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 作品数:61 被引量:195H指数:7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磁共振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腕关节的滑膜改变、骨质侵蚀及关节腔积液等在MRI上的表现。同时探讨MRI表现与血清学检查指标相关性。方法:将根据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检查结果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其腕关节行X线平片检查未见骨质破坏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RA关节病变MRI影像学表现的特点。对MRI所见滑膜评分与血清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RI发现16例手腕关节有骨质侵蚀或骨髓水肿,其中骨质侵蚀共26处,12例无骨质侵蚀或骨髓水肿。所有病例腕关节均见有不同程度滑膜增厚,增强扫描可见血管翳强化。并发现腕关节滑膜评分分值与临床血清检查结果(RF、IgA、IgG、IgM)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CRP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6,P>0.05)。此外,MRI还可显示早期RA的骨髓水肿、关节积液等征象。结论:MRI能清楚显示早期RA手腕部小关节病变,且明显优于传统X线平片检查。MRI可以对早期RA的滑膜炎进行半定量化分级评分,为早期RA滑膜炎的诊断及活跃程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 余宁李岩李建军陈峰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磁共振成像
- 中央型未分化小细胞肺癌多层螺旋CT特征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提高对中央型未分化小细胞肺癌多层螺旋CT(MSCT)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中央型未分化小细胞肺癌(研究组)的MSCT平扫、动态增强资料,同期80例中央型肺鳞癌为对照组,探讨中央型未分化小细胞肺癌的MSCT特征。结果中央型未分化小细胞肺癌的MSCT表现特征是:支气管管腔虽有狭窄但尚通畅,肿瘤长轴方向与相应支气管走行一致,常转移到上腔静脉后、主动脉弓下和隆突下淋巴结,常有远处转移,这些征象的出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SCT征象有助于中央型未分化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李传资黄菁慧李建军邢增宝李岩
- 关键词:肺癌鳞癌X线计算机
- 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RI早期诊断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分析早期类风湿性腕关节炎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期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5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腕关节的MR扫描结果 ,均经临床及生化检查证实,其中男性10例,女性25例,年龄19-67岁,平均44.5岁,采用GE1.5TMR扫描仪,共扫描70个腕关节。结果 60个腕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信号异常,其中双侧受累25个,单侧受累10个,滑膜受累表现为滑膜增厚,T2加权像滑膜信号增高,7例腕间关节少量积液,9例腕关节构成骨出现骨质缺损、骨髓水肿等异常改变。结论 MR成像是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重要和可靠的检查手段,特别是出现双侧腕关节受累,滑膜增厚、强化及腕骨信号异常等,应考虑本病。
- 李岩李建军赵应满余宁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磁共振成像
- 老年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CT与临床
- 1991年
- 本文就45例老年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的CT所见、临床表现及相关性进行分析。其主要CT表现为:双侧脑室周围白质片状或灶状低密度区,有64.4%呈对称分布于双侧半球,重者波及放射冠。病灶边界欠清,无增强和占位表现.脑梗塞(主要为腔隙样)和脑萎缩是本病常见的重要征象.偏瘫的主要原因是脑梗塞。本病出现痴呆多见于脑梗塞,尤其是多发脑梗塞者。脑萎缩以白质为主,可能为白质深穿小动脉粥样硬化,白质营养不良所致.
- 李岩王兆熊何书杰张华荣
- 关键词: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皮质下CT
- 老年抑郁症患者脑磁共振波谱、扩散张量成像及相关性研究
- 蒋湘玲陈峰白殿卿刘涛李建军林明方康延海余宁李岩
- 该项目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3D1H-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检测老年抑郁症患者脑内各感兴趣区(额叶背外侧白质和前部扣带回皮质)不同代谢物浓度,并分别与正常老年对照组和青年抑郁症组比较,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脑内...
- 关键词:
- 体质量对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3~5月收治的113例怀疑冠心病患者行CCTA,按不同BMI值分为三组,其中BMI<25的66例患者为A组,2530的6例患者为C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对不同组图像BMI和有效剂量进行比较。结果 A组、B组和C组患者的BMI值分别为(21.95±1.81)、(26.79±1.41)和(32.80±3.2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66.53,P<0.01);A组、B组和C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14.28±2.46)m Sv、(18.59±1.67)m Sv和(21.72±3.06)m Sv,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65.67,P<0.01);A组、B组和C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96±0.10)分、(3.75±0.50)分和(3.66±0.8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1,P>0.05)。结论在保证图像质量评分不变时,随着BMI值的增加,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所得到的辐射剂量会增多。
- 袁利李建军李岩王振平杨凯赵应满
-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体质量指数
- 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1H-MRS表现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 H-MRS)表现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的MRI表现,其中10例患者均行DWI和1 H-MRS检查,分别测量肿瘤实质表观弥散系数(ADC)、胆碱/N-乙酰天门冬氨酸(Cho/NAA)、脂质/肌酸(Lip/Cr)比值,并探讨ADC与Cho/NAA、Lip/Cr的相关性。结果:15例患者共检出23个病灶,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多明显均匀强化,"尖角征"和"缺口征"的出现具有特异性。10例均行DWI和三维多体素1 H-MRS检查,共检11个病灶,肿瘤实质区ADC值较对侧正常脑实质明显降低,分别为(0.000 773±0.000 096)mm2/s,(0.000 900±0.000 165)mm2/s,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1,P=0.017)。肿瘤实质区Cho峰升高,NAA降低,并出现高耸的Lip峰,测量肿瘤实质区Cho/NAA均值1.99±0.25,对侧正常脑区Cho/NAA均值0.82±0.09,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43,P=0.00);肿瘤实质区出现高耸的Lip峰。ADC值与Cho/NAA比值呈负相关(r=-0.687,P=0.02)。结论: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ADC值降低,Cho/NAA升高,ADC值与Cho/NAA比值呈负相关性,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多序列联合应用可提高MRI对肿瘤的诊断水平。
- 陈峰刘涛李建军李岩李长清王飞陈旺生许琴
- 关键词:淋巴瘤表观弥散系数磁共振波谱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 鼻咽癌复发的增强前后MRI诊断被引量:6
- 1996年
- 评价Gd-DTPA增强前后MR I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RNPC)与放射性纤维化(RF)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MR平扫显示鼻咽部或邻近区域有软组织肿块的28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行Gd-DTPA增强MR I检查.RNPC22例,RF6例,炎性肿块2例,2例颅底RNPC分别合并鼻咽侧壁RF与炎性病灶.分析病灶形态及信号强度.结果:大多数RNPC病灶表现为TIWI上低信号TZWI高信号,RF在TIWI和T2WI上均显示低或中等信号,平扫两者信号强度区别在于T2WI上,但有一定重叠.增强扫描TIWI示绝大多数RNPC病灶(90.9%)有中度以上明显强化,而RF无或轻度强化,两者信号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增强后肿瘤边界显示更清楚.病灶无强化,可除外RNPC,有强化则不一定是RNPC,明显强化可见于炎性病变.结论:肿块在MR平扫T2WI和增强后TIWI上的信号强度是鉴别RNPC与RF的主要依据,Gd-DTPA增强扫描有助于确定病变性质及其侵犯范围.
- 李建军王兆熊李岩韦雄李长青
- 关键词:鼻咽肿瘤NMR成像
- 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MRI及~1H-MRS表现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常规MRI及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的常规MRI和1H-MRS表现。结果 11例患者共检出16个病灶,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单发或多发,瘤周多呈轻中度水肿,增强后病灶多明显均匀强化,"尖角征"和"缺口征"的出现具有特异性。1H-MRS表现为胆碱(Cho)峰升高,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并出现高耸的脂质(Lip)峰。结论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MRI、1H-MRS具有一定的特征,联合应用可提高MRI对肿瘤的诊断水平。
- 陈峰李建军刘涛李岩余宁
- 关键词:脑肿瘤淋巴瘤波谱成像
- 鼻咽癌原发灶侵犯部位数对放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比较鼻咽癌原发灶侵犯部位数及T分期对放疗预后影响的差异。 方法 分析 1992年 6月~ 1995年 6月在省人民医院行鼻咽活检确诊及经CT MRI扫描的鼻咽癌首程放疗患者 3 60例 ,按 1992年福州会议分期标准 ,采用根治性常规分次放疗鼻咽部DT :66-76Gy 3 3 -3 8Fx(平均 70Gy)。 结果 本组各T期原发灶侵犯部位数 (x±S) :T1 2 7例 ,侵犯 1个部位 ;T2 10 7例 ,2~ 6个 (3 12± 0 96) ;T315 1例 ,3~ 11个 (5 40± 1 80 ) ;T4 75例 ,4~ 17个 (8 97± 3 .19)。原发灶侵犯部位数不同 ,其 3年局控率、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差异显著 (P <0 .0 5 )。全组侵犯部位数≥ 6个 12 7例与 <6个 2 3 3例 ,局部复发率分别为 64 6%和 15 % (P <0 .0 1) ;原发灶未控或在放疗后 6个月内复发的 2 3例侵犯部位数均≤ 8个。 结论 鼻咽癌原发灶侵犯部位数可以大体反映出肿瘤体积的大小 ,侵犯部位数愈少 ,瘤体愈小 ,预后愈好 。
- 王奋王一鸣唐启信文东玲陈英赛王平根李岩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