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默 作品数:21 被引量:394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211”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分析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在脑瘫患者评级中的稳定性。方法以2000年8月-2013年9月在上海地区14家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和浙江省绍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诊治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纳入至少有两次GMFCS评级(间隔大于2年),首次GMFCS评级需大于1岁以及最终评级需大于6岁的脑瘫患儿,采用评估者一致性和加权KAPPA系数分析纳入对象首次与最终GMFCS评级的一致性,确定GMFCS的稳定性。结果共有135名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脑瘫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01例,女性34例。首次评级与最终评级的平均间隔时间为4.2年,最长的间隔时间为12.3年。74.1%的患儿最终评级与首次评级保持一致,加权KAPPA值为0.81,首次评级时患儿年龄为1-2岁组的GMFCS评级稳定性最低,KAPPA值为0.73;而其他各组(2-18岁)的KAPPA值在0.80-0.85之间。结论 GMFCS分级在国内脑瘫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岁以后稳定性更佳,有较高的几率可以预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发育结局,GMFCS评级在脑瘫运动功能发育进程以及结局研究中应该被列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戚金飞 史惟 廖元贵 朱默 杨红关键词:稳定性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式的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进程初步研究 目的: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进行分析,明确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特性。方法:从2000年8月至2007年12月在上海地区7家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接受康复诊治的脑瘫患儿中依照纳入和排... 史惟 丁俊杰 杨红 廖元贵 朱默 侯方华关键词: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 发育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学发育结局信度和预测效度的研究 被引量:46 2007年 目的以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结局的信度和预测效度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出院后分别在新生儿科和康复科进行随访的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记录GMs。在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至少记录1次GMs,在不安运动阶段至少记录1次GMs。随访至1周岁以上明确神经学发育结局,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确定是否有运动发育迟缓。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通过30名评估者对12例研究对象进行GMs评估,用来检测评分者间信度。由6名评估者在第1次测试间隔2个月后,对12例研究对象进行第2次测试,用来测定重测信度。结果纳入58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24例,早产儿42(72%)例,孕周为27~36周,平均(31.4±2.0)周,出生体重为830~2900g,平均(1642±408)g;足月儿16(28%)例,孕周为37~41周,平均(38.6±1.1)周,出生体重为2650~4150g,平均(3401±365)g;随访年龄最小为12个月,最大为40个月。在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GMs记录115次,人均记录(2.0±0.8)次;在不安运动阶段GMs记录89次,人均记录(1.5±0.6)次。随访结局:7例(12%)诊断为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5例(9%)评定为运动发育迟缓,46例(79%)评定为运动发育正常。评估者间信度ICC值为0.97~0.99,重测信度ICC值为0.69。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预测效度:敏感度83%、特异度78%、阳性预测值为50%和阴性预测值为95%;不安运动阶段GMs评估预测效度:敏感度75%、特异度98%、阳性预测值为90%和阴性预测值为94%。结论在高危新生儿出生后4~5月龄内应用GMs质量评估可以就后期神经发育结局作出准确有效的预测,对脑瘫的预测更为准确。GMs质量评估在不同评估者间的稳定性高,在初学者中具有中等程度的重测信度。GMs质量评估作为� 杨红 史惟 邵肖梅 王艺 曹云 王素娟 徐秀娟 张旭东 廖元贵 李惠 朱默关键词: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高危新生儿 信度 预测效度 儿童功能独立检查量表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9 2006年 残障儿童的功能评估一直是康复领域十分重视的环节。WeeFIM量表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目前在国外已被广泛地应用,对残障儿童的功能评估、协助制定康复计划和判断疗效都有重要作用。笔者就WeeFIM的信度、效度和临床应用作此综述。 朱默 史惟关键词:残障儿童 康复 痉挛型脑瘫儿童伴随症状与瘫痪类型及功能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痉挛型脑瘫儿童常见伴随症状与瘫痪类型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2008年2月-2010年9月间加入scpchild脑瘫登记与系统管理数据库的大于4岁痉挛型脑瘫儿童,共计172名,其中男109例,女63例,平均年龄8.0岁,分析瘫痪类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与常见伴随症状(癫痫、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言语障碍)的关系。【结果】偏瘫和四肢瘫儿童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双瘫,双瘫、四肢瘫儿童的视觉障碍明显多于偏瘫,四肢瘫儿童的言语障碍明显多于偏瘫和双瘫。四肢瘫儿童伴发多重障碍明显多于双瘫和偏瘫,GMFCS分级越高伴发多重障碍的发生率也越高,GMFCS分级I^III级较IV^V级的脑瘫儿童伴随症状明显发生较少。【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童伴随症状的发生率与脑瘫类型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有关,在重症脑瘫儿童中伴发多重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朱默 史惟 杨红 吴毅关键词:脑性瘫痪 伴随症状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ICF 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分析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00年8月至2006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中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总体研究对象,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分值的前后变化,分析经过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后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变状况;在总体研究对象中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基线组和随访组的分析样本,比较基线阶段、治疗阶段及随访阶段的GMFM分值改变程度之间的差异,采用相对效度(RV)确定反映总体研究对象粗大运动功能改变最为显著的GMFM功能区;使用Rasch分析法分析粗大运动功能改变最为显著的功能区项目在治疗前、后的难度改变状况,进一步分析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142例总体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3例,女性49例;包括126例痉挛型,8例徐动型,7例混合型,1例共济失调;接受治疗前平均年龄21.84(5-95)个月。142例总体研究对象在接受了(3.3±1.4)个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GMFM各项分值在治疗后明显上升(P〈0.001)。共确定26例基线组和31例随访组分析样本。26例基线组研究对象GMFM66和88分值在治疗阶段[(2.4±1.0)个月]的平均每月改变值明显的高于基线阶段[(1.9±1.1)个月](P〈0.05);在GMFM5个功能分区中除A区外其余4个功能分区治疗阶段的平均每月改变值均高于基线阶段,尤其以D区和E区更为明显(P〈0.05)。31例随访组研究对象GMFM各项分值除A区外治疗阶段[(2.7±1.1)个月]的平均每月改变值明显高于随访阶段[(2.5±1.2)个月](P〈0.05)。在评价总体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改变状况时,GMFM-B区分值RV最高(100%),其次为GMFM-88分值(94%)和GMFM-66分值(79%)。Rasch分析结果显示总体研究对象治疗前、后GMFM-B区20个项目难度 史惟 杨红 施炳培 廖元贵 朱默 陈冬冬 黄华玉关键词:脑瘫 推拿 粗大运动 手持式电子肌力测定仪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力测定中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 探讨手持式电子肌力测定仪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力测定中的信度.方法 以2009年2月至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28例3岁以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持式肌力测定仪(HHD)标准化操作方法测定患儿下肢髋、膝、踝等部位肌群的肌力,任意选取20例患儿在接受第1次HHD测定后休息10 min,再由同一测试者进行重复测试,通过比较前后测试结果间的相关性来确定HHD的重测信度;在非同一天任意选取15例患儿在接受第1次HHD测定后休息10 min,再由不同测试者进行重复测试,通过比较前后测试结果间的相关性来确定HHD的不同测试者间信度.结果 HHD在测定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群时有良好的重测信度(ICC值在0.74~0.97之间)和不同测试者间信度(ICC值在0.63~0.97之间),其中髋屈曲、足跖屈和膝伸展肌群的重测信度最高(ICC值在0.94~0.97之间),髋屈曲、足背屈的不同测试者间信度最高(ICC值在0.90~0.97之间).结论 采用标准化的测试方法,手持式电子肌力测定仪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力测定中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和不同测试者间信度,可以良好地评价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力. 史惟 朱默 骆丹丹 杨红 陈冬冬 黄华玉关键词:脑瘫 肌力 信度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的直接法和录像法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分析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的直接法和录像法的信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进行神经发育随访的高危新生儿和小婴儿,采用GMs录像评估法(简称录像法)和GMs直接评估法(简称直接法)进行GMs质量评估,分析录像法和直接法的信度。 [结果]录像法评估者间信度ICC值为0.78-0.83,录像法重测信度为0.68-0.90,直接法评估者间信度为0.78-0.85,直接法和录像法的重测信度为0.87-0.90(P〈0.05)。 [结论]GMs质量评估的录像法和直接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临床上引入直接法,并和录像法有机结合,将进一步发挥GMs质量评估的简便快速的优势,适于在我国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杨红 邵肖梅 王艺 史惟 徐秀娟 曹云 王素娟 廖元贵 朱默 李惠 苏怡关键词: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信度 高危新生儿 脑性瘫痪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进行分析,以期为脑瘫患儿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0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上海7家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接受康复诊治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译本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分别将各GMFCS级别患儿的GMFM-66分值使用stablelimit模型分析,获得各GMFCS级别患儿达到其GMFM-66的最大值以及达到最大值的速率(该值被转化为年龄-90,表示达到GMFM-66最大值90%时的年龄)。同时与加拿大相关研究(OMG)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干预背景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差异。结果 228例脑瘫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性152例(66.7%),女性76例(33.3%),痉挛型双瘫87例(38.2%),痉挛型四肢瘫63例(27.6%),痉挛型偏瘫48例(21.1%),痉挛型三瘫4例(1.8%),肌张力障碍型4例(1.8%),徐动型11例(4.8%),共济失调型11例(4.8%)。共有986次符合条件的GMFM-66测试结果,平均每例患儿有4.32次测试结果。首次评估时总体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95岁。GMFCSⅠ~Ⅴ级的GMFM-66最大值分别为81.2、62.4、52.9、40.8和24.4分,呈显著降低趋势;年龄-90分别为3.8、2.7、2.1、2.0和1.5岁,GMFCSⅢ和Ⅳ级间差别不大,在其余各级间表现出明显差别。本研究的GMFCSⅠ和Ⅱ级的GMFM-66最大值低于OMG,而GMFCSⅢ~Ⅴ级的GMFM-66最大值与之较为接近;各GMFCS级别的年龄-90均明显低于OMG。结论本研究GMFCSⅠ级和Ⅱ级脑瘫患儿尽管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更早地进入了GMFM-66最大值区域,但运动功能发育的峰值水平低于OMG,应充分重视在4岁后轻度脑瘫患儿中积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多种康复干预手段。 史惟 丁俊杰 杨红 廖元贵 朱默 侯方华 王艺关键词: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儿童 1~6岁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分析1~6岁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特性。方法对708例1~6岁脑瘫患儿采用中文版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分析不同GMFCS级别脑瘫患儿的GMFM分值分布状况。结果GMFCSⅠ级患儿GMFM-66分值上升幅度最大,从48~50个月起,各月龄组75%以上的患儿GMFM-66分值大于67分;GMFCSⅡ~Ⅳ级患儿1~6岁间GMFM-66分值上升的幅度比较相似,GMFCSⅡ级患儿6岁以前各月龄组只有不超过25%的患儿GMFM-66分值可以超过67分,GMFCSⅢ级患儿6岁以前各月龄组均有超过50%的患儿GMFM-66分值低于56分,GMFCSⅣ级患儿6岁以前各月龄组(除54~56和66~68月龄组)有75%的患儿GMFM-66分值不能超过46分;GMFCSV级患儿GMFM-66分值1~6岁间始终处于很低的水平,与其他级别患儿相比,V级患儿从5岁起GMFM-66分值还呈现出随着月龄的增加而下降趋势。结论不同GMFCS级别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具有各自的发育特性。 史惟 杨红 廖元贵 朱默 王素娟 王艺关键词: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 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