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星

作品数:18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实证
  • 7篇食品价格
  • 6篇实证研究
  • 6篇汇率
  • 5篇人民币
  • 5篇人民币汇率
  • 5篇就业
  • 4篇脉冲响应
  • 4篇脉冲响应函数
  • 3篇油价
  • 3篇原油
  • 3篇原油价格
  • 3篇人民币汇率变...
  • 3篇食品
  • 3篇汇率变动
  • 3篇方差分解
  • 3篇非线性
  • 3篇STR模型
  • 3篇VAR模型
  • 3篇CPI

机构

  • 16篇厦门理工学院

作者

  • 16篇李文星
  • 1篇陈颖悦
  • 1篇刘枭

传媒

  • 6篇厦门理工学院...
  • 2篇武夷学院学报
  • 1篇税务与经济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延边大学农学...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外石油价格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分析——以大庆原油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大庆原油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2001~2010年的周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分析了国内外石油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以及国内石油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波动的动态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国外市场对国内市场产生了显著的波动溢出,国内市场对国外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信息传导方向是从国外市场到国内市场,且国内石油市场波动滞后于国外市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国内外石油价格波动的动态相关性不断加强。
李文星
关键词:石油价格波动溢出效应BEKK-GARCH模型
不同阶段食品价格与非食品价格的传导机制——基于两轮食品通胀高峰的经验研究
2014年
运用VAR模型,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0月和2009年11月—2013年6月两个阶段的月度数据,采用累积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研究食品价格与非食品价格的互动传导机理。累积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表明:第二阶段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相互冲击的强度和冲击持续的时间长度都比第一阶段大;在两个阶段,食品价格对非食品价格冲击的反应速度和强度均强于后者对前者的冲击;两者的互动影响都是正向的,且具有滞后性。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两个阶段非食品价格对食品价格变动的解释程度都比后者对前者变动的解释程度高,第二阶段两者对对方变动的解释程度均有明显提高。
李文星
关键词:食品价格VAR模型方差分解
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区域差异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9年
利用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不包含西藏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建立滞后1期的随机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区域差异性,即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即本币贬值导致通货膨胀;东部地区的汇率传递效应明显弱于中部、西部地区,这使得货币政策在东部地区更为有效。我国应实施更多稳定高效的货币政策,以稳定通货膨胀;应着重稳定国内物价水平,为更灵活的汇率制度提供施展空间;中、西部地区可借鉴东部地区的模式,促进经济发展。
陈颖悦李文星
关键词:不完全汇率传递名义有效汇率通货膨胀面板数据
我国CPI与食品价格、货币供给的非线性依从关系——基于STR模型的实证研究
2016年
基于CPI、食品价格和货币供给的2006年4月至2013年7月的月度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刻划我国CPI与食品价格、货币供给的内在依从关系。研究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分段特征,并在线性与非线性关系间转换;当货币供给增长较快时,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此时,食品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更强的推动作用,而当货币供给增长较慢时,非线性特征消失;随着货币供给增长加快,CPI受到食品价格和货币供给的影响容易从低水平快速攀升。
李文星
关键词:CPI食品价格货币供给STR模型
人民币汇率的水平和不确定性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2020年
稳就业是"六稳"政策之首,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文章运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水平和不确定性(波动性)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我国总体就业的影响具有非线性效应,呈现出分段特征,人民币汇率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在线性与非线性之间快速转换;人民币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性对就业的影响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变动大小存在着密切关系,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的增大,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性对我国就业的非线性影响非常显著。
李文星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率波动就业非线性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厦门市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7年
采用1980年至2014年人民币汇率和厦门市就业数据,建立SVAR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厦门市就业水平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厦门市总体就业和制造业就业冲击均为负向,即伴随着人民币升值而来的是厦门市总体就业率和制造业就业率降低.汇率对厦门市制造业就业的冲击效应较大,对总体就业的冲击次之.同时可以看到,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二者的传递具有一定的时滞且存在不一致性.因此,面对人民币升值,政府应实行更加积极灵活的财政政策及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李文星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就业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冲击效应——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实证分析
2020年
基于1985—2017年年度数据,采用VAR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福建省三次产业就业的冲击效应。累积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表明:福建省三次产业就业受到汇率冲击的反应都是负向的,并且有一定的滞后性,汇率对福建省第二产业就业的冲击程度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汇率冲击对福建省第二产业就业变动的贡献值最大,汇率对三次产业就业的变动均有一定的解释力。建议根据汇率变动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出口退税政策,重点关注制造业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李文星
关键词:就业人民币汇率方差分解
我国食品价格与CPI的非线性互动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运用两区制门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食品价格与CPI两者互动关系中的非线性特征。结果发现,食品价格与CPI之间存在门槛协整关系,在门槛值左、右两边不同区制内,食品价格和CPI对误差修正项的调整速度并不一致;在回到长期均衡位置的短期调整过程中,调整主要是由CPI来完成的,而且这种调整主要发生在区制二;在区制一时,存在食品价格与CPI双向的短期和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在区制二时仅存在从食品价格到CPI单向的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防范我国通货膨胀风险的政策建议。
李文星
关键词:食品价格CPI
我国食品价格对非食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2014年
近年来,我国食品通胀率持续上涨,而非食品通胀率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由此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实证研究了食品通胀对非食品通胀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1)非食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双向因果关系;2)食品价格的上涨会对非食品价格产生正向冲击,且这种冲击有一定的时滞性,非食品价格受到食品价格冲击的影响比较明显;3)平均来看,2007年1月—2012年12月,食品价格冲击对非食品价格的变动有明显解释力,但非食品价格的变动主要由其自身冲击造成。
李文星
关键词:食品价格VAR模型
中国城乡食品价格的非线性互动关系及其政策启示——基于两区制门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的城乡食品价格数据,运用两区制门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城乡食品价格互动关系中的非线性特征。结果发现,城乡食品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协整关系,即在以误差修正项的门槛值划分的两个不同区制内,二者的互动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区制内,城镇食品价格的调整速度均大于农村食品价格,且二者调整的方向不一致;城乡食品价格在实现长期均衡的短期调整中,调整主要是由城镇食品价格来完成的,而且这种调整主要发生在二者偏离程度较小的区制一;在不同的区制下,二者的因果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中国城乡食品通胀风险的政策建议。
李文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