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伟 作品数:54 被引量:267 H指数:9 供职机构: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2013年济南市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济南市大气PM2.5中可溶性氯化物(Cl-)、硫酸盐(SO42-)、硝酸盐(NO3-)和铵盐(NH4+)等离子的污染状况。方法 2013年11月至12月,在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社区和市中区十六里河社区设置两个采样点,用中流量气溶胶采样器采集大气中的PM2.5,采用离子色谱(IC)测定测试样中各水溶性离子的组成。结果济南市市中区大气PM2.5中可溶性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5 457mg/kg、144 299 mg/kg、181 680 mg/kg和125 176 mg/kg;空气中浓度分别为5.35μg/m3、17.77μg/m3、22.56μg/m3和13.84μg/m3。历城区大气PM2.5中可溶性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9 248 mg/kg、138 302mg/kg、151 989 mg/kg和93149 mg/kg;空气中浓度分别为9.67μg/m3、23.91μg/m3、23.63μg/m3和13.34μg/m3。结论 NO3-、SO42-和NH4+等离子是济南冬季PM2.5中最丰富的成分,燃烧、工业和汽车尾气排放可能是PM2.5的主要污染源。 杨晓倩 刘仲 刘岚铮 翟明霞 杨月莲 于志刚 李新伟 张扬关键词:PM2.5 硫酸盐 硝酸盐 铵盐 济南市大气颗粒物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济南市2016年大气颗粒物(PM_(2.5)、PM_(10))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量的急性影响。方法描述性分析逐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量、空气污染物、气象因素的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计算污染物、气象因素与各组就诊量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采用基于Poisson回归的广义线性模型(GLM)评估大气颗粒物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量的急性效应,并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1岁、1~4岁、5~9岁和≥10岁)人群的脆弱性。结果2016年济南市PM_(2.5)和PM_(10)的日均浓度均值分别为73μg/m^3和138μg/m^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量日均值为716人次/d。PM_(2.5)和PM_(10)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量分别增加0. 37%(95%CI:0. 04%~0. 72%)和0. 29%(95%CI:0. 09%~0. 50%)。女性效应值略高于男性,随年龄段增加效应值有逐渐升高趋势。结论济南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升高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量增加存在显著急性效应,且女性较男性敏感,年龄增加敏感性增强。 贾晓倩 崔亮亮 岳克三 李新伟 韩联宇 吴兴彬 周敬文关键词:大气颗粒物 儿童 门诊 呼吸系统疾病 时间序列分析 济南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生职业倦怠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济南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简称基层医生)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6—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济南市6个区(县)选择30家基层医疗机构的426名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普适量表》调查并分析其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基层医生情绪耗竭、去人格化水平和个人成就感得分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M(P_(25),P_(75))]分别为2.0(1.1,3.0)分、0.4(0.2,1.0)分和4.9(3.8,5.5)分;情绪耗竭和个人成就感维度以轻度和中度职业倦怠为主,分别为48.36%、41.78%和69.01%、27.03%,去人格化以轻度职业倦怠为主,占87.32%。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岗位、学历、工作量、工作紧张程度和工作对家庭影响是基层医生情感耗竭是否发生高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济南市基层医生职业倦怠处于一般水平,情绪耗竭维度为中度水平。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较多,建议降低基层医生工作强度,改进职称晋升制度,改善内部工作环境,从而降低基层医生职业倦怠程度。 李新伟 韩联宇 王华义 张华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 医生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2014~2016年济南市历城区大气气态污染物对社区人群门诊就诊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估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大气气态污染物对社区人群内科门诊就诊的急性效应。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济南市重污染区域某综合医院逐日内科门诊就诊个案记录、空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定量评估逐日大气气态污染物浓度与社区人群门诊就诊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分性别、分年龄段(<65岁和≥65岁)、分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该综合医院内科门诊量合计241 574人次,日均就诊量220人次/d,NO_2、SO_2、CO日均浓度分别为53、58、1 506μg/m^3。仅发现NO_2与内科门诊量存在关联。大气污染物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日内科门诊量增加1. 13%(95%CI:0. 55%~1. 70%),lag02时增加1. 47%(95%CI:0. 72%~2. 22%)。总门诊量及分年龄、分性别、分疾病门诊量均与NO_2浓度存在统计学关联。不同性别、年龄组循环系统疾病的当日滞后效应模式与总体一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当日滞后效应模式与总体略有不同。效应值男性高于女性、≥65岁人群高于<65岁人群。结论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大气气态污染物中仅NO_2对社区人群的内科门诊量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系统疾病存在广泛的急性效应,且男性较女性敏感、≥65岁人群较<65岁人群敏感。 满金宇 岳克三 崔亮亮 李新伟 韩联宇 吴兴彬 刘守钦关键词:空气污染 气态污染物 内科门诊 时间序列分析 广义线性模型 济南市空气细颗粒物浓度和金属及类金属元素变化趋势和预测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济南市2014年至2017年空气细颗粒物浓度和金属及类金属元素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方法根据济南市空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选择历城区和市中区两个监测点进行采样,检测细颗粒物浓度和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浓度,应用2014年至2017年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预测2018年细颗粒物浓度。结果 2014年至2017年济南市细颗粒物浓度范围为4. 7~497. 8μg/m^3;一季度>四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历城区高于市中区;日均超标率为45. 43%,超标(1. 06±0. 81)倍; 12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整体变化趋势与浓度基本保持一致,2014年至2015年整体基本保持高位,2016年开始逐渐降低,细颗粒物浓度的高峰时间晚于金属及类金属浓度的高峰时间;预测结果显示2018年细颗粒物浓度较2017年呈平稳下降趋势。结论济南市细颗粒物浓度和金属及类金属元素季节性明显,一季度和四季度较高,因而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制定应考虑污染物浓度的季节性特征。济南市细颗粒物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不仅能帮助了解细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而且可以作为重污染天气预警指示之一。 孙湛 刘仲 张鑫 于志刚 李新伟 崔亮亮 张谊 刘岚铮关键词:细颗粒物 挥发性有机物工业基地附近居民内暴露情况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某挥发性有机物(VOCs)工业基地附近居民和对照区居民的VOCs内暴露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工业基地是否造成附近居民内暴露水平的提高。方法选择工业基地A附近常住居民作为暴露组,同时设立1∶1匹配(年龄±3岁,性别相同)的对照组。收集居民基本信息,采用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检测其全血中VOCs(苯系物和卤代烃)的浓度并统计分析其差异。结果暴露组甲苯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苯、乙苯、邻二甲苯、对/间二甲苯、四氯化碳、一溴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暴露组浓度中位数高于对照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工业基地A升高了附近居民乙苯、邻二甲苯、对/间二甲苯的内暴露水平。同时建议重视三氯乙烯的生化危害及防护宣传。 崔永学 李新伟 崔亮亮 刘仲 孟中华 周敬文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 苯系物 卤代烃 2013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灰霾期间急性呼吸系统危重症状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估灰霾天气期间人群呼吸系统危重症状的急性健康风险。方法选择济南市作为研究城市,定义2013年1月为研究期、2012年1月为对照期,敏感性分析选择2011年12月和2012年12月。环境数据搜集研究期间内逐日气象指标(气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指标(PM10)。健康数据搜集研究期间内全市应急救治中心逐日呼叫记录中呼叫者主诉症状为呼吸困难、憋喘、呼吸停止、胸闷的记录数。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环境数据和健康数据进行分析,环境数据比较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方法。计算不同时期内各症状的人群应急呼叫率(PECR)及其健康风险(RR值及95%CI)。采用Excel和Epi Info 3.5.1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研究期日均PM10中位数为316μg/m^3(范围值:80-602μg/m^3),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4 h标准限值150μg/m^3。4项症状中,呼吸困难症状比例最高占73.8%(301/408),人群应急呼叫率(PECR)为4.42/10万,其次为憋喘症状PECR为1.19/10万。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呼吸困难症状(RR=1.09,95%CI:1.00-1.19)在研究期出现显著增加;憋喘和呼吸停止症状在对照期也出现显著性增加,但敏感性分析结果未发现一致性显著性增加。结论灰霾天气污染与呼吸困难症状的急性健康效应增加有关。 崔亮亮 李新伟 张扬 周敬文关键词:灰霾 症状 车间二氧化钛接触对职业人群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的定群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了解职业人群吸入性二氧化钛颗粒的接触水平,探讨其对工人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定群设计的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某二氧化钛生产车间成品岗位7名工人的一般信息及职业接触史.观察前后分别采集工人外周静脉血10ml,同时,连续29 d每日班前班后30 min内各采集尿样30 ml(共60 ml),并测定工人每日二氧化钛接触量及车间环境温、湿度.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个体外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结果 个体每日接触可吸入性二氧化钛颗粒平均浓度为(1. 194±1.015)mg/m3;观察前后血样中hs-CRP水平分别为(1.13±1.08)、(1.33±1.01)mg/L,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848,P=0.425);班前班后尿样中8-OHdG水平分别为(3.51±1.39)、(3.65±1.06)μmol/mol Cr.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二氧化钛颗粒接触浓度的增加,8-OHdG水平班前班后差异呈增大趋势(r=0.192,t=2.09,P=0.039).经班次、工龄、年龄、体质指数(BMI)等调整后,单污染物模型分析未发现二氧化钛浓度与班前班后8-OHdG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β=0.288,t=1.940,P=0.055).结论 职业场所可吸入二氧化钛颗粒在所研究浓度范围,尚未发现工人机体DNA氧化应激水平发生明显变化. 甄森 张济 马衍辉 张宁 刘岚铮 王天成 陈春英 周敬文 李新伟 钱琴 吕艳朋 林少倩 贾光关键词:钛 氧化合物 脱氧鸟苷 定群研究 2011年—2015年济南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掌握济南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方法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对2011年一2015年度济南市127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济南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合格率为51.2%,不同年份集中空调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3,P〈0.01)。集中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71.2%、85.4%;风管内表面积尘、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的合格率分别为98.4%、99.2%和100%;冷却塔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30%,菌型以LP1为主,占58.3%。结论济南市公共场所集中通风系统卫生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对通风系统的清洗和管理。 李新伟 于坤坤 彭秀苗 崔亮亮 张扬关键词:公共场所 卫生状况 嗜肺军团菌 卫生技术人员工作投入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投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了解其工作投入水平,构建工作投入结构方程模型,为不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投入水平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山东省3个地县级公立医院的2 903名在职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工作投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结果卫生技术人员工作投入平均为68.13分,平均每题为4.01分,奉献得分最高,活力得分最低;工作感受对工作投入的直接效应最大,为0.542 3,工作特征和工作情况对工作投入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工作情况为负效应,工作感受在工作特征、工作情况和工作投入的关系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投入活力;从组织管理角度,应定期培训,提高技能多样性、工作自主性,开展工作反馈、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改善薪酬制度等;从个人角度,应不断学习提高个人技能和自身修养,保持良好情绪,增加工作控制感,减轻工作压力。 张华 王安国 李新伟 徐凌忠关键词:卫生技术人员 结构方程模型