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顺应

作品数:246 被引量:991H指数:17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交通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8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经济管理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4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4篇公路
  • 32篇高速公路
  • 29篇车道
  • 29篇车辆
  • 21篇交通安全
  • 21篇交通工程
  • 21篇交通流
  • 18篇交叉口
  • 17篇车速
  • 17篇乘客
  • 16篇轨道交通
  • 14篇隧道
  • 13篇公交
  • 13篇标线
  • 12篇行车
  • 12篇通行
  • 12篇网络
  • 12篇路网
  • 11篇路段
  • 11篇驾驶

机构

  • 209篇武汉理工大学
  • 32篇重庆交通学院
  • 11篇东南大学
  • 7篇重庆交通大学
  • 5篇中交第二公路...
  • 3篇重庆交通科研...
  • 3篇中铁第四勘察...
  • 3篇湖北省交通运...
  • 3篇南京市交通规...
  • 2篇重庆市公安局
  • 1篇合肥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 1篇天津市市政工...
  • 1篇深圳市城市交...

作者

  • 246篇朱顺应
  • 121篇王红
  • 31篇刘兵
  • 17篇丁乃侃
  • 16篇王红
  • 15篇蒋若曦
  • 14篇张子培
  • 10篇管菊香
  • 10篇向红艳
  • 10篇肖文彬
  • 9篇李琼
  • 8篇严新平
  • 8篇王炜
  • 7篇李安勋
  • 7篇吴俊荻
  • 7篇李维吉
  • 6篇陈勇
  • 6篇刘庆元
  • 6篇胡空
  • 6篇李军

传媒

  • 23篇重庆交通学院...
  • 2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1篇公路交通科技
  • 9篇中国安全科学...
  • 8篇重庆交通大学...
  • 7篇中国公路学报
  • 5篇物流技术
  • 5篇公路与汽运
  • 5篇交通与计算机
  • 5篇交通运输系统...
  • 4篇公路
  • 4篇交通科技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公路交通技术
  • 3篇城市交通
  • 2篇城市轨道交通...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系统工程理论...
  • 2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11篇2024
  • 17篇2023
  • 12篇2022
  • 17篇2021
  • 14篇2020
  • 19篇2019
  • 19篇2018
  • 20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 11篇2005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速公路施工工作区可变重复限速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施工工作区可变重复限速系统,包括4个压力传感器、2个交通流速度检测器、微处理器、2个限速牌、2个闪光警示灯、2个报警喇叭。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
王红陈勇雷桂荣卢华朱顺应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路侧雷达长距离多车辆高精度检测追踪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路侧雷达长距离多车辆高精度检测追踪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雷达的第一点云数据;根据第一雷达的第一点云数据进行聚类识别,确定至少一个第一识别目标;当所述至少一个识别目标进入到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之间的重叠区域,...
朱顺应陈秋成吴景安王红
一种提高过街行人安全性的智能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过街行人安全性的智能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至第N压力传感器(P<Sub>1</Sub>‑P<Sub>N</Sub>)、光敏电阻(LR)、微处理器(CPU)、第一道钉至第M道钉(RS<Sub>1</S...
朱顺应金霞雷桂荣卢华邹禾陈勇
文献传递
柳南高速改扩建交通组织分析
2017年
以柳南高速改扩建项目为实例,分析了改扩建道路以及周边可作为分流路径道路的现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交通组织方案,并提出了三级分流方案设计。针对路段、互通、桥梁等临时施工点,提出了临时交通安全实施设置策略,充分保障了改扩建期间施工安全性,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
李琼马兴慧朱顺应
关键词:改扩建交通组织
特色小镇景区收费围合方案研究
2020年
特色小镇景区具有面积大、内部景点多且离散、游客住民混行等特点。为缓解景区旅游高峰拥堵、人流集聚和逃票问题,研究了景点离散的游住混合特色小镇景区收费围合方案,并通过串并联收费系统可靠性以及人流分布的合理性进行对比验证。根据景点区块划分原则,阐述了开放式、封闭式收费系统的优缺点。应用系统可靠性原理和景区客流排队理论,提出了游住混合特色小镇景区内的离散景点围合方案,建立了串并联收费系统的可靠度计算模型、人流分布分析和仿真模型。通过对贵州瓮安县草塘景区的实例应用,发现开放式收费、景点分块围合形成的并联收费系统更适合于景点离散的游住混合特色小镇景区,可提高收费系统可靠性、降低排队长度。热点景区的人流集聚问题可采取信息化主动诱导或强制手段疏解人流达到集聚标准。该研究方法可为类似的区块围合设计和人流分布研究提供参考。
朱顺应李维吉肖文彬邹禾
关键词:收费模式可靠度
城市轨道交通出行一体化水平测度被引量:1
2022年
为解决用较少指标测度城市轨道交通出行一体化水平,克服测度时主观性强、指标宏观且间接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乘客出行链的主客观相结合的微观测度方法体系.引入效率概念,以与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相应的小汽车出行作为理想参照系,提出了时间效率、衔接效率,以及支付效率三个概念.基于运输效率和乘客出行链主观感知的满意度,采取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建立了主客观混合的一体化水平测度模型.以武汉地铁(含轻轨)出行一体化水平测度为例,结果表明:出行一体化指数为73.04;出行一体化水平对乘客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归一化权重0.77);相较于支付效率,乘客更重视时间效率与衔接效率.为提升武汉地铁出行一体化水平,应优先改善时间效率与衔接效率.
杨柳毅朱顺应刘春艳吴景安冯俊洁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交通一体化乘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服务水平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决策方法被引量:3
2022年
为克服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决策的传统服务水平法只考虑项目路服务水平和指标阈值不统一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服务水平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决策方法.该方法考虑项目路施工前和施工期饱和度、受流路交通容差,并确定相应指标的统一阈值,建立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决策模型,确定了最优改扩建时机.以柳南高速为实例,结果表明:柳南高速最佳改扩建时机为2013年;传统服务水平法的计算结果为2015年,此时施工期和受流路服务水平不满足规范要求,与传统服务水平法相比,该方法的项目路施工前饱和度下降20.5%、施工期饱和度下降21.1%、受流路饱和度下降30.1%,均满足规范要求.可见增加考虑受流路服务水平的改扩建时机决策方法结果更优,可兼顾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期项目路及受流路的服务水平,减小改扩建工程的社会影响.
吴月磊王红李琪霖查明高袁怡朱顺应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水平饱和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乘客出行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乘客出行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所述系统。本发明方法通过移动终端采集乘客的信息集合,并通过无线传输至区块链数据处理服务器;通过车辆信息传感器、车辆定位传感器以及行车记录仪采集行车的数...
朱顺应陈秋成肖文彬王红李维吉汪攀刘滨赵笑月
文献传递
短期交通流预测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被引量:10
2005年
短期交通流预测是智能交通诱导和交通管理控制的基础,预测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诱导信息和控制决策的正确性.运用标准离差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建立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判结果可用于判断各种短期交通流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给智能预测系统中的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
向红艳朱顺应王红严新平
关键词:交通流模糊综合评判
混合流下非机动车道基本需求宽度的设计
2024年
为弥补在非机动车道设计方面对电动自行车考虑不足的情况,有必要对由人力/电动自行车组成的饱和混合流下非机动车道基本需求宽度进行研究。以非机动车饱和混合流为研究对象,从非机动车的物理运动宽度组成出发,通过构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非机动车物理运动宽度的影响因素,对分类自变量进行组合筛选;建立了不同组合类型下的非机动车速度与运行摆幅、路侧安全净距线性模型,得到性别为女性、年龄为老年和车型为电动自行车为最不利组合的结论;根据非机动车道的85%位运营速度确定最不利组合下的非机动车物理运动宽度,进而确定非机动车道基本需求宽度;针对非机动车道宽度合理性验证的准确性问题,从稳定性角度提出了运用速度熵来验证基本需求宽度合理性的方法,并以多条非机动车道路段为例进行了实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隔离栏和划线下,非机动车单车道基本需求宽度分别为1.65、1.50 m;在绿化带、隔离栏和划线下,非机动车两车道基本需求宽度分别为2.90、2.80、2.65 m。在同一车道数和隔离方式下,车道宽度越宽,交通流速度熵越高;随着非机动车道宽度增加,以基本需求宽度为拐点,非机动车道的交通流速度熵变化幅度增大,稳定性更差。
朱顺应王宇吴景安陈秋成王韡
关键词:交通工程摆幅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