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良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基因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真核
  • 4篇真核表达
  • 4篇基因
  • 4篇核表达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缺陷病
  • 3篇细胞
  • 3篇免疫缺陷
  • 3篇免疫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病毒
  • 3篇基因真核
  • 3篇基因真核表达
  • 3篇PCDNA3...
  • 3篇HIV-1B...
  • 3篇病毒
  • 2篇HEPG2细...
  • 1篇蛋白
  • 1篇荧光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郑文岭
  • 4篇李凌
  • 4篇李德良
  • 4篇马文丽
  • 4篇师永霞
  • 2篇张宝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4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IV-1B亚型包膜糖蛋白gp12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2006年
目的克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B亚型包膜糖蛋白gp120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进一步为制备自行设计的以λ噬菌体作为载体的HIV核酸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克隆好的HIV-1B亚型U26942全基因质粒D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gp12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并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Ⅰ及XhoⅠ酶切位点,特异性地扩增gp120基因。TA克隆后经双酶切、测序等鉴定重组质粒,再经双酶切、连接构建含gp120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分析pcDNA3.1(+)/gp120。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HepG2细胞,经G418压力筛选建立稳定转染gp120基因的细胞系,用RT-PCR及Westernboltting检测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成5.4kb与1.44kb的片断,表明表达载体pcDNA3.1(+)中插入了gp120基因片断,测序结果表明编码框正确。RT-PCR及Westernblotting证实稳定转染gp120基因的HepG2细胞系中有该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IV-1B亚型包膜糖蛋白gp12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p120,并在HepG2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
李德良马文丽师永霞李凌张宝郑文岭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PCDNA3.1(+)GP120
HIV-1B亚型核心蛋白gag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2006年
目的克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B亚型核心蛋白gag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制备自行设计的以λ噬菌体作为载体的HIV核酸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克隆好的HIV1B亚型U26942全基因质粒D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ga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并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Ⅰ及XhoⅠ酶切位点,特异性的扩增gag基因。TA克隆后经双酶切、测序等鉴定重组质粒,再经双酶切、连接构建含gag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分析pcDNA3.1(+)/gag。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HepG2细胞,经G418压力筛选建立稳定转染gag基因的细胞系,用RT 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成5.4kb与1.5kb的片断,表明表达载体pcDNA3.1(+)中插入了gag基因片断,测序结果表明编码框正确。RT PCR及Western印迹证实稳定转染gag基因的HepG2细胞系中有该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IV1B亚型核心蛋白ga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ag,并在HepG2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
李德良马文丽师永霞李凌张宝郑文岭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PCDNA3.1(+)GAG
GF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人胚肾293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克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胚肾293(下称293细胞)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为制备自行设计的以λ噬菌体为载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核酸疫苗的阳性对照奠定基础。方法以克隆好的pUC18/GFP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GFP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并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及Xho酶切位点,特异性扩增GFP基因。TA克隆后经双酶切、测序等鉴定重组质粒,再经双酶切、连接构建含GFP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酶切鉴定分析后,将该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结果重组质粒经BamH、Xho双酶切成5.4kb与0.7kb的片断,表明表达载体pcDNA3.1(+)中插入了GFP基因片断,测序结果表明编码框正确,并在293细胞中获得了表达,分布均匀。结论pcDNA3.1(+)/GFP真核表达载体已成功构建,并可在293细胞中表达。
李德良马文丽师永霞李凌郑文岭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PCDNA3.1(+)293细胞
HIV-1B亚型包膜糖蛋白gp4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06年
目的克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B亚型包膜糖蛋白gp41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进一步为制备自行设计的以λ噬菌体作为载体的HIV核酸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克隆好的HIV-1B亚型U26942全基因质粒D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gp4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并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KpnⅠ及XhoⅠ酶切位点,特异性的扩增gp41基因。TA克隆后经双酶切、测序等鉴定重组质粒,再经双酶切、连接构建含gp41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分析pcDNA 3.1(+)/gp41。结果重组质粒经KpnⅠ,XhoⅠ双酶切成5.4 kb与1.0 kb的片断,表明表达载体pcDNA3.1(+)中插入了gp41基因片断,测序结果表明编码框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HIV-1 B亚型包膜糖蛋白gp4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p41。
李德良马文丽师永霞李凌郑文岭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PCDNA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