Cr奥氏体钢电化学腐蚀性能及钝化膜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Fe32Mn3Al7Cr钢相比,Fe32Mn3Al7Cr2Si钢在1 mol/L Na_(2)SO_(4)溶液中的钝化性能提高,致钝电流密度i_(p)从739.1μA/cm^(2)下降至7.8μA/cm^(2),维钝电流密度i_(op)从43.7μA/cm^(2)下降至2.8μA/cm^(2),而自腐蚀电位E_(corr)从-635 mV提高至-228 mV,极化电阻R由13.8 kΩ·cm^(2)增至15.5 kΩ·cm^(2).Fe32Mn3Al7Cr2Si钢在260、1100和1150 mV电位下钝化1 h形成的钝化膜电位衰减时间分别由Fe32Mn3Al7Cr钢钝化膜的3850 s增至4008 s、6450 s增至8685 s、7913 s增至10736 s,钝化膜的致密性与稳定性增加.在Fe-Mn-Al-Cr奥氏体钢中添加2%Si,可显著提高抗腐蚀性能.
闫明威朱雪梅刘明
关键词:阳极极化曲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