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 作品数:58 被引量:318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强化旋流流动的变径搅拌反应器
- 发明提供一种强化旋流流动的变径搅拌反应器。本变径搅拌反应器利用椭圆槽长轴面和短轴面宏观上的非对称性,使得椭圆状的搅拌反应器内的宏观流动呈现出非对称性的形态。利用搅拌槽的非对称形状破坏宏观流动的对称性,相较于加入挡板和偏心...
- 刘作华姚远刘培乔陶长元杜军刘仁龙王松松唐小余熊黠郑国灿李宏李泽全
- 沱江内江段支流底泥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
- 2023年
- 支流底泥重金属可能是沱江重金属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关于典型重金属在沱江支流的研究较少.因此,考察了沱江内江段3条典型支流——玉带溪、寿溪河和黑沱河底泥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和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8种重金属(Cu,Pb,Ni,Cr,Zn,Cd,As和Hg)均有检出,但仅部分点位的Cd质量分数超标.玉带溪底泥中Cd质量分数的最大值为4.16 mg/kg,为国家标准中管控值和筛选值的1.04和13.87倍.垂向分布特征表明,玉带溪和黑沱河的重金属污染为近期形成,而寿溪河则存在历史性污染.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底泥中Cd与总氮及有机质密切相关,可能与渔业养殖活动有关.地累积指数表明部分点位Cd强富集;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指出,部分点位的强潜在生态风险主要由底泥中Cd和Hg引发.
- 胡建美游宇宋忱馨蔡然王贵强王哲李宏
- 关键词:支流底泥重金属生态风险
- 载氧生物炭对水稻土中氮转化及砷迁移的影响
- 2025年
- 构建了室内实验体系,研究了添加载氧生物炭对水稻土中氮和砷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载氧生物炭对水稻土-水稻体系砷迁移的阻控效应.结果表明,添加载氧核桃壳炭降低了水稻土间隙水pH值、减缓了DO的下降并改善了Eh.在氮转化方面,载氧核桃壳炭显著提高了水稻土amoA基因的绝对丰度(P<0.05)从而促进了硝化过程,并通过减少氧化亚氮的释放减缓了总氮的流失.在砷迁移方面,载氧核桃壳炭组与核桃壳炭组中水稻土As(III)含量占比在实验结束时分别为42.6%与51.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0.2%)(P<0.05).载氧生物炭添加组水稻株高和分蘖数明显升高,水稻根部铁斑块As保留量浓度最高达18.4mg/kg,为对照组的4.2倍,同时载氧核桃壳炭组水稻中砷含量较对照组降低46.3%,这表明载氧生物炭增加了水稻根系的铁斑块浓度,使得更多砷被根系固定,减轻了水稻中砷的积累.研究结果为生物炭对水稻土中氮流失及水稻中砷的阻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 丁一淇黄邓铃尧唐炳然粟思橙谢正权何强李宏
- 关键词:生物炭氮转化
- 多环芳烃结晶紫的光助芬顿降解脱色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研究了光助芬顿反应降解多环芳烃结晶紫。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晶紫的特征波长-吸光度曲线、结晶紫的浓度-吸光度曲线、初始pH值对结晶紫降解效果的影响、不同浓度对结晶紫降解效果的影响、不同光照时间对结晶紫降解效果的影响、不同FeSO4投加量对结晶紫降解效果的影响、H2O2优化用量试验、正交实验。通过研究得到了降解结晶紫的优化实验条件。主要优化实验条件为:初始pH值为3-4;结晶紫浓度小于0.080 0 g.L-1;H2O2的投加量为1Qth;FeSO4的投加量为H2O2(含量为30%)的1/50-1/100。研究还表明:太阳光照射能有效促进结晶紫降解,明显缩短反应时间,节约氧化剂和催化剂的用量。
- 李宏李晓红彭德军郑怀礼
- 关键词:芬顿反应降解结晶紫多环芳烃
- 一种预沉淀式窖水收集水处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沉淀式窖水收集水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窖水收集过程中集雨面大量的物质和泥土被带入水窖内造成水质超标的问题,包括收集渠、两块进水闸板、预沉池、清洗出水坑、出水平台、微型水泵、入窖水渠、外排水渠。本实用新型预...
- 马子欣李宏
- 污泥好氧堆肥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其生态规律被引量:63
- 2002年
- 重点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 ,反应器内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是微生物与其周围环境因子 (有机物、温度和pH值 )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机物和温度在污泥堆肥过程中是影响微生物类群结构变化的主导环境因子 ,pH值则显示出非主导性环境因子的特点 。
- 丁文川李宏郝以琼曾晓岚
- 关键词:污泥堆肥微生物环境因子
- 一种改善水体底部环境的氧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
- 本发明涉及水体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水体底部环境的氧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其包括多孔介质和包裹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孔介质的孔隙中的氧气,包裹层裹覆在多孔介质的表面,使氧气密封在多孔介质的孔隙中。以多...
- 李宏 刘茗 何艺欣何强艾海男孙兴福
- 高浓度含氮废水亚硝化SBR工艺的动力学模型被引量:2
- 2007年
- 针对高浓度含氮废水亚硝化SBR工艺,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研究,建立了NH4+-N浓度变化模型、NO2--N浓度变化模型和NO3--N浓度变化模型。通过试验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预测与评价,结果表明:以动力学方程式(尤其是NH4+-N浓度变化的模型、NO2--N浓度变化的模型)计算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结果基本吻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亚硝化SBR工艺的设计和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李宏魏琛张晚凉
- 关键词:亚硝化SBR工艺动力学
- 聚乳酸塑料在淡水沉积物中的降解过程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究商用聚乳酸(PLA)可生物降解塑料在淡水沉积物中的降解过程,以主要成分为PLA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袋(PLAB)、塑料吸管(PLAS)以及塑料杯(PLAC)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室内沉积物实验体系,研究了3种塑料片表面性质的变化,分析了塑料片表面生物膜及微生物的响应.结果表明,180d后塑料片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其中PLAB表面出现大量不规则凸起、裂缝和孔洞并存在质量损失(7.30%),表现出最高的降解程度.同时,仅PLAB的红外光谱明显变化,其C=O与C-O等特征峰峰强增大,羰基指数升高13.65%;XPS光谱中PLAB和PLAS的O/C值升高了13.89%和5.17%,且3种塑料片的RO-C=O相对含量均降低,说明3种塑料都发生了降解.实验结束时,塑料片表面生物膜富集了PLA降解菌(假单胞菌属)以及可能驱动PLA降解的脱硫杆菌微生物.PLAB具有荧光强度最强的成熟生物膜且其表层沉积物生物膜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LAB可能因其表面最为粗糙而促进了附着生物膜的形成及周围微生物的生长,同时PLAB含有水解速率更高的聚己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组分,进而表现出最高的降解程度.此外,PLA塑料片的加入提高了表层沉积物的微生物多样性,改变了优势门类的相对丰度并可能影响元素循环.
- 冯琴霜张丽雪唐炳然何强李宏
- 关键词:聚乳酸塑料降解生物膜沉积物
- 中国冰箱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该论文尝试在冰箱行业进行营销策略方面的研究.论文首先对冰箱市场的现状、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进行了详尽分析.提出了简单、直观的二维坐标细分法,把全国农村冰箱市场分为成熟、潜在和需培养的三大市场;同时根据对若干城市冰箱市场的走...
- 李宏
- 关键词:营销策略让渡价值通路模式冰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