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琦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位阻分析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报告获得28株分泌抗HBsA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均为抗HBsAg“a”决定簇抗体。产生鼠IgM抗体的有一个细胞系;IgG1 18个系;IgG 2a 1个系;IgG 2b 6个系;IgG 3两个系。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法测定了其中24种McAb的交互抑制现象。24种McAb可分为10个不同的抑制群。并对这种简单易行的位阻分析方法在实用中的价值做了讨论。
- 刘新铭李文琦李益民阎伟高鸿瑞谢溱蔡玲民彭学芳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单克隆抗体抗HBSAG杂交瘤细胞系决定簇
- 错位阻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竞争法测定同位阻群抗体相对亲和力被引量:1
- 1989年
- 在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位阻分析的基础上,选用错位阻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竞争法测定同位阻群抗体相对亲和力。并测出了第4组、第5组相对亲和力最好的抗体为9B_5和24D_2。方法简便易行。
- 李文琦赵秦刘新铭
-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抗HBsAg单克隆抗体在诊断中应用错位点双单克隆抗体ELISA夹心法的建立
- 1989年
- 对5种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HBsAg单克隆抗体和14种固相物包被用单克隆抗体做了筛选试验,以探讨实际应用中各单克隆抗体的较佳配用方案。试验结果表明,用正交法所得的实验结果中,最佳配用情况下,包被用抗体和主要的酶标记抗体的作用下位点是错位的。即捕捉抗体与标记抗体分别作用在HBsAg的不同位点上,两者之间基本上没有位阻现象。这种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的本底很低,可以目测判定结果。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HBsAg阳性,滴度为1:16(对流电泳法)的患者血清稀释至2^(19)时仍可得到P/N比≥2.1的读数,目测判定结果时至少在2^(16)稀释度下可明确地判定出阳性结果。
- 刘新铭李益民杨宗模谢溱李文琦阎伟彭学芳
- 关键词:抗HBSAG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